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菩萨道的实践

繁体

第二课菩萨道的实践

吾人学佛修行,若依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自利,非是究竟圆满法门;唯有发心立愿,广修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才能自度度人,圆满佛果。

第一课,我们从菩萨道的起点,略说发菩提心因缘,厘清发心的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后,进入第二课菩萨道的实践。所谓实践菩萨道,《维摩经》说:「直心是菩萨法,深心是菩萨法,发心是菩萨法,降魔是菩萨法。」虽然菩萨有无量法门,而归纳之则有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六波罗蜜等,是一切菩萨发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应实践的法门。

一、四弘誓愿

所谓大乘四弘誓愿,即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弘愿。

1.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2.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3.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无量法门誓愿学。

4.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因为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以四弘誓愿来弘扬四圣谛的真义。

二、四无量心

所谓四无量心,一是慈无量心,二是悲无量心,三是喜无量心,四是舍无量心。此四种无量心的实践,能降伏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慢等烦恼,体证菩萨无量无边的境界。

1.慈无量心:就是给人信心。

2.悲无量心:就是给人希望。

3.喜无量心:就是给人欢喜。

4.舍无量心:就是给人方便。

菩萨觉知生死炽然,烦恼逼迫,仍本著「拔苦予乐」的本怀,视一切众生长者如我父母,幼者如我子女,菩萨不只是自己解脱,也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陀罗尼杂集》说,菩萨有四种大事:心如大地、心如大海、心如桥船、心如虚空,能长养一切善法,能包容一切差别,能启发一切欢喜,能成就一切因缘。

三、四摄法门

所谓四摄法门,是菩萨度众时的权巧方便,视众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转迷成悟。《法华经》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是。

1.布施摄:是乃结缘行。凡是他人有所需求,合乎正道律法,即给予满足。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是也。以慈悲柔软之心,令亲近者皆大欢喜,并发起道心。

2.爱语摄:是乃方便行。以柔和安慰语,令得欢喜;以慈悲赞歎语,令得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令得清净;以圣贤饶益语,令得无畏而依附菩萨,接受道法。

3.利行摄:是乃利益行。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以此身、语、意三业之正行、正语、正念,以利益众生,劝发菩提道心。

4.同事摄:是乃随顺行。如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愿力示现无量身形入诸六道,令众生在黑暗里见到光明,在无助中得到帮助,在彷徨时得到依靠,在苦难时得到救济。

四、六波罗蜜

所谓六波罗蜜,略称「六度」,「度」谓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乐,度此到彼,乃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

布施度:是乃无相布施的无悭心。必须要能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与三轮体空相应,才是菩萨的布施。

1.持戒度:是乃尊重有情的无犯心。必须摄律仪、摄善法及饶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萨持戒。 2.忍辱度:是乃难行能行的平等心。为一切道法而修习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观察法忍的忍3.辱法门,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满。

4.精进度:是乃断恶修善的勇猛心。菩萨不畏诸苦,在修学道上能勇猛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不生疲厌地常于人间教化刚强众生,精勤不息。

5.禅定度:是乃净秽一如的正念心。菩萨以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的禅定功夫,自他安稳。

般若度:是乃空有无碍的智慧心。菩萨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随其所应,令众生发起善念,不堕烦恼,是菩萨的无量妙用。

经云:「初发心如朝露。」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在前进菩萨道的过程中,如何坚固道心,不退菩萨誓愿?「四弘誓愿」是自我策励的德目,「四无量心」是皆大欢喜的妙法,「四摄法门」是福慧庄严的璎珞,「六波罗蜜」是普渡众生的慈航。

菩萨道的实践,除了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门、六波罗蜜等,还有《金刚经》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般若观;《楞严经》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慈悲观。菩萨在日常生活里,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心不著五欲尘垢,安住于正念,以水月为道场而作空华佛事。所谓:「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才是菩萨「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的伟大功行。

2024-03-17 13:52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在任何工作岗位,或者是义工团体,学佛小组等等,以老带新都是要坚持贯彻的一个管理方法。大家要发扬“退而不休”的精神,能奉献,是福气。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很能干,并且坚持无..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般若”这个佛经里经常用的词是梵语的音译词。老师们还说了,般若意译过来的意思是大智慧。那么是不是古代大德译经..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1世间人所希求的幸福美满生活,就是佛法。我们如果要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一定要发心自度度他。佛经里面讲的“度”,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的意思。2你要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你不但要帮助..

刘欣武:教下顿悟

刘欣武:教下顿悟我给你讲讲:1是对2讲,2是对1讲。请问你能听明白吗?不明白再看看:男人是对女人讲,女人是对男人讲。世上如果只有男人,那何必来个女人讲?世上如果只有女人,那何必来个男人讲?这就是世间法,是..

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了凡先生,明朝时候人,小时候被一个算命先生算他一生的流年,终身流年。他那个时候十五岁,父亲过世了,母亲带着他,说他父亲有遗言,希望他去学医给人治病,可以糊口,就是可以养家,能有一点收入。而且都是做好事..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1.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2.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3.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4...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

有的师兄在修习楞严经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感应,而且每个人的感应经历肯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们一来看看别的师兄的感应经历。我从学佛后一直诵持【佛说阿弥陀经】,因为看宣化上人的开示,知道楞严咒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的几句教言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