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亲:要有大格局 会过小日子
古人说: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人没有不疼爱子女的,这是人的天性。
古人又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疼爱子女就要为他们做长远打算。
父爱如山,深邃而内敛,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一双有力的手和一副坚实的臂膀。
童年的父爱决定孩子的一生。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古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
通常说,严父慈母,其实,做父亲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严厉与否,而是在子女的成长路上,是否能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想问题。
我们能够给孩子传达一些人生智慧,也能够给出一些方法指导,但是,首先要明确这些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教训;其次必须明了,接下来在人生舞台上的主演是孩子自己,我们当不了也当不得导演,仅是有一些经验的上一代演员而已。
我们的愿望应该是,孩子将来自我独立,有一个好的未来;而不应该是,将来拥有一个自己眼中的好孩子。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做父亲,要有大格局,会过小日子!
要有大格局
国学大师钱穆曾经游览一座古刹,看到一个小沙尼在一棵历经五百年的古松旁种夹竹桃。
他感慨地说:以前,僧人种松树时,已经想到寺院百年以后的发展了;今天,小沙尼在这里种花,他的眼光仅仅是想到明年啊!
钱穆的意思是,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父亲,教育孩子,可不是小事,要有长远眼光,不能急功近利。
所谓大格局,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1、视野开阔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和梦想,父亲最好用开放的视野来看孩子,不要为孩子设计、包办他的人生。
秦末,项羽跟随叔父项梁长大,项梁就担当了项羽父亲的角色。
项羽小的时候,学习读书写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项羽又不肯学了。
就是这个对兵法略知其意的项羽,最终成了灭亡秦军主力的战神西楚霸王。
梁朝时中书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却不经营家产。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子孙如有德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财产也没用。
说得多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与其留财产让儿孙好逸恶劳,不如给儿孙积德,留下发展的空间。
2、有点童心
不要匆忙地,更不要强迫地把孩子带入成人世界,孩子的童心是未来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动机,相应地父亲也要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童心和孩子气,对比于锱铢必较的功利,是一种大格局。
做父亲不必道貌岸然,一脸庄严。当代作家汪曾祺是一个幽默、通达的人,他说: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而他的父亲也很开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多年的父子成兄弟,汪曾祺十几岁就会抽烟了,父亲抽烟时总会递给他一根,并给他点上火;甚至汪曾祺17岁初恋,在家写情书,父亲就在一旁瞎出主意。
据说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爱学习,贪图玩乐。父亲苏洵并没有打骂,而是在孩子玩耍打闹时,躲在他们能看得见的一个角落里看书,聚精会神,满面笑容,有时还笑出声来。
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时,苏洵假装慌张地把书赶紧藏起来。这样孩子更加好奇,便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步入了成才的正轨。
以孩子的心态与孩子交流,以孩子气的方式引导孩子,既融洽了父子关系,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会过小日子
帝王将相,金戈铁马,壮怀激烈,家国天下,这些固然重要、重大,但是最常见、最坚实的还是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也就是每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要过的小日子。
看看古代流传下来的家具、瓷器、字画,可以感受到,热爱过小日子的生活,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韧劲。
其实,国学也好,中庸也好,都是生存智慧,也就是强大的心理调节机制。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贤达名流,所以做父亲,要会过小日子,并对孩子言传身教。
所谓小日子,也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1、简约生活
热爱生活有很多种方式,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简约生活,过小日子。
大时代精彩刺激,小日子平稳安逸。不管什么时代,能过小日子,就是好日子。
在精彩刺激也急功近利的大时代,个人焦虑又亢奋,忙碌又疲惫,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每每忽略了自然的四季、内心的风景和生活的本来面目。
真正的生活应该是:有山有水有人情;钱不多,心满意足;事不多,有滋有味。
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春赏花、夏观瀑、秋采红叶、冬踏雪。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有报道说,不少父母为了孩子,离开繁华的都市,放弃如日中上的事业,到山清水秀的小城市生活。
林语堂说: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2、自得其乐
小日子,是一种心灵的井然有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得其乐。
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就像有的人坚持沉浸在自己琴棋书画的事情,有的人坚持每周有几天用来写作。
互联网时代,这个世界越是开放,我们越应当有自己安静甚至封闭的一处空间。
台湾诗人余光中回忆说:长夏的蝉声里,倒是有好几次父子俩坐在一起看书:他靠在躺椅上看《纲鉴易知录》,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国演义》。冬夜的桐油灯下,他更多次为我启蒙,苦口婆心引领我进入古文的世界,点醒了我的汉魄唐魂。张良啦,魏征啦,太史公啦,城里人韩愈啦,都是他介绍我初识的。
父亲的自得其乐,为孩子种下了精神生活的种子。
2024-03-17 13:52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