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佛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繁体

我们信佛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佛教中的皈依为:皈向、依靠、救度之义。我们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任何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十方诸佛,都是我们皈敬的物件。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释迦牟尼一人。  所谓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们所知的法宝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此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见的法宝是指经、律、论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师们的注解、语录,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而且必须修行的依准。  所谓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且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萨、罗汉以及凡夫僧尼。可是圣僧的菩萨与罗汉,凡夫见到也不认识;凡夫所接触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的中心。  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则仅信三宝之中的佛宝,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无异;仅信三宝中的法宝,则和一般的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仅信僧宝,则和普通人认干爹、拜干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  所以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是信佛学佛的开始。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也接受你的上课;学生上课是义务,学校授课是责任。所以,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的行为,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佛教不会把未皈依三宝的人指为魔鬼;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的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惕和警策,也会受到同修及师僧等善知识的鼓励、督促、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

为什么要皈依

  关于为什么要皈依,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什么叫做皈依。第二、为什么要皈依。第三、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四、如何得到皈依,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佛弟子。第五、皈依之后要做什么。

第一、什么叫做皈依?

  皈是回归,就像一个孩子迷失了方向,回归到自己的家园,回归到正路上,回归到自己父母的怀抱。 依是依靠、依赖。回归之后,我们就有了家园,这是我们的依靠,可以在那里安居乐业。我们的亲人就值得我们去依靠,他们也是我们的靠山。  如果我们是弥陀的孩子,而一直在外漂泊流浪,就永远没有依靠,因为在极乐故土之外,人是陌生的人,环境也是陌生的环境,可谓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就只能在外面风餐露宿。所以,我们要想有一个依靠,必须要先皈回归。  佛陀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他具有大慈悲,所以,我们要回归到佛陀的怀抱。  以往,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我们的思想是错误的、行为是错误的、语言是错误的,就走上一条邪道、不归之路。现在,通过皈依法,就让我们回归到正道之中。  僧,又叫和合众,有亲近的意思。回归到正路上以后,我们一个人,没走过这条道路,会孤单、会孤独、会害怕,所以,就需要结伴而行,僧就是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助伴。

第二、为什么要皈依?

  比如,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无依无靠的,这个时候,他人性中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能力向别人求救的能力。所以,孩子饿的时候、冷的时候,他会哭。哭声就是呼救、求救的一种声音。这个时候,母亲可以做为他的依靠。  等孩子慢慢成大了,要读书。古人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在这个世间,无论学知识、技术,还是学道德,靠自己是无法成才的。如果没有知识技能等,在这个世间是无法生存的。一个农民不是天生就会种地的,一个工人也不是天生就会制造产品的,一个商人也不是天生就会经商的,这些都需要学习。想学习这些,自己没办法,甚至父母也没办法,就要找老师。这时,老师是他的依靠处。  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比如会有仇人要谋杀我,我们自己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会靠亲戚、靠朋友、甚至靠长官,靠政府,靠法律,其实,这也是寻找皈依处。  生病的时候,我们无法摆脱这种病苦折磨,就要寻找医生。这时,医生是依靠处,是皈依处。  有些人被鬼神附体,非常痛苦。这时,医生也解决不了,一般的老师也解决不了,科学家也解决不了,通过找神婆、神汉跳大神,也可以来解决。这种事情古今中外都有。  一般的世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男的会找妻子,女的会找丈夫。他(她)一个人没办法独立的生活、生存下去。这时,女的要嫁一个丈夫做为依靠。相对而言,女性是弱势群体,她的这种找依靠处,找归属的心态会更加强烈一些。男人则表现得独立一些,但他对女性也有依赖。所以,很多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也会去找妻子,乃至丧偶之后,他也会非常悲伤。  一生中,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向别人寻求帮助,这也是一种求皈依的行为。  千百年来,人类不懈的进行种种的探索、追求,都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有很多的麻烦没有摆脱,有很多的障碍没有跨越,有不安全感,有匮乏。为了找到皈依处,人们做了一切又一切,有的人想依靠自己,有的人想依靠朋友,有的人想依靠地位,有的人想依靠权力,有的人想依靠相貌,有的人想依靠健康,有人想依靠工具,有的人想依靠寿命,有的人想依靠药物。  这都是在找一个归宿,找一个依靠。不仅仅人这样,一切众生,无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是这样。动物会找食物,会找遮风避雨的地方,等等。不仅仅孩子这样,一切众生,一切时处,都是这样。  可见,只要是一个众生佛法中又叫有情,他有问题、有麻烦、有障碍、有痛苦,他会本能的寻找皈依处。  在这个世界上不找皈依处的,不找依靠处的,一个都没有。  皈依,不是给师父皈依,也不是给别人皈依,而是自己去皈依,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三、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既然要找一个靠山,找一个依赖,那么谁真正值得我们去依靠呢?或者换句话来讲,谁能靠的住呢?  如果我们投靠了他,结果他自己靠不住了,那我们就白投靠他了。就像我肚子饿了,我想到他那里解决我的饥饿,结果到他那里,发现他也在饥饿中一样。或者他那里有东西吃,但也只够自己吃,根本不足以分给我吃一样,这样,我投靠他也是白投靠。所以,我们投靠的对境一定是他自己没有这个问题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都是在水里面挣扎,不会游泳,我去向他求救,也许让他给拉下去了。所以,有些人到水里救人,没把别人救上来,反而自己被拉下去了,甚至自己把别人给拉下去了。这就说明,你要向他求救,他要真的能够救你,有这个能力才行。  再打一个比方,如果我们两个人都戴着手铐脚镣,我想挣脱,这时,我求他和没求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我向他去求,至少是他不戴手铐脚镣,才有可能救我。  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在这个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各种各样的宗教,人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皈依的对象。学天主教的、学伊斯兰教的、学犹太教的、学道教的、学儒教的,数论外道论外道的,等等。包括拜土地神、山神、树神、狐黄白柳等,这也是一种皈依。  这里,我们不去比较那个宗教好或者不好。也不去比较那个教主好或者不好。皈依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问题,那就看看他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如果他能够解决我的问题,他叫上帝也好,他叫真主也好,他叫耶稣也好,他叫太上老君也好,他叫孔子也好,他叫释迦牟尼、叫观世音菩萨,都好。如果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即使他叫万能、全能,他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充其量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叫什么不重要,能做什么才重要。  就像我得病了,能够把我病治好的,就是好的医生,不管他的名声怎样,不管他的影响怎样。  这就必须要思考:什么样的对像是值得我们去皈依的?这就要拿出一个标准。  我这里有问题就像我有病,他要解决我的病。首先,他要会把脉,把的准,知道我的病因是什么,病情怎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他懂药理,把病诊断清楚后,知道这种病靠什么药来治。第三步,他有善巧方便,能够让我把这个药服用了,能够把我的病治好了,这样的医生,我值得去投靠他。  同样,我们要解决我们生命中的烦恼,痛苦。尤其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死亡并不是终点,而只是中间的一站而已。就像我们住房子,当房子老坏了,要倒了,人就要搬出去了。人的身体老坏时,不是生命就此终结了,我们的神识会搬出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会投胎转世的。

第五、皈依之后要做什么?

  皈依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佛法根本不会从负面影响我们的生活,更不可能障碍我们的生活。凡是认为佛法障碍生活的,都是想错了,甚至在错误的想法支配下做错了。皈依对我们有百利千利万利而无有点滴微尘许的危害。  释迦牟尼佛做为一个太子,舍弃了皇宫的生活,最后出家成道。成道之后,把他的佛法传遍印度各个阶层。印度四个社会阶层中从最高的刹帝利或者婆罗门,到最低的首陀罗,全部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后来佛法传到中国,也是这样,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佛法都为他们接受。为什么呢 ?因为能够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皈依是佛法的入门,只要相信佛法僧,依止佛法僧就可以皈依。关键是要有一颗皈依的心:三宝是我们生生世世的依靠,我唯一皈依三宝。

皈依之后没有太多的要求,在这里只讲六点:

  第一、皈依佛,我们再也不要皈依天魔外道和其它外道的邪教。我有最好的东西,我还找其它的,这是智慧不够。山珍海味不吃,非要吃糠咽菜,这是不是智慧不够。  第二、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藉。皈依法宝之后,佛法已经够用了,再也不依修外道的典籍,把这些全部都放下,假使它们有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在佛法里面也都包含了。就像我拿着一块黄金,他拿着一块白银,黄金里面绝对包含着白银的价值。至于铜铁等的价值自然已包括无余了。所以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藉,不要搞外道邪法。学正法,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都已经感觉时间不够了,怎么还能去学这些本分外的活计呢?纯粹是妨费道业!  第三、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在学法初期,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还不稳固,这时不应该接触这些外道教徒。如果跟他们混在一起,容易受他们的影响,这很危险。远离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当自己真正见解稳固了,应该去度化他们,那时,就应该去接触他们,甚至变化成他们的外道大师的形象,去接引他们,引导他们修学正道。

下面讲三条应该做的:

  一、皈依佛,见了佛像要恭敬,要供养、要礼拜。  二、皈依法,至少四句佛经的偈子要念,比如《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念诵一下。念阿弥陀佛、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可以。念整部经更好。  三、皈依僧,对于僧众要恭敬,出家人不管是凡是圣,都要好好恭敬。世间有一句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法赖僧传,所以一定要恭敬出家人,恭敬一切出家人。哪怕一小片僧衣掉在地上,也要恭恭敬敬的捡起来放在干净的地方。 2024-03-17 13:52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