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放生有何特殊意义?
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戒。戒杀的功德十分广大,而杀生的果报又极为可怖,实为我们学佛者要认真体会和力行的第一要义。本期登载的三篇文章,分别从理事两方面表述了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伏冀见者闻者慎思明辨,能够于日常生活当中随时护生,经常放生。
一、缘起
《大智度论》偈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戒杀放生,长养慈悲,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终身力行之事。然戒杀放生之事,虽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却错综复杂,深而难明。时值末法,去圣日遥,人根钝劣。一般人对戒杀放生多所误解,因此不吝浅陋,将佛陀及祖师大德的教诲略加整理,与诸有缘同修共勉!
二、众生即未来佛
《普贤行愿品》曰: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印光大师亦云: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水陆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因无明业障,轮回受苦,劣为异类畜生。一旦业惑断尽,因缘和合,自可超脱六道,同证佛果。我今幸得为人,彼今不幸沦为畜生。沧海桑田,怎知明日我不会沦为异类畜生?彼亦可能超拔六道,成佛证果,则我应恳求其慈悲济度,如今何敢轻慢甚且杀害之!
三、众生与我 皆为眷属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楞伽经》亦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
一切众生与我,无始劫以来,展转相生,皆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儿女。但因彼此业力深浅,果报不同,我今幸而为人,彼不幸沦为异类,救之唯恐不及,何言杀害?
四、如是因如是果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云:佛言: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隐,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今见有百岁者,皆故世宿命不杀所致。乐死不如苦生,如是分明,慎莫犯杀。
又云:佛言:人于世间,喜杀生无慈之心,从是得五恶。何等五?一者寿命短;二者多惊怖;三者多仇怨;四者万分以后,魂魄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毒痛考治,烧炙脯煮,斫刺屠剥,抽肠破骨。欲生不得。犯杀罪大,久久乃出;五者从狱中来,出生为人,常当短命。或胎伤而死,或堕地而死,或数十百日而死,年数十岁而死者。今见有短命人。若形瘢疮。身体不见完。跛蹇秃伛。或盲聋喑哑鼽鼻塞壅。或无手足。孔窍不通。皆由故世宿命屠杀射猎罗网捕鱼残杀蚊虻龟鳖蚤虱所致。如是分明。慎莫犯杀 。
《大智度论》卷十三叙述杀生有十罪:(1)心常怀毒,世世不绝。 (2)众生憎恶,眼不喜见。(3)常怀恶念,思惟恶事。 (4)众生畏之,如见蛇虎。(5)睡时心怖,觉亦不安。(6)常有恶梦。(7)命终之时,狂怖恶死。(8)种短命业因缘。(9)身坏命终,堕泥梨中。⑽若生为人,常当短命。
五、历代祖师大德之佐证
隋天台山智者大师以儭施买临海渔簄一所为放生池,兼为渔者讲金光明经。渔者闻法皆好生去杀。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亘四百余里俱作放生池。有偷捕者,立即得祸。今之西湖乃大师所创之古放生池也。
五代时,永明大师为余杭县库吏,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后以监守自盗罪被判死刑。临刑面无戚容,人怪而问之,答云:将生极乐世界,岂不喜乎!王闻而释之。师自此出家为僧,终得成道业,后世尊为莲宗六祖。
明朝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着戒杀放生文,广劝世人戒杀放生。有莲池大师放生图解,谆谆告诫他人因果报应的真理,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后世尊为莲宗八祖。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提倡戒杀放生,不遗余力。尝言放生有十大功德,《极乐寺放生池疏》《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等诸多疏序中,篇篇皆言辞剀切,谆谆教诲吾人戒杀放生、因果必报之真理。
弘一大师亦尝言: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又云: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
六、转移命运浩劫的大运动
古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戒杀放生,使天地万物,一切水陆众生,各得其所,优游自在,各乐天真,各尽天年,乃体解上天好生之大德;戒杀放生,使人人长养慈悲心肠,乃力行如来之大道!
当今世界战乱频仍,灾难横生。海啸、台风、地震,水火,再加上国与国之间战备竞争,互相叫嚣,一旦核战争爆发,人类文明将付之一炬!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类累劫以来杀生无数所造成的共业所致。慈受禅师偈云: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解救之道,印光大师讲得明白: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戒杀放生,在世风日下,人性泯灭的末法今日,实赖有心之士力行提倡。人人发大悲心,戒杀放生,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护生之诚,则世劫天灾,自可转移,重报轻受,转危为安。如无法避免,正可依此功德,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岂不快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2024-03-17 13:53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