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遍撒菩提种
遍撒菩提种
在皈依佛教时,我们依文发了四弘誓愿,在四句偈中,首句众生无边誓愿度。身为佛弟子的,在每天生活中当自深省,我们是否确实力行自己所发出的私愿?现今正值佛法末法初期(释迦牟尼佛的末法一万年),在这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中(此三千大千世界别名的娑婆),道德的没落,社会的动荡,人类精神心灵生活的空虚等。这一切当策发我们每个佛弟子,本著诸佛菩萨大悲救世的心怀,遍撒菩提种。并祈愿每个人能共同实践,古德所云的愿将秽土三千界,遍植西方九品莲。
念众生苦社会不安
人心不古
灾难病苦
外道猖獗
鱼目混珠
迷惑颠倒
不闻佛法
不闻佛名
慈愍众生无明所缚
众苦所缠
集不善业
造极重恶
不修正法
佛法救世对善修德
净化人生
观音大悲
护持正法
破邪显正
破迷启悟
弘法利生
遍撒菩提
念佛法门不值佛世
不断惑业
不修余行
不经多劫
报恩之道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念众生苦
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印度菩提树下最初成道后,即转往鹿野苑初转四谛(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流转和还灭的两种法门。佛陀最先向?陈如等五比丘说出四圣谛中的苦谛(谛是真实不虚意)。这乃就生死流转的因果及还灭的因果而言的。现在,我们就现今人类生活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来深一层探讨,现代更有那些有目共睹的苦报?
(一)社会不安:二十世纪物质及科学提升了生活,但!同时也致使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的忽略。社会的巨变导致某些方面的不安定,治安和公害种种问题,造成了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正逼迫著社会群中的每个份子。
(二)人心不古:我们的孙中山先生曾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兴衰,系于人心之振靡善恶。目前人心不古,物质主义致使人类心灵空虚,年轻一代对生活趋向迷惘,随波逐流。此势必会影响我们的未来,这是一件我们应当注视的问题。
(三)灾难病苦:现代科学的发达带动了医疗的发展,正因此救治了不少病苦患者。可是,有增而无减的杀业果报,亦相续发现了许多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其他天灾和人祸源源不绝,这更是有目共睹的。
(四)外道猖獗:经云:末法时期众生福薄慧浅,外道(心外求法之谓)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魔外道渐渐鼎盛于世,可惜!众生无慧眼,难辩正与邪。
(五)鱼目混珠:俗云: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成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末法邪师邪见多,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断章取义,伪称行善但言邪法,鱼目混珠障生慧眼,实属无比罪孽。
(六)迷惑颠倒:分别与迷执正属我人生死轮?本。众生无慧眼,迷惑又颠倒,一切尘欲境,无常计常,苦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为净,业报生死身,何日得了脱?
(七)不闻佛法:无量寿经云:设满世界火,必过闻此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佛书中亦云: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在此世界中,闻法机缘少,难逢正知见。
(八)不闻佛名:众生福报浅,不闻诸佛名,纵使闻佛名,宿世罪障深,闻而不知持。凡有悲愿者,应起悲悯心,策发菩提愿,上求与下化,广度诸有情,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既已发了上求下化之大菩提心,则当慈愍一切众生之苦。古德云:仁爱慈悲,心之生机,此心愈真,福德愈深;若无此心,势必残刻,纵有夙福,折尽受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亦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悲为精神。若能慈愍众生则救苦之愿力弥坚,若会悲悯有情则不退菩提大愿。以下几点是诸佛菩萨于众生的慈愍:
一、见诸众生为无明所缚:
(一)为痴爱所惑,受剧大苦。
(二)不信因果,造作恶业。
(三)舍离正法,信受邪道。
(四)没烦恼河,四流(见、欲、有、无明等诸惑)所漂。
二、见诸众生为众苦所缠:
(一)畏生老病死,不求解脱,而复造业。
(二)忧悲苦恼,而常造作,无有休息。
(三)爱别离苦,而不觉悟,方便染著。
(四)怨憎会苦,常起嫌嫉,更复造恶。三、见诸众生集不善业:
(一)为爱欲故,造作诸业。
(二)知欲生苦,而不舍欲。
(三)虽欲求乐,不具戒足。
(四)虽不乐苦,造苦不息。四、见诸众生造极重恶:
(一)毁犯重戒,虽复尤惧,而犹放逸。
(二)与造极恶五无间业,凶顽自闭,不生惭愧。
(三)谤毁大乘方等正法,专愚自执,方起?慢。
(四)虽怀聪哲,而具断善根,反自贡高,永无改悔。五、见诸众生不修正法:
(一)生于八难,不闻正法,不知修善。
(二)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不能受持。
(三)染习外道,苦身修业,永离出要。
(四)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谓是涅?,善报既尽,还坠三涂。如是种种劝观察,增长智慧生悲愍,勤求菩提如救头然。所以世亲菩萨说:菩萨见诸众生,无明造业,长夜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是等故,发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如救头然。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余。佛子能思念众生苦,慈愍众生。凡有大悲愿力及真发利益众生心者,应当奋力积极的救世。本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并依循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的大悲精神,共同将护法的重责承担起来,把佛法弘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佛法的弘扬是众生的福,而且,众生能得很多利益。下面我们分别的说明:
(一)劝善修德:佛法是纯净、至善之法,佛法的熏习使人趋善修德。
(二)净化人心:一切经典无非要佛弟子修习清净行,佛法在社会中广泛的弘化,自然能够净化社会人心,匡正社会不良风气。
(三)观音大悲:观音菩萨的大悲精神,流露在救拔众生苦难。佛法弘化是救济众生苦难的实践。
(四)护持正法:讲经和说法,佛弟子人人以戒为师,弘护正法是住持正法于世间的积极方法。
(五)破邪显正:佛法弘化如狮子吼,万兽失惊;所以,佛法的弘扬一切外道皆失色,一切正邪自可明辨。
(六)破迷启悟:佛学是一门觉悟的学问,弘传与研学佛法,人人依教奉行,自可破迷启悟。
(七)弘法利生:自觉亦觉他摄属菩萨行;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弘法利生是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
(八)遍撒菩提:法华经中云:若人散乱心,人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句佛号金刚种,深印众生藏识中(第八阿赖耶识),因缘具足时,菩提心种即发芽。
因此,佛法的住世是众生的福报,同时也是每位佛弟子的责任。凡为佛子,无论在家、出家应当本著佛法兴衰,匹夫有责的精神,弘扬正法,利益国家社会。
然而,一切修持法门无量,入道亦有多门,本应无拣择险夷曲直难易之分。但,在这正值末法,众生机钝,环境欠佳之时,佛法弘化,应以念佛法门,最为简易方便。下文中我们共同一一来研讨:
(一)不值佛世,常得见佛方便:有关念佛法门,在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既示真如三昧及二门(心真如门和生灭门)止观竟,复云:有初学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惧谓信心难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专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见于佛。如修多罗(经的梵语)说,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故知灵山(佛陀说法会)已过,龙华(当来弥勒佛法会)未来,无佛世中,而得见佛(七日一心,佛现在前),是名最殊胜第一方便。
(二)不断惑业,得出轮?方便:一切众生依惑造业,依业感报,往来六道轮转无尽;依他法门修持,必至惑尽,始得出离生死,托质世间升沉未保,唯依念佛法门,带业往生,以己心念力及佛摄受大神力故(二力法门)。一生彼国即超三界,永出轮?。
故弥陀经有云:众生生者,皆是阿?跋致(不退转菩萨位)。这是念佛法门最胜第二方便。
(三)不修余行,得波罗蜜方便:诸菩萨众有于恒河沙劫中,修习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者,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由此推而极之,不出一心具足万行。
亦如佛说无量寿经法藏比丘所发愿有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不获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不取正觉。这是念佛法门最胜第三方便。
(四)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大智度论有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其次,十住断结经亦云:佛言西方去此无数国土,有佛名无量寿,其土清净,无淫怒痴,莲花化生,不系父母,汝当生彼。
又,无量寿经云:菩萨欲令众生速疾安住无上菩提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所以,欲得一生取办,便于是法留心。此名最胜第四方便。佛法中一切行门,无非欲令众生离苦得乐。念佛法门佛力加被,消灾又免难,是为一切行门中的最胜方便。有意令众生得益者,岂可等闲视之?所以,佛法弘化时,普劝众生持佛名号(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使众生仗佛慈力普消三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安定身心,去除众罪。希望现世多得利益,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安乐国。
存念众生苦,慈愍众生,以殊胜的念佛法门普利群生,期望佛法菩提种遍植众生界,并愿听闻者,悉蒙度脱,离苦得乐。这是大乘行者应有的精神表现。在诵经?向时有偈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我们认为,佛弟子在一生当中,应随缘尽此感恩之道。
一、上报四重恩:
(一)佛恩: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众生行菩萨道,为我等故倍受诸苦,成就佛道。我今何幸得闻佛法,焉知此恩此德邱山难喻。果非发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此是为报佛恩第一。
(二)父母恩:父母生我、育我,此恩此德大如须弥。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群生;不唯救拔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救拔;不唯我一人父母尽可超升,愿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此是为报父母恩第二。
(三)国恩:国家于我大恩大德,一日二六时中无不蒙其护卫;日用所资,安和乐利,国界安宁,一一无不蒙其利益。果非发大菩提心,上求下化,净化社会救拔群苦,岂能报答恩德?此是报国恩第三。
(四)众生恩:我与一切众生从旷劫来,生生世世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彼此各互有恩,今日虽然隔世轮?互不相识,养育之恩,亲情之恩深如大海。又,今日我所用寸丝粒米,无不蒙众生恩德。此大恩德岂可不徒报答?发菩提心者,应当精进行道,成熟众生,广度有情俱成正觉,方可报答。此为报众生恩第四。
二、下济三涂苦:
(一)地狱。
(二)饿鬼。
(三)畜生。三涂之苦笔墨难形,刀山、剑树、火烧、煎熬等。恶业果,百千万劫得出离。今生庆逢佛法,宿世多生福报所致。唯当心心上求佛道,念念下化众生,救拔三涂苦难,终能成此悲愿。
普愿你我慈悲常存,报恩之心不忘,救苦悲愿坚守,将佛号菩提种子遍撒众生界。凡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俱成无上正等正觉。
2024-03-17 13:52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台北市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莅染。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英研所研究员..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平时我们拜佛的时候,有的人一见佛像,就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和敬重之心,非常虔诚地礼拜。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一看到佛像便想:哦,这是黄金做的呀!哇,这是珠宝呀!哇,这是珊..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世尊向比丘们开示:扫地的人有五种情况不得功德,是哪五种呢?扫地时不知道判断当时是逆风、还是顺风,不懂得将地上的污秽垃圾集中,也不将其清除,因此,所..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我们村(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有个寺院,名叫香峰寺,改寺庙之前是土地庙,碑文记载最早是汉刘邦年间建造,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左右。后经历代皇朝修缮,总共修了七十..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