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维摩经》与维摩
第十五课《维摩经》与维摩
在佛教里,有一部文辞流丽,深具文学价值的《维摩经》,经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号为「金粟如来」,示现应化安居在毗舍离大城,有人称他为「净名居士」、「无垢称」、「毗摩罗诘」等。他是一位「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戒律;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的居士。他以居士的身相,现不可思议的神通,说不可思议的妙法,并呵斥小乘人行为似焦芽败种,指导诸大菩萨入不二法门,乃至教示善男信女修学佛道,「直下承担」菩萨教法。
《维摩经》的传译,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影响甚钜,而维摩居士也成为僧俗及各学派、教派赞歎的对象。如僧肇大师因阅读《维摩经》而发心出家;东晋殷浩以《维摩经》为日课;甚至世间的学者、儒士也深受《维摩经》影响,如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行止、文风,皆以维摩居士为模范,王维更以维摩自居,将字号改为「摩诘」,为人所称道。
维摩居士鼓励菩萨们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亦即「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苦」的「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的「不住无为」。
《维摩经》是一部「弹偏斥小」、「歎大褒圆」、「耻小慕大」、「回小向大」的佛典,共有十四品,每一品皆详述菩萨和罗汉彼此间的优美趣事。如维摩居士以生病为缘,广为大众说法;诸罗汉、菩萨自觉对佛法体证不够,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无定相,破除二乘人对法的执著;在维摩丈室中,诸罗汉、菩萨们无有坐处,维摩大显神通,向灯王佛遥借宝座,宣扬大乘佛教广狭兼容,芥子纳须弥的解脱法门;与文殊菩萨畅论不二法门,文殊言:「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以默然回应,令文殊不禁歎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综观全经,说明男女没有定相,时间没有定准,大小没有定型,妄心没有定念,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差别,必须要契入真心,净土才能现前。此一净土,完全是一种关怀人间、注重利他济世的精神,这是所有大乘经典的依据,即所谓「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
《维摩经》提倡菩萨净土,此一净土为「唯心净土」,如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此「唯心净土」,其实就是「人间净土」。维摩居士将佛法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设净土。此种以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
1.以般若智慧为学人的慈母。
2.以具足方便为学人的严父。
3.以禅悦法喜为学人的妻妇。
4.以柔顺慈悲为学人的女儿。
5.以诚实善行为学人的男儿。
6.以各种道品为学人的知识。
7.以六度万行为学人的法侣。
8.以清净甘露为学人的饮食。
9.以解脱妙味为学人的讲堂。
10.以庄严相好为学人的身体。
11.以惭愧修持为学人的衣服。
12.以身心健康为学人的花鬘。
13.以毕竟空寂为学人的家庭。
14.以总持佛意为学人的庭院。
15.以八种解脱为学人的浴池。
16.以四种禅定为学人的床座。
17.以五种神通为学人的象马。
18.以大乘发心为学人的舟车。
19.以一心证道为学人的旅游。
20.以所有大众为学人的导师。
21.以烦恼尘劳为学人的弟子。
22.以四摄法门为学人的伎女。
23.以歌咏法言为学人的音乐。
24.以禅净修行为学人的娱乐。
25.以七种圣财为学人的宝物。
26.以教育后学为学人的利息。
27.以普皆回向为学人的大利。
28.以广发道心为学人的事业。
29.以一心不二为学人的安住。
30.以多闻善法为学人的觉音。
我们希望学习幽默风趣的老维摩,我们希望能够实践人间净土的四句偈:
礼貌尊敬讲爱语,乐观满足生欢喜,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庆安全。
2024-03-17 13:52我的心理保健操——刘心武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
我老家的一则县志记载故事,大家怎么看??明朝时候,有一个逃难的落魄家族,姓柳。因为祖上战乱,饥荒,散失了土地,成为流浪家族,一路流浪,从四川流浪到湖南。为了生计,他们从事商业,手工业,私人贩子。后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恼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后总是骄傲自满,对于五欲之乐总是..
我是这样求子的
我是这样求子的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不好,命里有三个孩子。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而且,我过去愚痴,曾经堕胎两次,罪过极大。我的婚姻的确很不美满,在闹离婚期间,开始接触佛法。丈夫很想要第二个,最好是儿子。因为..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法师: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
我被嗔心控制的感受学习了忍辱学处后,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切身体会了一次法义中讲到的“众生被嗔心控制不能自主”的感受。周日去公司加班,计划是审阅上周五下属要提交给我的工作成果,结果一看心里怒火就燃烧起..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在我国神话体系中,一直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存在。这二位是中国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认的两尊阴间神祇。他们的形象分别为牛头人身和马头人身。此二尊阴神专..
读地藏经怎么回向
每次读完地藏经后,大家都要记得回向,这样不但能让你的功德会变得更大,还能让你进行祈愿,帮别人超度等等,总之读完地藏经后回向好处是很多的。而读完地藏经后要怎么回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读地藏经怎么发愿
师兄在念诵地藏经前是需要发愿的,这个内容可以是师兄自己的心愿,直接念诵出来,也可以是念诵固定的发愿文,不管师兄是选择哪种发愿方法,都是要去进行这个步骤的,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师兄分享一下发愿文吧!“祈..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