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自我 第一篇

繁体

第一篇 心

壹 前言

心,是吾人现前一念灵知的性体,圆明寂照,不生不灭;是诸佛的法身,众生的慧命,具足一切功德智能,永离一切颠倒妄想。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缺,只因无明烦恼遮蔽,不自觉知。如果有人能识得它,大事立即成办,妙用无穷。但是要怎样才能认识心呢?

贰 心在那里

心,无来无去,无方无所,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不可以踪迹寻觅。《楞严经》有一段佛陀和阿难尊者关于「心在何处」的七次问答,阿难尊者妄计心在身内、心在身外、心潜根里、心见内、心随生、心在中间、心住无着,均被佛陀一一破斥,这就是「七处征心」。那么「心」到底在那里呢?

心虽无踪迹可寻,然而大用现前时,这里也见心,那里也见心。所谓「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处处皆是,时时存在,要到那里找寻?

心既不可以形相取,也不可以踪迹寻,又说无处不是,无时不有,那么,心究竟在那里?

唐朝怀让禅师有一次去参嵩山安禅师,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嵩山安反问:「怎么不问自己呢?」

又问:「如何是自己意?」

师答:「清观密作用。」

又问:「如何是密作用?」安禅师以眼开合示之,怀让禅师于是言下开悟。

开合的是眼(父母所生的肉眼),能使它开合的是性(真心本性)。它时刻不离我们,却一向为世人所忽略而不知,因此以密作用称之(密是不显露的意思,明明不无,而不自觉知,所以说密作用,即指真心)。有偈云:「要识本来人,直下须亲荐,寻常日用中,不隔一条线。」

参 心的相状

真心的相状,不是长短方圆,更非青黄赤白。心,无形无相,无声无臭,不可以相取;虽不可以相取,然而应物随缘时,无处不是,无时不有。古人说:「若要知道它像个什么,不长不短,非青非白;若要见它,开眼也是,闭眼也是,面面皆是。」

与真心面目相仿佛,常常扰乱着我们,稍不留意,即被它瞒骗的,就是妄心。《八大人觉经》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个心就是指妄心。心逐境缘尘,贪染执着,即名众生心;心对境不迷,清净解脱,是为真心,亦名佛心。

中峰国师说:「所谓心者,心有多种,曰肉团心,乃现在身中,父母血气所生者是;曰缘虑心,即现今善恶顺逆境界上种种分别者是;曰灵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以靡迁,炳然独照,卓尔不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居涅槃岸,桂轮孤朗于中天。」

《五苦章句经》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

在佛经里,形容心的譬喻不胜枚举,今列举譬喻十种,说明如次:

1.心如猿猴难控制:古人以「心猿意马」来形容心,心就像活泼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动,活蹦乱跳于林木之间,片刻无法静止。

2.心如电光剎那间:心如电光石火,迅速无比,动念之间,驰骋法界,毫无障碍。譬如有人动念想去欧美游览,心中马上浮现欧美的景致,仿佛身历其境一般。其速度之快,甚至电光也比不上。

3.心如野鹿逐声色:野鹿在荒野上奔跑,饥渴了,想饱腹,便极尽其能事,四处追逐寻找草原。我们的心就像野鹿一样,难以抗拒五欲六尘的诱惑,终日汲汲营营于声色犬马。

4.心如盗贼劫功德:根据经典的描写,我们的身体好比一座村庄,五根是门户,而心就是这个村庄的盗贼,窃取我们辛辛苦苦积聚的善事功德,使我们身败名裂,白璧染瑕。王阳明先生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我们如果能驯服心中的盗贼,使它归化柔顺,便能做心的主人,长养无上的功德。

5.心如冤家身受苦:心是我们的冤家仇敌,专门替我们制造烦恼,使我们受种种的痛苦煎熬。经上说:「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无。」所谓罪业深重,是就形相而言,仿佛真实存在;但是就其本体而言,一切诸法皆空无自性,因此罪业也是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空,不是永远无法改变,只要挚诚恳切忏悔,便可去除。我们的心本具佛性,清净自在,却因种种妄念,使我们的躯骸受苦受难。如果能够泯除我们的妄心杂念,这个冤家便能与我们化敌为友,情同袍泽。

6.心如僮仆诸恼使:心像僮仆,受到客尘的驱使,向外攀逐,产生种种烦恼。经上说我们的心有三毒、五盖、十结、八十八使,乃至八万四千烦恼,这些覆盖、结使,都能蒙蔽我们的智能,束缚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智能失去清明,使我们的心灵不得自在。

7.心如国王能行令:心是身体的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能够统率行权,指挥一切,指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感官认知的种种作用。

8.心如泉水流不尽: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心中的活水就像长江黄河,汨汨不绝地流着。当世界的能源一旦短缺,人们便向深山开采矿产,或向海洋探取资源,甚至开发太阳能,但是往往疏忽了我们心中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源活泉。因此,如果能有效的运用我们的智能泉源,将可免除匮乏的忧惧。

9.心如画师描彩画:《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如善画的画家,手握彩笔,能够描绘种种的图画来。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面容便如魔鬼罗剎一般的狰狞,所谓「相随心生」,就是此意。

10.心如虚空大无边:心的本体有如虚空一般广大无边,能够涵盖万物,包容天地。《华严经》卷五十说:「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虚空至大无边,找不到涯岸;虚空包容万物而毫无执取。我们要了解诸佛的境界,就应该将心扩充如虚空一般无边无际,无牵无罣,才能包容宇宙万有,覆荫一切众生。

大颠禅师开示大众说:「但除却一切妄想即是真心。」凡一念心起,当回光返照,观察所起的是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喜舍心等,这就是真心;所起的是颠到心、执着心、嫉妒心、我慢心等,这就是妄心。所谓合理合情的善念,都是真心的作用;不合理合情的恶念,都是妄心的作用。吾人如能念念都是善,则何处不是真心所在;如果念念都是恶,那么真心就无法显现。

肆 真心妙用

人人本有的真心本性,它的别号叫做主人翁,又名本来人,或云法身,或称佛性。这个主人翁与我们最为相亲相近,须臾不离,日常诸事,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譬如肚子饿了,提醒我们吃饭;口渴了,提醒我们喝茶;天气冷了,提醒我们多穿衣服;乃至夜里跑险路,它会暗示我们当心、注意,不要跌倒。如此的关心爱护我们,较之亲爱慈母,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见色闻声,大用现前;穿衣吃饭,承渠恩力」,就是此意。

一位韦将军访道玄沙和尚,将军问:「日日用而浑然不知,究竟是指什么?」

和尚答:「将军,你就尽量吃吧!」

韦将军边吃边问:「到底何为日日用而浑然不知?」

和尚答:「就像你现在吃果子,就是日日用而浑然不知!」人心日日用,但又何尝知道呢?

德山禅师对《金刚经》下了一番很深的功夫研究,着了一部《青龙疏抄》。听说南方提倡「顿悟成佛」之说,颇不以为然,便带《疏抄》南下,准备破斥。

路旁有店,店中一老婆婆,见德山买点心,当即问他:「你肩上担的是什么?」

「《金刚经青龙疏抄》。」

「那么,我考你一个《金刚经》的问题,如果答得出来,点心免费供养。」德山听了,满怀信心的答应。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大德要吃点心,点的是那个心?」德山愕然不知所对。

吾人的真心妙用那有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分别?当下一念就是真心妙用。

《达磨血脉论》说:「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总之,心离于有无,犹如寒山诗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心,就是如此的奥妙。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