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居士可以传法吗?

繁体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修持,宏传佛法,让三宝住世,利益众生。

居士的本分:以财力、物力等护持三宝、寺院,修学佛法的同时帮助僧人完成本分事。

佛陀入灭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宏传,迷途的众生,要由僧宝来接引。

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宝的地位最重最要。无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还是末法时期,均以僧为内护,居士为外护,即僧属住持位,居士属护持位。出家、在家如鸟的双翼、火车的双轨,相辅相成,分则两伤,合则两美。

而且,僧宝是佛教的象征、三宝的代表和核心(佛己入灭,法不自宏,全赖僧宏),僧在佛法在,僧灭佛法灭。所以,僧人和居士,唯有各自守分尽分,才能让正法久住、佛法常兴。

二、白衣可以说法吗?

白衣讲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居士只能以交流的的形式和同道研究、探讨佛法。

第二、居士必须征得僧人的同意,才能讲法。(僧人必须善知法义,不能为了名利,妄请无知白衣说法,这样会令佛法毁灭,罪过无边,堕落难出,而且应知佛法宏扬本在僧,白衣依僧团学法才如法。)

第三、居士不能冒用僧人讲法的仪式,如:迎请、拈香、登高坐。(只能平坐)

第四、居士与僧交流佛法,先顶礼僧人,然后说法,而且不能视僧为学生或兄弟。

第五、居士不能以师自居,收纳徒众,因为,护持佛法,均以三宝为师、三宝为归。

第六、居士讲法,要引导大众归皈、护持三宝与寺院,恭敬佛法僧。

以上六条,是根据佛制戒律、佛经和祖语,归纳总结所写,希望出家、在家,遵照奉行。

否则,就会不断出现当今乱相,大众心中只有某某居士、老师,没有三宝,也不知护持三宝,而且模仿僧团募捐、经忏这些行为,违律犯罪、破三皈戒体,失佛教徒身份,分裂三宝、破坏佛法,看似宏法,实是灭法,必堕恶道,求出无期。

关于这些,我们可以进一步祥细学习。

三、祖师开示

印光法师开示:今时当末法,在家居士,作与同道演说研究,固无不可。若必照讲经仪式,乃出家法师之事,居士行之,即为僭越。立演说,也不合宜,殊失重法之意。(《印光法师文钞》复章缘净居士书)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须达多之初闻佛名,夜趋见佛也,甫闻说法,即证三果,已入胜义僧宝数矣。既而造精舍于祗桓,供佛及僧,凡新出家未知佛法者,须达多日为教授,必礼出家人足已,然后说法,宁惟不敢以教授师自居,不敢以兄自居,并不敢以弟自居,而兄视新出家人也。

罗睺罗之出家也,以舍利弗为和尚。均提之出家也,亦以舍利弗为和尚。罗睺为比丘,均提尚为沙弥,不闻其称罗睺为兄也。则住持三宝之体最严,亦犹朝廷之礼故也。朝廷无礼法,上下不辨而天下乱,佛法无律仪,七众不辨而化道绝,可弗辩乎?

可见,给孤独长者,已证三果阿那汉,但教授新出家不知佛法的僧人,必先顶礼后才说法,而且不升座(坐僧旁),不敢以教授自居,不敢视僧为学生或兄弟。三果圣人,都要这样,何况凡夫居士?

四、佛教乱相

《法苑珠林》一书,揭露佛陀涅槃后,白衣和僧人的不法乱相,会导致佛法毁灭,这些白衣、僧人和痴迷大众,最终都会堕落地狱,求出无期。

原文如后:

又《大五浊经》云: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佛陀涅槃后有五种违背佛教戒律、经法的混乱现象。)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出家人跟居士学佛法,僧人、白衣无知。)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

世之二乱。(藐视三宝,目无尊长,僧人、白衣无知。)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教。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出家人讲法不接受;觉得白衣说的很好,因为白衣惯用五欲、附体怪异,进行误导和引诱。) 2024-03-17 13:53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同修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一般我们做世间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都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是做好事,是佛菩萨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就更要小心谨慎,必须先观察、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同性恋到底对不对? 各位大德善知识 阿弥陀佛!! 不知道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相互探讨,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帖子会变成很笑的很不好意思为什么呢? 同性恋,只是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又没有伤害..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

史书记载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一卢景裕后魏卢景裕字仲儒,节闵帝初年,做国子博士,信奉佛教,解释周易、论语。跟着他的兄长拜神。因为乡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对付西魏,后被捕押在晋阳监狱。他诚心念金刚经。..

同愿同行菩提道

同愿同行菩提道丽 群似水的暮春五月,阳光正暖,携一缕浅夏的芬芳走进菩提家园。5月28日,我们班迎来了进班以来第一次庆生会。班级共修结束之后,在慈善义工兰英师兄的精心安排下,为本班的六位师兄举行庆生会。熙攘..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阿姜查尊者: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就以观照你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是在你心中找到的。或者你有些家庭困扰,经常想哭,你责怪他人:“这个人不..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

嘎玛仁波切: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无论你学了多少天佛,念了多少天经,该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是会业障现前,这没什么不好,消业嘛!有些弟子学佛后,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却变得很奇怪,甚至有一点儿离谱。有个弟子..

吠陀婆本生

贪恋金钱享受是人生痛苦之源,佛家禁绝一切贪欲,并规劝世人不要追求身外之物,《吠陀婆本生》的主题即在此。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吠陀婆的法师,他精通一种巫术:每年,当天上星宿排列成一定形态时,他就念咒作法使天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处

《心经》是一部非常简短的佛法经典。它主要讲述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表象其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什么,也不用舍不得什么,也不要用自己的立场看待眼前的情境,这样人们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获得更多快乐。..

念诵药师经感应

念诵药师经感应是每个人都去感受到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按照正确念诵药师经的步骤去诵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感应出现,当师兄能够坚持的念诵的诵读时,也是能够全文都讲解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念药师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