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道教概说

繁体

第七课 道教概说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从道教的发展过程来看,道教与传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早期文献中,「道教」一词原为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各道各家以其所据之「道理」所行「教化」的通名,非特指某一宗教。直到南北朝,佛教兴盛后,为与佛教对举,才因当时诸道皆自称某某道,后来遂被笼统的归隶于「道教」的总教名下。因此道教实则其中包含了各种道法以及据其道而成的各个教,他们或出于儒家、道家、墨家之传,或本于阴阳、炼丹求仙、符咒治病、斋戒祈福、养气炼神等之法,因此道教的各个系统,其来源、教主、教义、内涵殊异不等,并非如佛教、耶稣教、回教的一源众流,以一个教主而下衍诸派的方式相传,而是诸道并存,或各行其道的多元分立的庞杂组织系统。

关于道教的发展,最早具有组织制度的是兴起于东汉时代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师道等,他们透过忏过、符水治病、拜斗、上章,或宣扬治国之道来传教,在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乱世之中,迅速吸收了广大的农民信众。另有讲及炼丹,如魏伯阳总集前人炼丹及养生术撰著《周易参同契》,影响亦颇深远。东晋葛洪则以儒家伦理为前提,搜罗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理论撰著《抱朴子》一书,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使得神仙信仰在社会上日益普遍。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及南朝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相继清整教团,广制道戒、斋醮仪范,使道教体制更趋健全。所谓「斋醮」即供斋醮神,为一种祭祷神灵的科仪,是道教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斋」原是祭祷前的洁身净心,「醮」是供奉素果珍品。道教举行此科仪的目的在调净身心,使与神灵相通,并做为道士自身传经受戒、日常的修行功课,或为他人受符籙证盟、祈福禳灾、超度亡灵等。陆修静在全面总结道教斋仪的基础上,将众斋法分为九斋十二法,斋醮科仪便逐步定型,而且在历经唐、宋诸帝的亲受法籙,或敕令建醮的支持下,遂为各派所共习,即使在明清道教转衰后,符籙斋醮仍流行于民间。

陆修静另一项贡献是整理急遽增多的道派所据的典籍,他以「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架构来分类编辑。所谓「三洞」是: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洞真部收《上清经》,洞玄部收《灵宝经》、洞神部收《三皇经》,每一部又各分为十二类。四辅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四部,各部所收录的经典内容各有不同,用来辅助三洞。三洞四辅正代表著当时的七大教派。

此后唐、宋、金、元、明历朝所编纂的《道藏》均依循此架构逐渐增广而成。但今日所存,唯明朝正统年间所编《正统道藏》一部而已,共五四八五卷,其中又以《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经》、《黄庭经》、《文始经》被称为道教的五大经,最受重视。

六朝时期,另有上清派(茅山宗)道士陶弘景撰编《真灵位业图》一书,总集所有道教尊神,建造了从天到地七个层次的一套整齐有序的神仙谱系,使神仙信仰更具体系化。后来发展的道教神仙系谱范围更广,这也是道教有如此多的节日,如三清、三元、五腊、玉皇大帝及诸道派祖师圣诞等原因。

道教的发展,到了唐代愈加隆盛,主要因丹鼎派的长寿成仙、符籙斋醮派的受于天命、延长国祚,深得王公与士族的需求。又李氏皇族追认老子李耳为先祖,一时之间,老子庙、宫观纷纷建立。高祖、太宗曾先后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高宗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令诸州各建道观一所,并于科举考试中加入《老子》一科。玄宗则更亲受法籙,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视道士为皇族宗室。并令全国每户必备《老子》一册,道教在玄宗的推动之下,进入全盛时期。

唐末五代之后,道教内部主张儒、释、道三教兼融的思想隆盛,各道派几乎都受到影响;丹鼎一派也由外服金丹为主的炼养法而一转为内养精、气、神的内丹修法,如吕洞宾、锺离权、张紫阳等,为此等思想及内丹派的代表人物。另外,符籙斋醮一派仍受到皇室的青睐,宋哲宗时,正一(龙虎山)、上清(三茅山)、灵宝(阁皂山)三大道派被封为「经籙三山」。辽金时代,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道派纷起,如在南方的符籙道派有神霄、清徽、净明等三个新道派应运而生,他们共同的特色是强调内丹、符籙的融和。尔后符籙各派逐渐合流,归并入「正一道派」(天师道)中。在华北则兴起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三个新道派,其中全真教因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势大而信众最多,后与正一教并称为道教二大主流。尔后在《老子化胡经》所引起的道经被毁风波后才大幅衰落。

道教流布既久且广,枝末流派不胜枚举,教义并无统一性,唯在殊异中稍能求其一同者,即「贵生」的主旨,无论是符籙、占验、丹鼎、积善、斋醮的各个教义皆由此主旨所发展。明清之后,道教已甚衰微,至今的道教似乎更沦为杀牲祭拜的符录斋醮、临丧招魂、除妖作法、风水勘舆等江湖方士等型态,与早期道教所主张净心养性的本质,几乎背道而驰。唯因其「贵生」的主旨,深刻的牵动中国人民的心思,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庞大的遗产,早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曾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政治方针、医药科技、社会生活,乃至风俗民情起过重大的影响。今日,在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乃至日本、欧美已有学者进行学术的研究;希冀透过学术的研讨,能令道教神职人员重视精神内涵的修炼,认识真正发源于本土的道教,不再一味的以符水咒术等做为传教工具。

2024-03-17 13:52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