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放生的起源及影响,如理如法科学放生

繁体

放生,作为一个饱含慈爱的行为、一种佛教倡导的修行方式,是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开始的,至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但是这种传统的善行,却在人类社会产生了急剧变化的今天,遇到了新的挑战。现代科技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在现代化今天的我们,倡导并执行如理如法的放生,不仅仅是发扬每位放生参与者的慈爱之心,爱护自然与生命,更是在具体行动上与时俱进,促进传统佛教与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坚持中国化方向。

传统的佛教护生思想

佛教护生思想,始自于释迦牟尼佛。《金光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偶然看见上万条鱼类因池水干涸濒临死亡,因而大发慈悲,急速请求国王派遣二十只大象负水救济,救活了鱼群的生命。由此可见,佛教最本源的放生就是护生!

佛教的大乘菩萨戒,更是以戒律规定的形式倡导放生。《梵网经菩萨戒轻戒第二十》规定: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这里我们看到:放生的心理基础,是将众生等同于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同理心、慈悲心;放生的行为基础,是不杀生,继而护生,放生。

佛教论典《大智度论》中也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经由释迦佛的倡导,三藏典籍的承载,佛教信众从古至今普遍推行护生放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佛教放生的影响

佛教传到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佛教的放生思想已广泛深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无论是否信仰佛教,在中国大众的意识里,放生是一件善行,这就促成了中国的放生风俗。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财富。例如:早在隋朝,中国佛教天台宗创立者智顗大师通过放生劝人向善,感召江浙地区远近的渔民在春天至夏初期间自愿停止渔业捕捞,这成为中国民间自发遵守禁渔期的开始。北宋以后,由于佛教高僧与社会名流的推动,作为放生池的杭州西湖曾屡经兴废。这间接促成了今日游人如织的杭州西湖的景区建设。全国各地等等此类不胜枚举。

受佛教的影响,有很多非佛教信仰的社会人士也积极宣传并实践放生。例如:道教卜卦算命时会劝导其信众放生,电影《亲爱的》情节所表现的失孤群体通过放生来获得心灵安慰等等。这些情况既说明放生对社会的普遍影响,同时也烘托出佛教在当今社会宣导正确放生的困难。

现代化今天佛教放生的新挑战

放生,是传统佛教倡导的善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佛教的放生行为在今天受到很大的挑战。

首先,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与古代社会相比,放生的背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在古代,人们从市场买来鱼虾,就近到河边放掉,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鱼虾是渔夫野外自然水域中捕的,是当地土生的品种。而伴随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资料的获取与古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很多鸟禽鱼类都是经历数代人工养殖的,丧失了自然生存能力,甚至跨区域物种相当普遍内陆的菜市场能买到海里的活鱼,北方的市场能看到南方的活物,甚至我们国内的宠物市场都有来自美洲的野生动物如果还延续古代的放生方式市场采买活物就近施放,这就会带来相当大的问题。在今天,坚持贯彻传统正确的放生思想,就必须更多更广泛地掌握新的知识。

其次,今天信息爆炸、学科分类明确、壁垒森严等社会发展因素,提高了个体了解生命和自然的机会成本。城市化进程使得更多人逐渐脱离传统乡土的生存环境,而到城市中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对自然生态的感知在退化。这样的情况下,必须立足于人们落后的传统认知,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宣传教育,才能使城市化进程中的放生行为能够良性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的今天,关于传统佛教优良思想文化的挖掘阐述与宣传引导略显不足。放生行为的肇始与兴盛,主要靠佛教的推扬。由于种种原因,汉传传统佛教优良思想阐发力度薄弱,这成为当前很多放生行为未能发扬真正佛教放生精神的佛教内部因素。现代佛教需要联合各界有志之士,打破壁垒,不断深入沟通交流合作;结合现代新知,阐释传统佛教文化的优良精神,积极引导广大的佛教信众如理如法科学放生,对社会各界产生积极影响。

现代化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推动如理如法科学的放生实践,我们须要积极地、正面地面对各种新挑战。

坚持如理如法科学放生

放生是件善事,前提是构成放生的各个要素都要是善性的。各个要素的善性,简要归纳起来就是如理如法、科学放生。

所谓如理,即是传承正确的传统佛教思想。佛教在放生行为上最核心的思想,是菩萨的戒律、慈悲的初心、缘起的智慧。依从菩萨戒是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忘慈悲的初心,积极促成整个放生过程的所有因缘条件都是善性的,可以概括描述为出发点正义、行为过程正义、结果正义。

所谓如法,即是遵守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我国2017年正式开始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修订)第三十八条,对放生行为有了明确规范。相关专业领域还会有详细的管理规定,例如,农业部在2009年就颁布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等。

所谓科学,即是系统知识与合理方法,是如理如法的统合与补充。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知识相当系统专业。系统意味着广度,专业意味着深度。放生需要的知识是相当系统而专业的,不仅仅需要佛法思想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生物环境知识、操作技术方法知识等横向知识面的普遍联系,更需要对每部分知识与精神的深入掌握。科学还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放生实际操作也要不断积累总结,优化完善。

如理如法、科学放生,是放生善行在现代化今天的正确发展,更是发扬传统佛教文化精神、加强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

总结

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指出,放生透露的是生命的珍贵与保护生命的重要,放生的终极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如理如法科学放生,是今天各种新情况下,佛教正确引导提升信众的思想境界,乃至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正确放生方式。坚持如理如法、科学放生,不仅需要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指导关怀,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更需要联合相关机构组织共同努力,积极推动。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成都文殊院

2024-03-17 13:53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