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带三分病才是恰恰好

繁体

生病是死因,而死,最亲切。如果没有死,谁还会想到修行?生病使人万念俱灰,使人了解无常,使人谦虚,使人放下,使人有机会自我反省、重新检讨一生的打算。

如果一直没有生病,我们可能会以那自以为是的「理想」(极大部份根本就是妄想),一直理直气壮地忙碌下去,而忘了重新盘点自己。如果一直都「勇得像头牛一样」,我们可能就此忘了无常,也忘了谦卑,从而肆无忌惮地掠取人生,糟蹋生命,直到这一世的福报享尽。那是多麽冤枉的事啊!

每当生病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从混沌中停下来,让自己的贡高我慢与向外驰求,稍稍地降低些,然后想一想:「死,我准备妥当了吗?如果还没妥当,那我现在还在干什麽?」这是道人须要常常自我提撕的所在,也是一切佛法修持的原点,可是我们却常常忘记。

生病固然有不少时候,是因为「四大不调」的缘故,然而四大不调,不也是以自己的持心不固为缘而引生的吗?更何况由于过去恶业所造成的业障病或冤业病,那一样不是自作自受的呢?因此生病,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看到自己,能更明白地忏悔自己,能更精进地修持自己,使自己不得不积极地面对自己,而不再得过且过,苟且度日。

生病真是善知识。只要你「会」生病,正可藉病认清自己,看到无常,从而提昇道心,增上道业,不会生病的人,有时候还蛮不幸的哩!不过话虽如此,病其实还是很可怕的(不信你可以去加护病房看一看!),据说三国时代的猛将张飞,在孔明面前吹嘘他什麽都不怕,结果诸葛先生在他的手心写了个「病」字,他立刻吓得脸色发白。尤其是医药罔效的大病、怪病,折腾起来,还真教人生不如死,实在令人深生敬畏、恐怖。所以说啦!有病固然不要怕病(生死有命、弥陀可靠,何必为病而倒出家人的架子?),可是无病可也千万别找病,除非是菩萨再来的示现,或者业感如此,逃也逃不掉了。

古德有云:「修行要带三分病」(只是三分喔!)因为太健康了,难免生起自大和放纵,而不懂得要修行;反之,如果病得太厉害了,则肉体不能堪任修行,一切也是徒然。因此在病与不病之间,「三分」真是恰恰好!愿佛菩萨保祐大家,愿大家都有一点点……。

印光大师自书「死」字,挂在床前时时自我提醒,真是好!不过年青人死人看得太少了,「死」字恐怕还不贴切,倒不如挂个「病」字,应该会更贴切。诸位只要看看各道场、各佛学院,每逢「看病时间」一到,就一车车的「看病部队」南北参医,从大医院、小门诊、中西医到穷乡僻野的偏方与密医,你都可以发现出家人的踪影。从脑中风、肝硬化、肠胃不适、高血压、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像学人就是),到心脏病、妇女病、失眠、精神衰弱、骨头脱臼乃至脊髓异位、僵硬、变形等等,应有尽有,实在令人感歎。时值末法,众生报体陋劣复又冤业深重,重病一来,万般不由己。本来出家人捨俗修道,生病之时端赖道友的扶助、调理,所谓「看病福田第一福田」,看护道友之疾病,本来就是道人所当为。怎奈现今的出家人,几乎少有例外,大都忙得昏头转向,要是生起病来,小病还好,大病一来可就惨了,少分地照应或许不会没有,要说贴切的料理,实在很难。生病的苦恼,于此表现得最为真切。

经云:「诸佛以八苦为师」,而生病,正是八苦之一,在这个病恼众多的时代,我们实在可以好好地以病苦为师!

2024-03-17 13:52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