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 破邪
第二十课 破邪
一、出家是消极,于世无益吗?
有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指出离「烦恼之家」。此绍隆佛种,承担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大志大愿者,难以过淡泊无争的生活。
在《杂阿含经》里,有一则佛陀与老农夫的对话,佛陀认为出家人是以「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以一切众生的心地为田,努力教化利众,亦如农夫的耕耘。所以佛陀又说:「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因此,出家弘法是积极地从事众生心田的深耕,对于社会人心的净化,大有助益。
佛光山是个菩萨道场,主张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先度生后度死,先生活后生死,先缩小后扩大,以常住大众及佛教事业为优先,举凡教育、文化、慈善、医疗等各种利生的事业,都积极参于。「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是现代僧伽所努力扮演的角色。
二、大家都出家,会导致亡国灭种吗?
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五十几亿之多,佛教徒约占全世界人口比例的十分之一,领先于其它宗教。但真正发菩提心出家,努力于弘法利众者,千百人不得其一。所以「大家都出家」,不容易成为事实。
另外,在缘起的世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法界万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宇宙万物--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乃至鸟兽虫鱼、人类等有情众生,自有其生灭循环之道。并无全世界只有花,或全世界只有草,乃至全世界只有男人,或全世界只有女人的现象。因此,「大家都是出家人」的事实,也不容易出现。比方说:全部都去当兵,全部是教师,全部是商人,全部是工人,全部是男人,全部是女人,世间是各有因缘,不会是全部的。
再者,人人都出家,表示人人都具有出世善根,了知五欲生活的过患,乐求于佛道,开发菩提自性,人人成就圆满的佛果,乃是旷劫难遭难遇之事,值得普天同庆,并无亡国灭种之事需要忧虑,果真人人都能出家,不止不会灭种,而是人人深植菩提道种,佛国不就现前了吗?
三、出家是不孝顺父母吗?
「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下等的孝,对于父母亲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供养无缺;其次,进一步使父母亲身心愉悦,无所挂碍和忧虑,且能光宗耀祖;最上等的是接引父母亲学佛,使亲人得度,可谓至孝。
克尽孝道,要注意到下列三点:
1.孝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孝必须有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3.孝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在中国,「孝」比较容易,「顺」比较困难。因为中国许多为人父母者,承袭久远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将儿女视为财产的一部份。乃至儿女的学习方向、就读科系、嫁娶对象等,都须顺从父母的选择。时代在变动,父母与儿女间,应有新的,较开放、开明的互动关系,这也是进步的一个要点。
佛教是个提倡孝道的宗教,佛陀曾经亲自为父王担棺,又至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目犍连曾至地狱救拔母亲倒悬之苦,舍利弗示寂前,特地回到家乡,为母亲说法。中国历代高僧也有许多感人的孝亲事迹:隋朝敬脱法师一头担荷母亲,一头挑负经典,云游各地,随缘度众;唐朝陈蒲鞋,以织鞋所得,躬奉老母;齐朝道纪法师「母必亲供」;后周道丕法师「诚感父骨」。中国佛寺也有奉养父母之例。
出家者,为度一切众生,对于生命来处的父母亲,自然更加感念恩德。所以佛光山将七月定为孝道月,提倡为人子女的孝亲之道。又《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除了对父母亲尽孝之外,能够持戒不犯他人,更是将孝道扩大于一切有情众生。
四、为僧之道,必须在深山隐遁修行吗?
自从佛陀在伽耶山菩提树下证悟之后,不久便在恒河流域展开教化工作,足迹遍及十六大国,例如竹林精舍便建在王舍城中,只树给孤独园也距离憍萨罗国都城不远。「佛教」之意,亦指以佛法教化众生。凡有众生之处,都需要佛光的普照与法雨的滋润,无论深山或是都会,都需要大善知识的弘法布教。
佛教传承至今日,独善其身者,欢喜走向山林;菩萨发心者,乐于走向群众。人间佛教的「菩萨僧伽」,积极参于净化人心、道德重整的工作。许多都市道场成为现代人精神依止的处所;寺院的定期共修,纾解了上班族来自工作的压力。迁居海外的华侨也因海外道场的建立,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依靠。
为僧之道,隐遁深山或走向人群,端看个人的选择。好比山岳有山岳的巍峨嶔崎,海洋有海洋的浩瀚宽阔,钟鼎山林,根性各异,所谓「大隐隐于市」,热闹场中作道场,也许更接近众生。
五、因果报应是真的吗?
因果是宇宙之间颠扑不破的定律,以植物而言,不同的种子,生长出不同的花果树木。变种花木也要有另一层的「因」与不同的「缘」,才能得到不同的「果」。
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报应在宇宙之间无可逃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报应在生命的轮回中,是重要的引力,并非相信的人才有,纵然否定因果者,也难逃因缘果报的律则。
浅近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行为也有其因果关系,例如:渴了,喝多了高糖分饮料,必然致病;饮了茶水,则达到润喉、解渴、健康的效果。饿了,吃太多烤炸加工食物,得到致病的果;吃些清淡自然食品,则可获得健康的果报。时时以瞋心怨责他人,则得到人缘不佳的果报。相反的,时时善言鼓励人,善心帮助人,则善缘亦随之而来。因果报应随时随处可知可见。
六、如何分辨邪教?
古云:「有道而正焉。」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应该是:
1.信仰实在存有的(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
2.信仰道德崇高的。
3.信仰能力强大的。
4.信仰戒行清净的。
5.信仰正法圆满的。
6.信仰智慧无上的。
《成唯识论》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以上说明信仰对象的条件。
怎样知道是邪教?举凡教主、教义不明者,教理非究竟者,或违反自然法则、标奇立异、惑动人心者,或盗用他教教义、歛财骗色、妨碍正常风俗习惯者,或假藉宗教名义、行欺骗之实者,或颠倒是非、错乱因果、鼓励邪行者,或利用神权,恐吓恶誓者,皆为邪教。其它如未证言证、自封名号、妖言惑众,鼓励集体自杀等不明因果律者,也是邪教。
佛教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来验证宗教教义的邪正;近代人心受物慾横流所惑,提倡「五戒、七诫、八正道」等,可以对治世间的病态。
七、放生、救济都是好事吗?
佛教徒不仅尊重人权,同时也尊重生权,因而倡导放生。但是演变到后来,却有许多不如法的做法。例如:为了三皈依,放生的鱼鸟在小竹笼或小玻璃缸中等待了好几个时辰,「生」未放得,早已「死」去许多。又有人从国外买食人鱼放生到日月潭,鱼的「生」虽放了,日月潭却成了令人闻而却步之地。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庆生,事先请鸟贩抓足鸟数,以便届时有鸟可放生,或者把鳖放到放生池里吃鱼。也有些善心人士抓毒蛇到佛寺「放生」,如果毒蛇咬了人,放生谈不到功德,却要背负间接害人的因果。又有许多家庭豢养鸟兽,未具野外谋生能力,一放了之,却留下被「放生」的生灵受苦,又当如何?
至于救济,不如济急。因为财施有限、有量,能救人一时贫穷,不能救人一世愚痴;法施无限、无量,开启内心财富能源,这才是究竟的救济。长期救济贫穷,不教导、鼓励谋生之道,也会造成人心堕落的后果。或有经济犯罪者,倒闭了他人钱财,令人生计无著,或引起家庭纠纷,事后只以少数钱财布施救济,希望由此消灾免难,这些都是不明因果者。所谓「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即指此而言。
放生,随缘行之;更重要的是能护生,尤其心中要有与人为善、放人一条生路的观念,随时给予帮助,随缘方便度化,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2024-03-17 13:52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