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向?回向的误区、种类及方法

繁体

回向是佛教早晚功课、法会等法务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通常,人们往往只是把回向当成仪轨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回向还是佛法修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甚至也是一种修行法门。

什么是回向?

《大乘论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中云:若回余处善根功德向佛菩提,是名回向。回向即不独享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而是将之回转归向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回向的误区

刚接触佛法的人大多容易犯的错误,便是不懂将功德回向,甚至用功德惩罚他人,或认为回向对于自身修行而言无关紧要,这都是不对的。

颠倒回向:自己闻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让某某生病痛苦、摧毁某某怨敌

不回向:从来不做回向,肥水不流外人田。

佛教认为,不回向,所修的功德是有限的,甚至稍纵即逝。当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为,原来的善根就会毁坏。而回向,则自身所修的点滴功德都可以储存,进而转化成无量无边的功德。佛菩萨之所以福德智慧都是圆满的,就是因其心量广大,时时回向,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我们凡夫每天都有善的行为与念头,也有恶的。不要以为我们遵纪守法,就没有恶。佛法中所指的恶,是贪嗔痴各种烦恼,所谓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那么我们积极修行,是为了断恶修善,而且最终目的是为度众生愿成佛,不为自己求安乐。所以每天临睡前,最好把自己这一天的不足忏悔,再把善行回向。

回向的种类

《此土著述四教义六卷隋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回向可分为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回小向大、回少向多、回劣向胜六类。其中,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三类更为重要。

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怎样回向?

那么,该如何回向呢?

首先要有虔诚心,大愿心;其次,具体做回向时可以根据经文或道场中常用偈诵,做回向文参考。

此外,凡夫众生的功德善行,能否可以回向给自己和家亲眷属呢?当然可以,这样也很正常,不爱自己怎么又能爱他人呢?当然这样做还远远不够。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这样的经文: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说明回向的范围越大越好,这样做也有开拓自己心胸的作用。作为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回向可以上契佛心,结缘释怨,成就大乘胜行。佛弟子将积攒下的善根功德回向给万千有情众生,乃至无边无际的法界众生,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积累福德善缘。表面看受益的是他人,实则受益的是自己。

因此我们为亲人可以这样回向:某某(自己名字或法名)愿以今日功德,回向给某某(姓名),祈愿佛菩萨加被,某某身体安康,福寿绵长。在此之后,可以再做更大愿的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总之,回向和发愿一样,最终是为了利益众生。不仅是利益与我有缘的个别众生,而且应是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回向就像把钱存到银行,利滚利、利加利,收益会越来越多,才是聪明做法。因为只有正确回向,我们的点滴功德才会汇入广大法海,变成无边功德。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