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繁体

在人们的印象中,许多佛寺都是依山傍水,占尽自然秀丽景色。但是武威鸠摩罗什寺却位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武威市北大街。这使得这座千年古刹骤然成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武威藏学研究会理事吴生华先生的一句偈语道破天机:胸中若有山林气,何妨门前车马喧。

武威鸠摩罗什寺之所以有名,缘于鸠摩罗什大师,这位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的伟大佛教思想传播者,一路从西域走来,驻留武威,掀开了中国佛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外国僧人?

在甘肃武威,经常会听到文化圈和宗教界的人士说起鸠摩罗什大师。人们都说,鸠摩罗什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对此,记者充满了好奇。但更让记者好奇的是,鸠摩罗什是一位外国高僧,鸠摩罗什的传记也被放在外国译经家的类别中。鸠摩罗什大师到底是中国僧人还是国外高僧,他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并且长住武威?

《武威通志》有记载:鸠摩罗什(344413年),天竺(今印度)人。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命骁骑将军吕光远征龟兹,获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太元十年(385年)三月吕光自龟兹还师,迎鸠摩罗什俱东。同年九月吕光自领凉州刺史,鸠摩罗什留居凉州17年。

《凉州文史资料》亦有记载: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在凉州17年,广泛播洒大乘佛教的光芒种子。当时的长安史僧僧肇,曾千里迢迢来凉州,在鸠摩罗什门下受业。河西各地僧人慕名而来后凉,拜鸠摩罗什为师,求教大乘之佛法。西域和中原的高僧也慕鸠摩罗什之名,络绎不绝来到后凉,跟鸠摩罗什交流研习佛学,一时使得凉州佛法之名远播中外。

以上资料可知,鸠摩罗什是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

身世传奇

去年十月的一天,记者走进鸠摩罗什寺进行求证。

鸠摩罗什寺正是鸠摩罗什大师当年驻武弘法的地方,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寺院四面临街,东临北大街,西靠平等巷,南接王府街,北至西巷子,占地面积32.8亩。寺院最早建于后凉(公元386400年),唐代、明代和清代都曾经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目前,该寺院又一次正在修缮当中。

在现任住持理方法师的指引下,记者再一次领略了鸠摩罗什寺的全貌。鸠摩罗什寺原建筑建在自东向西的一条中轴线上。临街为三间木制牌楼,上书罗什匾额。过牌楼为小门,三开间,大起脊,四角飞檐。进小门为天王殿,两侧塑四大天王金身,正中塑韦驮菩萨和弥勒菩萨。韦驮菩萨手持宝剑,显降服群魔像。弥勒菩萨面向门外,笑口常开显欢喜。穿过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共五间,塑三宝佛、十八罗汉。绕过大雄宝殿,后面就是鸠摩罗什塔。

理方法师讲,据《祐录》、《梁传》记载,鸠摩罗什祖籍天竺,世代国相。祖父达多倜傥不群,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为避相位出家。龟兹王闻之甚敬慕,亲自出郊迎请为国师。其母耆婆为龟兹王妹,出身高贵、识悟明敏。据说一日耆婆出城见枯骨纵横遍野而有所悟,不顾丈夫阻扰矢志出家,终得受戒业禅法。时公元350年,罗什七岁,亦随母出家。当时龟兹流行的佛教多小乘学,鸠摩罗什随学的老师佛图舌弥是著名高僧,对阿含部经典研习甚深。然罗什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诵毘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通达,无幽不畅。

三寸不烂之舌

根据理方法师介绍,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在西域龟兹。魏晋之时,人们认为西域的龟兹当属外国。因此,鸠摩罗什一直被称为外国僧人。

在鸠摩罗什寺,记者看到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罗什塔,它正是鸠摩罗什大师三寸不烂之舌的葬舌之处。

根据《武威通志》记载:鸠摩罗什带领弟子八百余人,译经74部、384卷,被后世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译经,非常注重原经经义和风格的创新。鸠摩罗什曾说,天竺国很注重佛经的文辞,讲求声调格韵,以能入笙弦为上乘。如果翻译只求大意相近,失掉歌以吟咏的文藻,就像嚼饭喂人,不但无味,而且令人作呕。因此,经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在义、音两方面,都算得上尽善尽美,炉火纯青,既不拮屈聱牙,又保存了西域趣语的特征,千百年来为僧众所喜爱。鸠摩罗什大师曾发下宏愿: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中国佛教史》记载,弘始十五年(413年),鸠摩罗什圆寂于长安大寺。依教焚尸时,薪灭形碎,惟舌不坏。武威人民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建立舌舍利塔。

记者看到,正午时分,由于日光照射,藏经楼与罗什塔斜对,经楼门隙,塔成倒影。塔为空心,八角十二层,高32米,塔座八角,周长25米,高2米,全部条砖迭砌。塔基四周有砖砌花栏宇墙。塔底层比其他各层较高,门朝东开。塔最上层东设小龛,龛供佛像。塔顶形似葫芦宝瓶,每层都有平砖砌迭的腰檐,逐角角质翘起,风铃脆响,给人一种目眩意夺,心神清彻之感。

长住武威17年

鸠摩罗什在武威漫长的17年时间里,一面学习钻研汉语,大量接触佛学以外的汉文经史典籍,一面讲授佛经、宏法传教,为他以后从事大量的译经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学派和宗派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主持翻译或重译的经论中,《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和《大智度论》直接助长了中国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传播。《成实论》是成实宗的主要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论宗的主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主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在禅法和戒律方面,《坐禅三昧经》是第一部大乘禅法经典,《十诵律》是第一部完备的汉译小乘戒律,《梵网经》是第一部大乘戒律,受鸠摩罗什影响由佛陀耶舍译的《四分律》,唐以后至今仍然是汉地通行的戒律。另外,《弥勒成佛经》和《弥勒下生经》是民间弥勒信仰的经典。

鸠摩罗什译经传教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佛学弟子,其门下弟子号称三千。优秀者有什门四圣(僧肇、道生、道融、道僧)、什门八俊和什门十哲。其弟子僧肇,在鸠摩罗什圆寂之后,亦精研佛法,并建立了自己的佛学思想,被后世人称为中国玄学大师。

就在记者追寻鸠摩罗什大师踪迹的过程中,今年二月的一天,突然接到罗什寺院住持理方法师的电话,随即又收到他传发的电子邮件。原来,经过多方求证和宗教界最新考察:龟兹在新疆境内,即新疆阿克苏库车。这里,正是当年丝绸之路西域古国龟兹所在地。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和龟兹都督府均建于此。因此证明,鸠摩罗什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时下,在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就安放着鸠摩罗什铜像。

2024-03-17 13:53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