第一课 信仰
第一课 信仰
一、怎样才是正信的宗教?
正信的宗教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有教主: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不是从神话鬼怪中产生。
2.有教义:所奉行的经典,流传的法义,皆合乎宇宙自然的法则,如佛教的三法印,即是普遍、必然存在的永恒真理。
3.有导师:传播宗教者,必须持守律法,有著清净庄严的品德,并且不以主宰者自居,或假藉威权操控人心。
此外,正信宗教的目标,是教人以布施、守戒、忍辱、慈悲等,作为修行的内涵;以不侵犯他人生命、钱财、身体、名声等,做为修行的德目。正信的宗教,不以神通变化骗取信徒的膜拜,不以鬼怪附身造成信徒的不安。正信的宗教是开发吾人道德光明的本性。
二、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经云:「皈依三宝者,能破除忧悲苦恼,得到无上寂灭之乐,故以此因缘皈依三宝。」又皈依含有皈投、依靠、救护之义,藉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
皈依三宝者,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皈依三宝者,以佛陀为导师,以三藏教典为法宝,以一切善知识大德为僧宝,亲近学习,护持一切。皈依佛,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发电厂;皈依法,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自来水库;皈依僧,如同我们在心中的良田上栽植功德。因此,我们必须要皈依三宝,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三、诸佛菩萨那么多,我们要信奉那一位比较好?
经云:「佛佛道同。」佛、菩萨并没有前后的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别。我们要信奉那一尊佛、菩萨,视各人因缘而定。如:欢喜慈悲的性格,可以礼拜观世音菩萨;爱好智慧的人,可以信奉文殊菩萨;发大愿心的人,则以地藏菩萨为典范;重视实践的人,就以普贤菩萨为榜样。
佛教是个尊重包容的宗教,信奉那一尊佛、菩萨,是个人的自由,就象是学生填写志愿表,选择喜欢的科系研读,只要努力用功,不论就读那一种科系,都能得到学位。修行也是如此,以有缘的佛、菩萨作为学习的对象,生起见贤思齐的向上力量,终究殊途同归,人人成佛有份。
四、皈信佛教以后,应如何实践?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皈信佛教后,除了防非止恶,还要积极的奉行众善:
1.要正信三宝:对三宝信心不退,对戒法持守不毁,对饶益有情不变,对护持道场不疑。
2.要正见人生:正见人生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圣贤和凡夫,有前生和来世。
3.要正语说话:维护善良纯净的口业,不乱说、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还需布施爱语、柔软语,给人信心和欢喜。
4.要正命生活:不从事违犯五戒的工作,也就是要有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
此外,亲近善知识,常到道场听经闻法,或者早晚一炷香,吃饭三称念,每日诵《般若心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生活中不离正思、正念等,都是实践佛法,圆满菩提的要门。
五、信仰之后,应如何维护信心?
信心乃一切功德的根源,信仰之后,如何保任、维护信心的根苗,有以下十种方法:
1.亲近善知识。
2.经常参于定期的共修活动。
3.听闻正法。
4.阅读佛书。
5.参加道友集会。
6.要有自我的密行。
7.学习六度四摄的菩萨道。
8.要有禅悦法喜的体验。
9.关心佛教的发展。
10.正见、正思、正念。
此外,对于信心的维护,要勤于拔除贪瞋嫉妒的杂草,要勤于灌溉清净戒法的甘露,让信心的田园生长慈悲、般若的丰硕果实。信仰佛教之后,要以佛为导师,以法为良药,以僧为医护,化贪欲为喜舍,化瞋怒为慈悲,化愚痴为智慧。持之以恒,就是维护信心最好的良方。
六、对民俗信仰应该有什么态度?
人人有信仰的自由,佛教徒应本著慈悲的胸怀,对于民俗信仰要有尊重、友善的态度;对于其它宗教,也能含容等视,以礼相待;不皈依外道天魔,不信奉外道邪教,不跟随外道门徒,这就是佛教徒面对民俗信仰或不同宗教时,应该有的立场。
七、我们究竟应该信仰什么?
1.建立四不坏信:皈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坚固。
2.肯定三法印:确认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人生实相。
3.信仰业力自作自受:深信世间的善恶好坏都是自己所造作,不由神力,即使有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因此,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
4.信仰依法不依人:人有生灭来去,唯有「法」--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5.信仰自性三宝:肯定自己的清净本性,认识自己的本具佛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己是最好的依靠。解脱生死苦患,不是诸佛菩萨所能替代。相信自己是佛,自然会爱护一切众生,不会有侵犯众生的言行举止。信仰「我是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佛事,所说的都是柔软的佛语,所思的都是清净的佛性。
八、信佛必须拜偶像吗?
信佛有必要拜偶像,因为有见贤思齐的价值。
拜偶像不是拜泥塑木雕的形像,而是礼拜此像所代表的意义,透过圣者形像,容易生起恭敬、怀念、效法的心意。如:一块布裁成帽子戴在头上,做成鞋子穿在脚上,大家不会把帽子穿在脚上,也不会把鞋子戴在头上,布的本质相同,但功能和价值不同。这块布如果制作成国旗,象征著国家的尊严,将受到千万百姓的敬礼。又如耶稣教的耶稣像,不论是铜铁木器,当他高挂在教堂中,同样受到耶稣教信徒的礼赞。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像,对于信奉她的信徒,见其塑像,献花膜拜,精神意义大于物质形像,礼拜偶像更有利于凝聚信仰力量。因此,崇拜偶像有其存在的价值,使我们的心灵有了皈依,生命得到救护,情感扩大升华,并由此唤醒吾人清净圆满的觉性。
2024-03-17 13:52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
阿弥陀佛的七宝池,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大多数人不知道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有这样一段经文:“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七宝庄严甚可爱..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五不教悔罪戒《梵网经》 第五、不教悔罪戒「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有哪些
诸位师兄都知道楞严经是佛学的经典之一,而且楞严经作为佛学的万法根本,它自己本身就有着莫大的威力。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人进行诵持楞严经。而就在很多人修习楞严经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修持的时候遇到莫大的感应,因此很..
我的心理保健操——刘心武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
我是这样求子的
我是这样求子的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不好,命里有三个孩子。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而且,我过去愚痴,曾经堕胎两次,罪过极大。我的婚姻的确很不美满,在闹离婚期间,开始接触佛法。丈夫很想要第二个,最好是儿子。因为..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学习了忍辱学处后,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切身体会了一次法义中讲到的“众生被嗔心控制不能自主”的感受。周日去公司加班,计划是审阅上周五下属要提交给我的工作成果,结果一看心里怒火就燃烧起..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在我国神话体系中,一直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存在。这二位是中国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认的两尊阴间神祇。他们的形象分别为牛头人身和马头人身。此二尊阴神专..
读地藏经怎么回向
每次读完地藏经后,大家都要记得回向,这样不但能让你的功德会变得更大,还能让你进行祈愿,帮别人超度等等,总之读完地藏经后回向好处是很多的。而读完地藏经后要怎么回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读地藏经怎么发愿
师兄在念诵地藏经前是需要发愿的,这个内容可以是师兄自己的心愿,直接念诵出来,也可以是念诵固定的发愿文,不管师兄是选择哪种发愿方法,都是要去进行这个步骤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师兄分享一下发愿文吧!“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