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四大师

繁体

中国佛教史上,历代高僧辈出,他们的教化风范,不但名重当时,且为后世立下榜样。明朝末年,有四位德学兼备、行仪可风的高僧,世称明末四大师。

一、憨山大师

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安徽全椒人,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和尚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法会和尚受禅法。同年,听无极明信和尚讲华严玄谈,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碍之旨。翌年,于禅七中开示审时念佛公案,从此参究有得。

万历十一年,讲华严玄谈,听者近万人,朝野同尊。并曾刺血书写《华严经》,以报父母恩,神宗嘉赞其行,赐下金纸。

万历二十八年,后南韶道祝和尚请入曹溪,重开祖庭,选僧受戒,设僧学,订清规,而大振祖风。三十一年,因受紫柏大师冤狱之累,遣戍雷州,三十四年大赦,再回曹溪。然因复修南华寺大殿事,又被诬私用净财,乃船居芙蓉江待讯二年,大病几死。四十二年,太后崩殂,恩诏许还僧服,后结庵五乳峰下,专志净土念佛。

师之思想融合禅及华严,主张禅净双修、三教合一。著述甚丰,有《楞严经通议》《华严经纲要》《圆觉经直解》《般若经直解》等。熹宗天启三年示寂,世寿七十八,世称憨山大师。此尊称起因于师游五台山时,见北台憨山奇秀,故取为自号。又因仰慕清凉澄观大师的为人,因此自字澄印。

二、紫柏大师

名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江苏吴县人,年轻时游侠江湖,除暴安良。十七岁于虎丘云岩寺投明觉和尚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入武塘景德寺闭关三年。

万历元年(一五七三年)至京师,亲近华严宗匠偏融九年,又从禅门老宿笑岩参学。因有感过去梵夹本的《大藏经》阅读不便,于是在五台山,以明代《北藏》为基础,参考明代《南藏》,创刻《方册大藏经》,四年后,移至径山寂照庵继续刊刻,因此称为《径山藏》。

大师出家后律己甚严,始终如一。在他住持潭柘古寺时,一日,有一多年未见的挚友来访,与大师相谈甚欢,直到用餐时,话兴仍浓,因此不经意地拿起筷子就吃,等到吃了几口以后,方才想起适才忘记饭前供养,大师于是亲自授杖,自己伏地命执事僧痛打三十下,并借此告诫大众说:众生无始习气,如油入面,牢不可破,如不痛打责罚,不易调伏也!

大师与憨山交谊甚笃,两人曾共议续修《大明传灯录》,以振禅风。惜因憨山大师被诬私建寺院,贬谪至广东雷州,终使此愿未能完成。师于万历三十一年因朝廷发生内斗,忌者趁机陷害,遂蒙冤下狱,审定死罪。师闻之,神色自若,曰:世法如此,久住何为?乃诵偈云:一笑由来别有因,哪知大块不容尘;从兹收拾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诵毕,端坐闭目而逝。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一。

三、莲池大师

净土宗第八祖,杭州仁和人,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幼习儒学,十七岁举诸生,以学行称著。因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每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

三十二岁时,依西山无门性天和尚出家,就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受具足戒。不久,寻参四方,以游方为务。隆庆五年(一五七一年),入杭州云栖山,居山中废寺,精修念佛三昧,教化远近,衲子云集,遂成丛林。

万历十二年(一五八四年)著《往生集》三卷;三十年,撰《楞严经摸象记》一卷。当时戒坛久禁不行,师令求戒者具足三衣,而于佛前受戒,以为证明。又制定《水陆仪文》及《瑜伽焰口法》,以济幽冥之苦;于城内外开放生池,撰《戒杀放生文》,以诫害物。毕生倡导持名念佛,痛斥狂禅,力阐禅净双修,亦重视经教。晚年疾发,益勤净业,书《三可惜》《十可叹》以督徒众。万历四十年示寂,世寿八十一,世称云栖和尚、莲池大师。

四、藕益大师

净土宗第九祖,名际明,字藕益,号八不道人,吴县木渎人。少习儒学,曾撰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时,因读莲池大师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尽焚所著。二十岁时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所感而发出家之心。二十四岁从憨山大师的弟子雪领剃度,改名智旭。

二十六岁受菩萨戒,翌年遍阅律藏,偶罹病将危,乃专意求生净土。三十岁时,深切体察宗门之流弊,从此决意弘律。三十二岁,欲注《梵网经》,作四阄于佛前,拈得天台宗之阄,乃详究天台教理。

师为人严峻精到,厌弃名利,固持戒品,弘扬律藏。生平以阅藏著述为业,综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教义,尤重天台宗,并主张佛、道、儒三教一致。尤其鉴于当时佛教中门户分歧,因此力求诸宗调和。他的思想总结为三学摄归一念,以念佛总摄佛陀一代时教。清代以后,台家讲教多以师之经论经疏为依据,形成融合禅、教、律而归入净土之灵峰派,延续至今。

清顺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一月示寂,世寿五十七,世称灵峰藕益大师。

师博通经教,学宗天台,并通华严、法相。对内融会性、相、禅、净;对外调和儒、佛,圆融真俗二谛。但因感于正法衰替,实乃律学久废之故,因此发愿一生以弘律为己任。二十六岁时已受菩萨戒,发奋遍览大小律藏,奠定了律学基础。而其自身更是持戒严谨,是一位德行高超的比丘,一生对佛教清净宗风的振兴,实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阅览高僧风仪,可以激励佛子道心,因此,学佛除了阅藏读经之外,实应多多阅读高僧传记。

2024-03-17 13:53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真相实验:黄鳝体内有要命的寄生虫。每年进入春夏之交,是食用黄鳝的旺季,但你可能不知道,黄鳝体内有多种寄生虫,烹熟都未必能杀死。这些寄生虫、解剖黄鳝时,用肉眼都能看见!某君的爸爸是黄..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现在人的心动荡得太厉害了,所以灾难就很多。大家都想着快、好,世间妄想多,想要享受得多,人间灾难就多。浮躁是最不好的东西,修道首先要除浮躁,内心要安详,安定,天下自得安宁。社会需..

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

今天有师兄问我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告诉师兄们,其实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是给不出来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药师经有药师经的功德作用,药师咒有药师咒的功德作用,我们只能说看自己需要哪一个的功德利益而选择哪..

邪淫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淫

邪YIN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YIN经论中说,以贪心、嗔心、痴心都可引起邪淫。一般来讲,大多数邪淫都是贪心引起的,这一点不用多讲,大家也应该很清楚。有些邪淫是嗔心引起的,如对怨敌的女人行淫,或者..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问: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如果身口意达不到一致,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达真堪布答:虽然你发心没有完全到位,但是你同时也发了一些善心,也生起了一..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很吝啬,未曾布施,那么即便今世得到了亿万遗产,也未必有福享用;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多行布..

怎样念药师经才有效

其实我们念诵药师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念诵抄写,听等等都是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只有我们将自己的心态放正了,我们才能够知道经文讲述的道理。民间病:风病,热病,冷病,心病,业障病·····..

邪淫的果报如此之快!

我是一名刚刚皈依的佛弟子!皈依的那天弟子发愿要好好做人!皈依之前,我已离婚,一直处于茫然的状态,虽然外表坚强,但是内心已被掏空,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什么都不想做!这时我和自己的前男友联系上了,告诉他..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问: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答:无论我们诵经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首先,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念..

每天抄写楞严经7遍好处有什么

首先,我对这个每天抄写7遍的楞严经不是很赞同,因为楞严经从开头到结尾,不计算标点符号等,还有将近六万三千多字。每天抄抄7遍的师兄我只能说一句“佩服”。好了,言归正传,我们都知道抄写楞严经是一件功德非常的..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是人天种性,他生出来是二乘种性,他生出来是菩萨种性呢?它的理由在哪里?它的过程是怎么来的?我们来看看种子的种类。首先,我们把阿赖..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