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佛法的次第有哪些

繁体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

佛陀

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

法门

,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乃至有先后次第之别。例如将佛法分为五乘,即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众生的需求而依次施设的修行法。

所谓

五乘

,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陀依序为人乘者说受持五戒法,可脱离三途而生人道;为天乘者说修十善法,可生天界;为声闻乘者说修四谛法,可脱离三界而成阿罗汉;为缘觉乘者说修十二缘起法,可脱离三界而成辟支佛;为菩萨乘者说行六度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无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换句话说,明因缘果报,

轮回转生

,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这是人天乘者;明白生老病死的缠缚,对人世生起厌离,希求了生脱死,依四谛法修行,这是声闻乘者;比声闻乘利根,无须闻法,但观

十二缘起

,即可靠自力觉悟,这是缘觉乘者;理解自己与他人同体共生,不但自求解脱,更发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众生,积极修习六度,愿为众生作马牛,愿拔众生之苦,施予众生快乐,这是菩萨乘行者。

人天乘是恋世;声闻、缘觉乘是出世;菩萨乘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为基础,次第进趣于大乘而直达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阶,而佛陀出世的真实意趣,主要在化导众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渐进修行,必定可以证得与佛同样的真如法身。

此外,初学佛者想要进入佛法堂奥,亦可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

:就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里,唯有依靠信仰的大愿船,才能安然地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信仰的重要,如同树木的根本一样,依靠信仰为根,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可奠定人生的根基,更能到达解脱的境界。所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发心学佛的第一步必须要皈依三宝,这是信仰的确定。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其次,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

: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信心具足之后,接著必须对佛陀所教导的一切义理,生起胜解。唯有明白佛陀所开示的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坚固,才能由信仰产生力量。

:就是修行。佛经云:‘虽有多闻,不制烦恼,不能自利,徒无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璎珞。’有了深刻的信解之后,更要力行实践;一个信解多闻而不能实践佛法的人,如同死人穿上华丽的衣服,是毫无用处的。因此,学佛要‘解行并重’。

:就是印证涅槃解脱,这是修行的最后目标,也是证悟的最高境界。在佛法中,修证是个人的工夫,他人无法替代分毫。有一分修证,就有一分体验,如果只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是‘人云亦云’,终难证悟,唯有透过实践力行,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马不开口,只有饥渴而死;同样的,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导众生通往真理的罗盘,除了如是信解,更要如是行证,如此才能受用到甘露法水。什么是不生不灭、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唯有亲自参证,实际修行,才能体悟。

佛陀的一切

教法

,都是修行实践的依据。除了上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次第、闻思修三慧的修行次第、止观双修的修行次第、四禅八定的修行次第、境行果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观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这些修行次第都是为了引导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走向觉悟的彼岸,从黑暗的阴谷走向光明的大道,从污秽的世界走向清净的佛国,从迷执的凡愚走向解脱的圣道,一切众生能够如实奉行实践,最后终能证悟得度。

2024-03-17 13:5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念给去世的人吗

心经是可以念诵给去世的人的,在念诵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有一个自己的方法的,这样我们在那时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念诵。而且我们一心一意的去念诵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的杂念的。我们可以..

念药师经有禁忌吗

其实我们修行的药师经并没太多的禁忌去紧固我们修行药师经,因为学佛就是学习自在,有太多的条框的话反而让我们感觉到经文枯燥,只要我们修行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态放正,那么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药师经的含义的。印光大师..

普门品念诵及回向的方法是什么

回向是我们修行路上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回向并不只是将我们的功德回向出去,更是把我们的善念、善心传递出去,回向不会让我们的功德减少,反而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功德。《普门品》是非常好的经文,念诵《普门品》也是..

楞严经重要偈句

其实在楞严经的每一卷中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偈语,我们可以把这些当成是重点,然后背诵下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卷的重要偈语吧: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问:念观音心咒的时候,有时候观想的是佛菩萨,有时候观想的是众生,这如法吗?达真堪布答: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按传承、按仪轨、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不要再往..

千万不要做这十件事,不然你会身相丑陋

千万不要做这十件事,不然你会身相丑陋《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

听茶品禅

友人喜欢喝茶,有一次我问他:你听到过荼的声音吗?听到过它在澄澈的水中穿透丝绸般的下滑;听到过它在沉浸时的舒张、绽放,听到过它倾吐的阳光、绿色和花朵的消息吗?友人笑我痴于禅之玄思冥想,不知品茶之道;我笑友..

常言说“人善被人欺”,假如自己修安忍,会不会招人讥笑沦为他人眼中的“受气包”?

常言说“人善被人欺”,假如自己修安忍,会不会招人讥笑沦为他人眼中的“受气包”? 问:常言说“人善被人欺”,假如自己修安忍,会不会招人讥笑沦为他人眼中的“受气包”?索达吉堪布:修习忍辱,不应以别人的讥笑蔑..

平刻白杨木流线形水月观音挂件

平刻白杨木流线形水月观音挂件**内容简介** 该品主体宽4厘米,高5.7厘米,呈流线形,是用上等白杨木精心雕刻而成,工艺精湛,古朴端庄。正面是水月观音坐像,观音左手持莲花,安祥自在,在观音左边和下方分别刻有 水..

读地藏经哪些不好的

读诵地藏经很好,因为读诵地藏经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白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道理,也可以帮助我们消减宿世业障的无上妙法,而且读诵地藏经还可以使我们得到地藏菩萨的孝道精神的意义和作用。那么读诵地藏经有哪些好处呢..

吉祥经解读

吉祥经解读 大吉祥经(经集)法句譬喻经·吉祥品人生最胜的吉祥(一)不亲近愚者此事最吉祥(二)宜亲近智者此事最吉祥(三)尊敬可敬者此事最吉祥(四)居所宜安适此事最吉祥(五)往昔曾修福此事最吉祥(六)引导心向正道此事最..

念药师经求财如何回向

药师经是非常经典的咒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咒语,我们修持药师经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念药师经求财如何回向。诵念药师经求财得..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堕胎的胎灵哪去了?堕胎的胎灵哪去了? 多多转发功德无量目前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趋势于低龄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堕胎呢?因为都没有明白堕胎的后果是有多么严重,只想着赶紧去掉这块“绊脚石”,或者是所..

宋李彦通《净土圣贤录》

李彦通,会稽人,为锻工。偶入邑中系念会,忽悟身世无常,归心净土。一日,得疾,云,我梦游净土,见二门扃锁甚固,适遇僧宗利,开门引入,见楼阁中佛与菩萨,吾将去矣。遂请睎经、道果二僧,至卧榻前,策发净业。令举家齐诵佛号,..

为什么拜罗汉?

为什么拜罗汉?为什么拜罗汉?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我们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

这样贴秋膘:小心贴出一身病导语: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为了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把苦夏失去的“膘”补回来,北京、河北等地流行“贴秋膘”。但是否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