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弥勒欢喜佛

繁体

第八课弥勒欢喜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一首赞偈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学时,因为多修此一赞歎法门,持诵上述的偈颂,故早于弥勒成佛。所以,弥勒菩萨现在只能称作补处菩萨,等到当来下生,才能成就佛道。

弥勒菩萨出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名为慈氏,又名阿逸多,跟随舅父阿波离申修行。后来亲近佛陀,有所契入,佛陀为之授记,将来在龙华树下三会度众,成为末世众生美好的希望。

弥勒的修行,有一特色:「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他发愿在世间常行布施,给人慈悲,重视持戒,内观智慧,不急于像小乘人一样,只求自我的了生脱死。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是为「弥勒三部经」。《上生经》主要讲弥勒上生兜率天的事迹,在兜率内院说法的情况。《下生经》主要叙述在未来世,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下生,再次降生于我们这个世界,然后成道说法度众。

弥勒菩萨的造像,当初是头戴宝冠,身著天衣,披挂璎珞,或作两脚相交倚坐之形,或作一脚自然垂下,一手扶著脸颊,半跏趺思惟的形状,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弥勒菩萨的塑像,是一尊笑容可掬,胖大身形,光头大耳,袒胸露腹,箕踞而坐,一般民间都以五代梁时应化的布袋和尚的形像,作为弥勒菩萨的造形。布袋和尚在游化人间的时候曾说: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另外,有一首形容他自己的诗偈,尤其为人津津乐道。偈云: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至今,在各寺院的山门口,都有一尊皆大欢喜的弥勒圣像,世人都称他为欢喜佛。有对联曰:

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

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古今愁。

佛寺的五观堂中央,皆有供奉弥勒像,是为布袋和尚的遗风,如浙江天童寺的斋堂,有一首偈写道:

弥勒示贫相稳坐主位,当纠察拖耳耳拖长;

密祖现海量喜让客居,命侍者移座座移位。

东晋时代苻坚曾送一尊结珠弥勒像给道安大师,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法遇、辅僧、昙戒等,发愿要上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至此以后,我国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师、民国太虚大师、慈航菩萨、浩霖法师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都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的人。

弥勒净土所以殊胜,是因为它不像其它的佛国净土,距离我们的娑婆世界很远。兜率净土在欲界,发愿往生的人,不一定出家,不必一心不乱,只要受持五戒,常参加八关斋戒,作福行善,就可以往生了。往生弥勒净土比较容易,非常合乎现代人的意愿。

弥陀净土是三根普被,弥勒净土是众生平等,法界圆融。有人认为,弥勒净土是在欲界中,恐怕将来不能了生脱死。其实,常居内院,亲近弥勒,时时听闻说法,那里会再轮回生死呢?

在我国,常有一些旁门左道藉弥勒菩萨的信仰,招摇惑众,如弥勒教、白莲教等,常宣说:「释迦佛已退位,弥勒佛掌天盘。」以此说非法结社,乱人耳目,自欺欺人。因为根据佛经所说,弥勒菩萨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要当来下生,于龙华树下集会说法,广度众生。

一般人对于弥勒菩萨的信仰,只重视往生兜率内院的种种利益。其实,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弥勒菩萨对人间净土的建设,但却一直未受到世人的重视。在《弥勒下生经》中曾说,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时,我们的世界一片光明,大地平整如镜,遍地绿草如茵,花朵芬芳美丽,四季气候宜人,农业五谷丰收,不用占有,物品随意所有,大家和睦相处,慈眼相待,没有战争,社会安全,是一幅皆大欢喜,纯善美好的人间净土。

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共同祈愿,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早日降诞人间,龙华三会愿相逢!

2024-03-17 13:52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在任何工作岗位,或者是义工团体,学佛小组等等,以老带新都是要坚持贯彻的一个管理方法。大家要发扬“退而不休”的精神,能奉献,是福气。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很能干,并且坚持无..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般若”这个佛经里经常用的词是梵语的音译词。老师们还说了,般若意译过来的意思是大智慧。那么是不是古代大德译经..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1世间人所希求的幸福美满生活,就是佛法。我们如果要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一定要发心自度度他。佛经里面讲的“度”,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的意思。2你要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你不但要帮助..

刘欣武:教下顿悟

刘欣武:教下顿悟我给你讲讲:1是对2讲,2是对1讲。请问你能听明白吗?不明白再看看:男人是对女人讲,女人是对男人讲。世上如果只有男人,那何必来个女人讲?世上如果只有女人,那何必来个男人讲?这就是世间法,是..

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了凡先生,明朝时候人,小时候被一个算命先生算他一生的流年,终身流年。他那个时候十五岁,父亲过世了,母亲带着他,说他父亲有遗言,希望他去学医给人治病,可以糊口,就是可以养家,能有一点收入。而且都是做好事..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1.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2.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3.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4...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

有的师兄在修习楞严经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感应,而且每个人的感应经历肯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们一来看看别的师兄的感应经历。我从学佛后一直诵持【佛说阿弥陀经】,因为看宣化上人的开示,知道楞严咒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的几句教言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