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欧美佛教史
第十八课欧美佛教史
佛教与欧洲接触,可溯于公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派遣传教师至印度境外弘传佛法之时。前二世纪后半期,希腊弥兰陀王则是最早信仰佛教的欧洲人。公元五至九世纪之际,耶稣教集中教会权力,佛教教义始渐失传于欧洲。十三世纪蒙古打通亚欧的交通,马可波罗两次造访我国元朝,把佛教介绍到欧洲世界。十五世纪末以后,由于欧洲殖民政策的结果,学术上的佛教研究再度勃兴,主要的国家有英、德、法等国。
而美洲佛教的传入,早在公元五世纪时已有佛教的弘传者从亚洲的堪察加横跨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的阿拉斯加弘传佛法,特别是在中美洲,尔后被耶稣教及强权者所隐没。近代佛教的再传入,则要从美国谈起。一八七○年左右,佛教随日本侨民迁至夏威夷而传入,约于一八九九年再辗转传到旧金山,佛教便正式踏上美国本土,同时也北传至加拿大。
一、德国佛教
德国人性好沈思,是西方国家之中最早体会佛教真谛,并礼赞佛教教义的国家。十七世纪的莱布尼兹,十八世纪哲人康德,十九世纪初期的许多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及音乐家华格纳等,都是佛教的崇信者。佛教思想藉由这些哲学家、艺术家的启蒙,于十九世纪得以在德国扎根。
一八一八年,德国开设第一个梵文、印度学研究所,迄今设立相关佛学研究所的大学已有许多,弘扬佛教义理的书籍刊物、机构亦陆续出现。一九○三年,德国音乐家古斯出家,是德国第一位比丘,此后有许多德、法、美、荷人跟随学佛。纳粹政权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佛教受到影响。一九四五年,德国战败后,各地佛教团体又渐成立,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近几年来,佛光山与国际佛光会以建设人间净土为主旨,正积极的建寺发展中。
二、英国佛教
英国佛教早期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包括南传、西藏及大乘佛教。主要的贡献有:一八七五年蔡特斯完成最早的一部《巴英辞典》;一八八二年戴维兹成立「巴利圣典协会」,将巴利三藏及注释有计画地翻译成英文,而为英国佛教的发展铺路;荷吉森在尼泊尔发现梵文贝叶经典,为欧洲研究大乘佛教的滥觞;阿诺德的诗篇《亚洲之光》问世,被译成十多国语文,接引许多读者信仰佛教;狄斯罗斯著《西藏语文法》、《藏英大辞典》,便利了藏传佛教研究;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发现古经典文物,则引起西方学界对西域佛教的研究。
近代英国佛教则以孔兹为研究大乘佛教的佼佼者,被誉为欧洲佛学大师。
佛教在民间展开弘法活动,始于一九○六年杰克森在海德公园的宣扬教义,此后佛教渐为一般民众所知,遂使佛教组织渐立,如「不列颠爱尔兰佛教会」、「佛教协会」、「西方佛教僧团之友」、「法光寺」以及专弘西藏、南传佛教的中心等。一九五四年,「摩诃菩提协会」在伦敦创建「伦敦佛教精舍」,是南传佛教在欧洲的第一座佛寺。
一九七○年代,日本佛教传入英国,以禅宗、净土真宗及真言宗为主。中国佛教除了太虚大师曾于一九二八年至英国弘扬佛法外,目前佛光山在英国已有数个道场,国际佛光会也设有协、分会,以推广人间佛教。
三、法国佛教
西方首先以系统化的方法来研究佛学的国家是法国。一八二六年布诺夫与德国拉森合著《论巴利语文》,而开西方研究巴利文风潮;尔后,在巴黎组织「法亚协会」,并首开以梵、汉、藏文版本对照的翻译法,更开启佛学研究的风气,故有「欧洲佛学研究之父」的称誉。继之,在梵文翻译上最重要的人物是列维,校译有安慧的《唯识三十颂释》、无著的《庄严经论》等,为佛教哲学与历史研究开辟新天地。法国大乘佛教另一位著名学者是蒲仙,他最大的贡献是将世亲的《俱舍论》译为法文,为研究说一切有部的先驱。
一九七五年,越南沦为共军统治,移民法国的越南人开始设立佛教团体;日本禅宗、日莲宗与西藏的佛教也纷纷传入,并建立据点。中国大乘佛教的弘扬,则始自一九二八年太虚大师的弘化。一九九一年佛光山亦前往建寺,目前已有多所道场设立。国际佛光会也设有协、分会,积极弘扬人间净土。
四、美洲佛教
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日本侨民大量迁入中、南美洲,佛教的信仰也随之传入,但语言的障碍,佛法的弘传,仍停留在亚裔侨民中。但是这个时期的藏传式佛教已渐流传,形成两大主流:一为日本禅宗、「日莲正宗创价学会」,二为藏传佛教。当学禅的风气开始在白人社会开展时,许多禅学中心与禅修道场便因应而生。而日本禅学泰斗铃木大拙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佛学,对佛学研究的发展,亦功不可没。又「创价学会」因战后美军由日本撤回而传入,至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佛教宗派。一九七○年代因中共武力进入西藏,喇嘛纷纷逃离,部份辗转来到美国,于是藏传佛教在美国奠基。
中国佛教方面,则有圣严、显明、净海、浩霖等诸位法师陆续前往弘法建寺。一九八八年,佛光山在洛杉矶创建西来寺,国际佛光会总部也在此成立,十年来举办了各项活动与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拓展人间佛教事业。至今,佛光山已在美国兴建了二十多所道场,并创立西来大学,成立国际翻译中心。如此结合教育、文化的弘化目的,实为推动美洲佛教的本土化,发展属于西方社会文化的佛教。
一九九二年起,佛光山再将弘化脚步延伸至中、南美洲,目前在巴西、哥斯达黎加、巴拉圭、阿根廷等国设有道场,国际佛光会也成立协、分会,因此为美洲佛教的弘传打开人间佛教的大门。
五、俄国佛教
俄国佛教真正有历史可考是在十七世纪时,由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族卡尔米克人及布利亚人传入。一七四一年,俄国伊莉莎白女皇下诏,敕封可汗喇嘛为佛教最高行政首长,因此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其后,布利亚的佛教寺院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僧侣的地位更形提升。
十九世纪后,在沙皇的鼓励下,佛教的研究及经典的翻译大为兴盛。其中,最具名望的是多尔耶夫喇嘛,他曾被任命为达赖十三世的宗教顾问,并且为西藏与苏俄的外交关系穿针引线。一九一二年得到达赖支持与授命,在圣彼得堡建卡拉加哈跨(kalacahakra )寺,每年定期举办法会与结夏安居,是第一座在欧洲国家首都举行佛教仪礼的佛寺。
一九二九年,斯大林当政,大肆毁佛,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才获得改善。苏联政府开始准许佛教建造寺院,被放逐国外的学者也陆续回国,美、韩、印等国的佛教学者开始到苏联授课,佛教又在学术研究浪潮的推动下渐露曙光。一九九三年,国际佛光会在圣彼得堡与莫斯科成立协会,有助于佛教在俄国的传播。
目前欧美许多国家都已有佛教的传播,特别是国际佛光会所推动的人间佛教,更是遍及于大小国家中。
2024-03-17 13:52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