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印度外道种种

繁体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外道,指的是佛教以外的道,总称为外道;佛陀所说的教法,则为内道,盖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心内求法是为内道。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国禅门也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见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在佛陀千百万弟子中,大多数是从外道转投佛陀座下,如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将涅槃时,最后皈依三宝的须跋陀罗也是外道。其实,揆诸佛教历史,初信外道的人,更易进入佛教之门,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谛之后,就坚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证悟佛道之前所精通的科学「五明」及哲学「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学。

佛陀时代的社会,由于婆罗门的堕落,自由思想的勃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思想偏激的沙门教团,后来佛陀创立教团后,即称他们为「外道」。关于外道的种类,诸经论所举甚多,有九十六种、九十五种外道的说法,但一般都以「六师外道」为代表。

六师外道,即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六师各有十五名弟子,总计为九十六人。亦即外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其余十五种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共九十六种。所谓九十五外道,是指五大外道,即数论派、胜论派、离系派、兽主派、遍出派,各有十八部的末派,本末总计为九十五种。

据《北本涅槃经》载,印度有六种苦行外道,专以苦行而希求未来的乐果。即:一、自饿外道,断食而忍受饥饿;二、投渊外道,潜入寒冷深渊,忍受冻苦;三、赴火外道,身常炙热,甘受热恼;四、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形坐于露地;五、寂默外道,以尸林塚间为住处,寂默不语;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学习牛犬囓草噉污而祈求生天。

又诸经论中,把各种外道大别为两类:第一类是外外道,即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种教法学派;第二类是内外道,即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的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所以,一般人常将外道和邪见归为同一类者。

在《翻梵语》一书中,则举出散见于各经论中的外道名称,共有一百三十余种之多。例如:《阿毗昙毗婆沙》中的「苏尼哆弟子」,译作血,即拜血的外道;《杂阿毗昙》中的须那刹多罗等,译作好星,即拜星的外道;《婆须密经》中的难陀婆嗟,译作欢喜犊,即学习犊牛的外道;《杂阿含经》中的「萨区」,译作地,即拜地的外道;豆婆遮,译作恶语,即以恶语来求解脱的外道。此外,如「阿兰迦」,译作鸟名;《阿毗昙毗婆沙论》中的「郁陀迦子」、《百论》中的「郁陀罗伽」,译作獭,即学獭的外道;《杂阿含经》、《外道诱质多长者经》中的「阿耆毗」译作火;《佛所行赞》中的「阿耆尼毗舍」,阿耆尼译作火,毗舍译作入,即拜火的外道。

试想拜火、拜天、学鸟、学兽,却不从净化心灵做起,如何能解脱烦恼呢?所以,外道所学,执著颠倒妄想,只是浪费时光。所谓「回头是岸」、「回迷返悟」、「回邪归正」、「回小向大」、「回妄至真」,希望外道早日弃暗投明,回向自我清净,自我改进,自我觉悟。

道者,路也。外道就像走入羊肠小道,迂回曲折,时有迷途之险;唯有佛教,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圆满法义,才是真正的「内学」,信仰业力因果,不再把祸福寄托给神明主宰,能以「我是佛」,自我尊重,自我要求,当下即是无有浊恶的庄严佛国净土。

2024-03-17 13:52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