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样子 第三篇

繁体

第三篇 佛陀十号

壹 佛陀十号的定义

我们除了从佛身来了解佛陀以外,还可以从佛的名号来认识佛陀。

由于佛陀实在是太伟大了,所以世人用种种异名来称扬佛的巍巍功德,例如:世雄、世眼、世英、天尊、大觉世尊、觉王、觉皇、法王、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仙王、大医王、佛天、佛日、两足尊、两足仙、天中天、人中牛王、人中龙王、人雄师子、能人等等。然而,最通用的尊号有十一种,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诸经论往往开合成为十种,例如:《十号经》以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成实论》卷一、《菩萨地持经》卷三都以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称为「如来十号」。

贰 佛陀十号的内容

一、如来

「如」,梵语 tath,又作如如、真如、如实。指万物真实不坏、无有变异的本性。一切法虽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等,但是这些属性都不是实有,都是以空为实体,所以将这种实性称为如。「如」也是诸法的本性,所以称为法性;而法性是真实究竟的至极边际,所以又称为实际。

诸法虽然各有差别,但是理体平等无异,这种理体平等无异的真理,也称为如,又称为真如;此理为一,故称一如。

由此可知,如、法性、实际、真如、一如等等,都是诸法实相的异名。

如来,梵语 tathgata,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多、多阿竭。各种经典对于「如来」有不同的解释,归纳如下:

1.以如实之智,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

2.以如实智慧解脱,得究竟涅槃,故名如来。

3.如实觉了真理,故名如来。

4.如实知众生种种欲乐,悉能示现,故名如来。

5.如实成就一切善法根本,断一切不善根本,故名如来。

6.如实为众生指示解脱之道,故名如来。

7.能令众生远离邪道,住于真理正道,故名如来。

8.演说诸法真实空义,故名如来。

9.诸佛来到三解脱门,也令众生入到此门,故名如来。

10.通达诸法实相,故名如来。

11.如实修行,来到佛地,故名如来。

12.以佛法真理,来到佛地,故名如来。

13.以权智二足,证至佛地。《助道经》说:「智度无极母,善权方便父,生故名为父,养育故名母。」智慧善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出生诸佛,因此以修习二者而证入佛地者,称为如来。

14.从如如自性而来,故名如来。

以上是如来的解释。也有人将如来译为如去,这是因为梵语 tathgata可分解为tath-gata (如去),tath-gata (如来)二种。 如果作如去解,则是乘真如之道,往至佛果涅槃的意思。不管是「如来」也好,或者「如去」也好,佛的法身体性平等,有如虚空般清净常住,离言绝虑,不可名状。《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道尽佛陀境界的甚深微妙,不可思议。

二、应供

应供,梵语 arhat或arhant,音译阿罗汉、阿罗诃,又称作应真或应。

阿罗汉具有三种意义:

1.杀贼:贼,指烦恼,能盗走一切善法功德,故名贼。佛陀断尽一切烦恼,所以称为杀贼。

2.不生:佛陀证入究竟涅槃,心中不再生无明烦恼,所以称为不生。

3.应供:佛陀断尽三界内外一切烦恼,智德圆满,所以应受十方众生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等最胜庄严具礼敬供养。

阿罗汉虽有三义,但以「应供」能涵盖三义,故一般均以「应供」作为佛陀的异名之一。

三、正遍知

正遍知,梵语 samyak-sambudha,音译作三藐三佛陀,又称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觉、正真道、正等觉、正等正觉、正觉等、正等觉。指佛陀所证得的智慧正真而又圆满,周遍含容,无所不包。

凡夫俗子的世智辩聪固然微不足道,即使是声闻、缘觉与菩萨,虽然已入圣位,他们的智慧和佛陀比起来,还是有所不足。《法华文句》卷五和《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对于四种圣者的智慧作了以下的比较:

1.声闻的智慧有如萤火:声闻虽观四谛,悟得空理,但是还不究竟,仅能自度,不能度人。有如萤火虫的光芒微弱,仅能自照而不能照物。

2.缘觉的智慧有如星光:缘觉虽观十二因缘,悟真空之理,但是对于中道妙谛仍然不能明了。好比天边的星辰虽然发出光芒,但是不能照到远处。

3.菩萨的智慧有如月光:菩萨虽然具有智慧,但是惑业未断,所拥有的智慧有多少之别,好比月亮有盈有亏,光芒也就强弱不等。

4.佛陀的智慧有如日光:唯有佛陀的智慧能觉了诸法实相不增不减,悉知十方诸世界的名号及众生的名号、先世因缘、来世生处,以及一切心相、结使、善根等宇宙诸法,所以称为「正遍知」。

四、明行足

明行足,梵语 vidy-caraa-sapanna,音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圆满、明行。

在经典中有多种解释,归纳如下:

1.明,指宿命、天眼、漏尽等三明。三明与六神通的名称虽然相仿,其中仍有如下差别:

(1)二乘及菩萨等圣者只知道自己以及众生过去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劫之事,是为宿命通;佛陀能知道无始劫来自己以及众生一切因缘行业,是为宿命明。

(2)二乘及菩萨等圣者只知道众生未来生此死彼之事,是为天眼通;佛陀进一步知道其行业因缘果报及生死相状等事,是为天眼明。

(3)二乘及菩萨等圣者虽断烦恼,犹存习气,不能了知他人烦恼是否已断尽,是为漏尽通;佛陀则断除一切烦恼习气,而且了知众生烦恼是否断尽或已断若干,是为漏尽明。

行,指身、口二业。四善六道中,惟有佛陀的身、口二业圆满无失。

佛陀具足三明二业,所以称为「明行足」。

2.明,指离诸痴暗,证得佛果。行,指三学、六度等修行。

佛陀在因地时,旷劫精进,修诸善业,而得究竟解脱,永离无明烦恼系缚,所以称为「明行足」。

五、善逝

善逝,梵语sugata,音译修伽陀、苏揭多、修伽多。又称善去、好去。有下列三种意义:

1.指如来进入种种甚深三昧与无量妙智慧之中,是妙往的意思。凡愚六道心中充满贪瞋痴等,所以常流转于生死苦海中,就不是善逝。

2.如来正智慧断诸惑,妙出世间,往至佛果,故名善逝。

3.如来如实去往涅槃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

也有人将sugata,译为善说、好说、善解、善说无患。指如来能依诸法实相,不着于法爱而说,并能善于观察弟子的根器,应机说教,令入佛智。

六、世间解

世间解,梵语 lokavid,音译路迦惫,又作知世间。

世间可分为二种,即:众生世间、非众生世间。如来不但遍知众生、非众生之间的一切相状,而且能如实了知世间的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等,心不着相,如虚空般清净无染。

七、无上士

无上士,梵语anuttara,音译阿耨多罗,又作无上、无上丈夫。具有下列意义:

□佛陀的智慧、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之者,所以称为无上士。

□在诸法中,涅槃法最为殊胜,佛陀不但自己证得涅槃,也教导众生,令入涅槃,所以佛于众生中,也是最胜无上。

□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众生中无与伦比。

八、调御丈夫

调御丈夫,梵语 purusa damyasa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指佛陀善于运用各种方便权巧化导众生,令得今世乐、后世乐,乃至涅槃乐。

九、天人师

天人师,梵语 sasta dena-manusyanam,音译舍多提婆魔□舍喃,又作天人教师。指佛陀善于教导众生何者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如果众生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就能解脱烦恼。

如来广度一切众生,无有分别,为何说是天人师呢?这是因为人的烦恼较薄,天的智慧较利,二者容易趣向佛道,得度者较多,因此以天、人为代表,称如来为天人师。

十、佛

佛,梵语buddha,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意译为觉者、知者、觉。指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

十一、世尊

世尊,梵语bhagavat,音译作婆伽婆、婆□□帝、婆伽梵、薄伽梵,又称有德、有名声等,世间最尊贵的圣者之意。

婆伽婆含有六义,都含摄在世尊的意译中:

1.自在:指如来永不被诸烦恼所系绊。

2.炽盛:指如来智慧之火能使三毒永尽无余。

3.端严:指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4.名称:指如来的功德殊胜圆满,名闻遍于十方。

5.尊贵:指如来常以智慧方便利乐众生,永无懈怠。

6.吉祥:指如来为一切众生所赞叹供养。

参 结语

除了上述的通号以外,佛陀在世间示现的应身,依其特性,也各有各的名号,例如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佛等,称为别号。

总之,佛陀的境界不是言语思惟所能道尽,我们欣慕佛的断德,仰慕佛陀的智慧,乃至报答佛陀的恩德,应该常念佛的名号,并且深思它们的启示,以明心见性、断除烦恼、求得智慧、众善奉行、修习菩提、遍学诸法、端严行仪、弘法度众、自觉觉他、利乐有情等,自我勉励。是心念佛,是心作佛,心中常念佛的功德利益,成佛只在眼前。

2024-03-17 13:52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息灭烦恼,精修戒行,痛耻恶业,那么修行成就就容易。经典上面有很多的比方,来呵斥我们的凡夫众生所起的烦恼。烦恼是..

戴高帽子

人,大都喜欢听好话,尤其是赞美自己的好话更是百听不厌。话说古时候有两个学生,他们齐向老师请示为官之要。老师说:;现在的世道,逢人如果只说实话,是行不通的;当你碰到了人,不妨给他戴顶;高帽子,人生自然可以..

扫地 洗衣 成佛

扫地 洗衣 成佛小和尚来寺院有一段日子了,每天扫地,洗衣,做饭,念佛,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地过去。有一天,小和尚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过下去了,自己来寺院是要学佛法的呀,将来要普度众生,修行成佛的..

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两只老鼠

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两只老鼠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两只老鼠前不久,一位名叫摩德尔丝的美国科学家对两只小老鼠做了一次试验:他把两只小老鼠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米。结果那只未..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