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序
三界皆为苦海,而人竟共迷恋,忍受众苦,贪求世乐,不知乐是苦因,身为苦本,好杀盗淫,自绝人天之路,纵贪瞋痴,悉种地狱之根,眼前图快乐一时,身后受苦辛万劫。况值世界大乱,战祸频仍,常死伤遍地,血肉横飞,核子竞赛,毁灭更甚,倘一触发,惨不忍言。纵能幸免,而人命无常,轮迴尤险,七十古稀,百年能几,老病最苦,死苦尤甚,随业受报,轮迴六道,或堕地狱、饿鬼,或为畜生、修罗,苦重时长,决难逃避;纵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福尽还堕,亦难久留,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永受极苦,曷胜危惧!
幸逃避无地,而求救有门,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但以度生愿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九界无量众生,常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有求必应。若遇火水刀兵,颱风地震,牢狱枷锁,毒蛇猛兽,怨鬼恶病,难产血崩,种种灾祸;或临阵作战,核子空袭,或乘车船飞机,情势危急,种种险难;只要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蒙救护,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纵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慈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了生死,永脱轮迴,福寿无量,一生成佛,永享极乐,曷胜庆幸!
玆为自救救人,谨将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加以今译浅解,并略附亲蒙现身救护,及近代感应事证,以阐扬观音菩萨度生救苦之妙行,大开众生求救苦难之普门。承诸位善信大德,广印普赠,以广流传,而普救度,功德无量!普劝中外同胞!家家供奉观音圣像,人人常念观音圣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之心为己心,同以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之行为己行,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同免核子大劫,同享世界和平,消灾免难,福寿康宁,凡有所求,无不应验。若临命终,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捨报安详,如入禅定,亲蒙接引,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忍证无生,分身苦海,广度众生,同生西方,共成佛道。诚吾人所有疾厄灾祸,生死轮迴等大苦大难,皆能求为救度消灭,即离苦得乐,成佛度生之无上妙法也。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惕园毛凌云谨序于台北内湖思归淨舍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浅解经名
经名仍照原译,妙法莲华经,是经的总名。妙、是微妙,法、指一切事物,不论大小,有形无形,都叫做法,归纳为三大类,就是心法、佛法、众生法,都微妙不可思议,故称妙法。莲华、是以喻显法,因本经所说,皆一乘实相心法,甚深难解,特借莲华的清淨,以显大法的微妙,故称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是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听世间苦恼众生,称名的声音,而自在救度,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菩萨、是印度话、菩提萨埵、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有情、又名众生、觉有情、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还要觉悟一切众生,即运智上求佛觉以自利,用悲下化众生以利他的大圣人,通称大士。普、是普遍,门、是门户,以通达为义,即不限于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自由出入,普遍通达,方名为普门。在佛法中说,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到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十法界,共有十道门,前九界的九道门,都不能互相自由出入,不得称为普门。可称为普门的,只有佛界的一门,因佛成道后,本其大悲愿力,要到那一界去救度众生,都可出入自如,毫无障碍;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可成佛,只要归依三宝,信佛念佛,即入佛门,故称为普门。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具有佛的大悲愿力,常普门示现,救度众生,故称为普门大士。观音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的根机,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不执定一法,随机应化,皆为出生死,成佛道之门,故名普门。品者、类也,观音菩萨是人,普门是法,合人与法,类为一品,故称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译是我国姚秦、即后秦时,由龟玆国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将印度的梵文,译为中文,文简义丰,而古今注疏讲解,又皆文多义繁,或艰深难解,特再译为现今通行的白话,附于原译各段之后,言文对照,并节取注疏讲解的要义,易为简要浅明的解释,故名今译浅解,略附事证,期皆容易了解,深信观音灵感,常念观音圣号,悉灭生老病死之苦,共得无量福德之利,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幸勿以粗浅而忽之!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今译:
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麽因缘,得名为观世音菩萨呢?
浅解:
从这一段起,是长行别示,问答观音菩萨得名因缘。前六句、是结集经家所叙菩萨请法之仪,后四句、是当机举名请问。尔畤、是那个时侯,此指佛在法华会上,刚讲完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是菩萨的别号,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之心意,亦无穷尽,故名无尽意。观音菩萨的普门圆行,随机应现,一一无尽,足见大悲亦复无尽,故此品、以无尽意菩萨为当机发起人。即从座起四句,是请法之仪,以表三业恭敬。袒、是袒露,我国以袒为慢,西域以袒为敬,露出右肩,便于执役,以表事师之仪;合掌、我国以拱手为恭,彼国以合掌为敬,以表专至一心,皆身业恭敬。向佛、是以一念之诚,向万德之尊,即意业恭敬。而作是言、是这样的说。世尊、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受世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故称世尊。面奉慈容,口称尊号,即口业恭敬。以何因缘,若就众生,是以善恶两机为因,以菩萨灵智慈悲为缘。若就菩萨,是以观智慈悲为因,以众生机感为缘。当机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名遍十方,望重群贤,名不自彰,彰必因义,究竟以何因缘,得名为观世音呢?现在法会大众,和十方未来众生,还有不知道的,敬请略为开示!当机举名请问已完。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今译:
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假若有无量百千萭亿的众生,受了许多苦恼,听到这位观世音菩萨的大名,就一心称念他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立刻观察他们称名的声音,前来救度,使他们皆得解除痛苦,脱离烦恼。
浅解:
从这一段起,是佛备示感应,正答得名因缘,先总标寻声救苦,为全品的总纲。善男子、是佛称呼无尽意菩萨,为具有善根的男人。众生、是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是举十法界种种之机,机多境众,以显菩萨观深应广,非指定数。受诸苦恼,诸、是许多,身受痛苦,心生烦恼,即一苦一恼,已可怖畏,况受许多苦恼啊!众生既多,苦恼不定,或一人受一苦恼,或一人受多苦恼,或多人受一苦恼,或多人受多苦恼,同业同受,别业别受,皆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恶业,感受之果报。今显人多苦多,皆为菩萨拔苦与乐之境。闻是观世音菩萨之名,即是过去和现在所种之善根,复由一心称名,感应道交,合此善恶二业为机感,菩萨即以无作妙智,观其音声,寻声救苦,是应之速,皆得解除痛苦,脱离烦恼,是应之普,其功皆在一心称名,必须一心一意的称念观音圣号,全神贯注,摄心专念,念念相继,不起杂想,至诚恳切,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纔能一心不乱,机心与圣心相交,有感即应,皆得解脱。如以散心、乱心、轻心、慢心、称念圣号,难得感应,难收速效。虽效有迟速,而功无虚弃,亦能作未来得度因缘。古今感应甚多,举一近事,以资证信。
事证:
观音灵感录续编(以下简称续编)第二章二节二、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突袭芦沟桥,大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前方各大城巿,渐被侵佔,烧杀姦抢,后方各城巿,常遭狂炸,死伤甚多。三十年、更疯狂南进,偷袭珍珠港,攻陷太平洋各岛屿,及泰越等国,使中外无量众生,受诸苦恼。三十一年冬,主席林公,及各院部长,请虚云老和尚,在重庆南岸慈云、华严两寺,建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四十九日,共念大悲咒、及观音圣号,祈祷胜利,救国救民。至次年正月廿六日,法会圆满,后方各城市,即未再遭敌机空袭,日寇果于卅四年八月投降,抗战胜利,皆得解脱,应验不爽。
按大士寻声救苦的感应事证,不胜枚举,请阅新编观音灵感录,及拙辑观音灵感录续编,便知感应不可思议。现值世界大乱,灾祸频仍,核子毁灭,恐怖尤甚,无地可逃,无人能救,惟有中外同胞,皆一心称念观音圣号,礼拜供养,至诚恳祷,定蒙大悲护祐,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皆得解脱核子大劫之苦难,同享世界和平之幸福。总标寻声救苦已完。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今译:
若有持念这位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假设误入大火之中,火也不能烧伤他的身体,由于这位菩萨威德神通的力量,在冥冥中予以救护的缘故,得免火难。倘被大水漂流,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就会漂到很浅的地方,得免水难。
浅解:
此下别示感应,以三业为机,七难持名,约口业机显感冥应,三毒常念,约意业机显感冥应,二求礼拜,约身业机显感冥应。这是约口业机显感冥应,能救七难:一、能救火难,及二、能救水难。持名是善业,火水二难是恶业,善恶二业,合为机感,能救火水二难是圣应。若有持念观音圣号的人,必蒙感应护祐,决不致遭火水二难,假设由于恶业的果报,误入大火之中,大火入内必烧,只要能一心持念观音圣号,决蒙威神之力救护,火不能烧,得免火难。若被大水所漂,大水漂流必溺,果能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就会得到救护,即得浅处,不会被水淹死,得免水难。
事证:
一、救火难。续编第三章二节六、台湾宽金居士,民国四十年,迁居台中旱溪,家供观音圣像,早晚礼念圣号。年馀后,忽邻舍失火,将延烧其房屋,急连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讵大火竟跳过其房屋,将左邻右舍,都烧成灰,惟中间自己一家,依然存在。此急念圣号,火不能烧之实证也。
二、救水难。续编第三章五节四、胡志纯,民国十六年五月初八日下午,乘船在邵伯湖心遇龙风,为大水所漂,前后数船均沉没,急虔念观音圣号,船忽漂向湖边浅处,幸免水难。此即得浅处之实证也。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今译:
若有很多的人,为寻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贝,乘船进入大海。假使忽遇怪风,猛吹他们所乘的大船,飘堕到罗刹鬼国,生命都很危险。他们当中,若有多人,甚至只有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许多人,皆得解脱罗刹鬼难。由于观照世间这些称名之音,即寻声救苦的因缘,得名为观世音。
浅解:
此三、能救黑风罗刹难。世人多贪财宝,大海为众宝所聚,故多入海求宝。百千万亿,极言其多,亦非定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是七宝的名称。黑风、是怪风,亦即鬼风。舫为大船。罗刹是恶鬼的总名,性残好杀,常出没于海边岛屿,喜食人之血肉。罗刹鬼国,是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中。黑风能吹船舫,堕入鬼国,想把众人,以供鬼食。其中只要有一人称念观音圣号,众人皆得解救,脱离罗刹鬼难。观世音菩萨,就是常以妙智,观照世间这些苦难众生,称名求救的声音,即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难的因缘,得名为观世音。
事证:
续编第三章五节八、李富贵、任远洋亨达轮大副,民国五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在美国纽约临史旁之港口,装满肥料四千吨,准备次日启航,当晚忽一强大飓风,对此港口吹来,港水猛涨二十公尺,船上钢缆吹断,随风逐浪,左右乱撞,令人有魂飞魄散之感。李即猛念观音圣号,求保平安,仗菩萨救护,船忽被风浪推送上岸,而免倾覆海底,堕入罗刹鬼国。次晨风停水退,方知船身损坏,头尾撞毁,全船人员,无一受伤。此一人称念观音圣号,皆得解脱飓风罗刹难之实证也。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今译:
若又有一些人,正当被杀害时,如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个加害的人,所拿钢刀或棍棒,就一段一段的断坏,不能杀害,即得解脱刀杖之难。
浅解:
此四、能救刀杖难。过去若犯国法,被判死刑,就要用刀砍头;若犯法较轻,或打板子,或受夹棍,都称为杖;若遇强盗土匪,或刀或棒;此恶业所感的果报。临当被害,是正当被杀害时,如能称念观音圣号,生死事大,一心不乱,这是善业,故能即感大悲救护,使他所拿刀杖,即段段坏,失掉杀伤的作用,便得解脱刀杖之难。
事证:续编第六章十六节三、清淨师,住热河朝阳县乡下小庙,每日以诵法华经普门品为常课。民国二十八年,日寇在朝阳清乡,通令凡土匪到处,民间须一律抵抗,如有容匪食宿者,与匪同罪。清师骑驴赶集,经道士庙,天晚留宿。土匪亦来庙食宿,天未明即去。日军赶到,将庙内之人,一併綑绑,先枪毙道士四人,后毙清师,连发三枪而未响,惊问有何邪术?师云:「出家人并无邪术,惟念观音菩萨,求速往生。」日人深信菩萨感应,遂即释放。虽古今杀人凶器不同,而得解脱死难则一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今译:
假若在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里,充满其中的夜叉、罗刹等恶鬼,都想来恼害世人,只要听到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这些恶鬼,就不敢用恶眼相看,那里还敢加以杀害呢?
浅解:
此五、能救恶鬼难。三千大千国土,是一个日月所照的地方,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方名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的世界,因有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的数字,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国土甚多,非算数之所能及。夜叉、罗刹、都是印度话,意译为捷疾鬼、暴恶鬼,都是恼人的恶鬼。满中、是充满其中,极言其多,此皆假设之辞。如世界善人少,恶人多,弱肉强食,恼害善良;国与国之间,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真是充满了夜叉、罗刹,外国人,都想来侵略中国,所以都称外国人为洋鬼子。只要能称念观音圣号,这些恶鬼听到了,就不敢以恶眼相看,那里还敢加以杀害呢?
事证:
续编第二章二节一、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日军所佔区内有一寺,供古代传留的观音圣像一尊,住持僧允赠日供养,祈保两国兴盛和平。联军旋即撤离,得解脱洋鬼侵佔之难。日军迎往日本,建镇海楼于高丽海峡,供奉观音圣像。迨癸卯年,日俄战争,俄竭全国之力以攻日,水陆并进,讵是日大雾,日本海军士官,都隐于镇海楼观音像之前后,一心称念观音圣号,以伺俄军踪迹,忽一线清光,衝破大雾,见俄舰队尽集在前,日军皆奋勇争先,衝到俄舰之侧,将其全部击溃而大捷。使俄国鬼子,不敢以恶眼相看,更不敢再来侵害之实证也。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繫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今译:
假设又有人,若有罪被捕,或无罪被拘,都被镣铐枷锁,繫缚在他们的身上,如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他的刑具,忽皆断坏,即得解脱枷锁之难。
浅解:
此六、能救枷锁难。有罪、是犯法,无罪、是冤屈。杻、是手铐,械、是脚镣,枷、是套在颈上的木枷,锁、是鍊在身上的铁锁,都是刑具。检繫、即繫缚,被这些刑具,繫缚其身,都是恶业所感,有罪、是现世恶业、无罪、是过去恶业,既能称念观音圣号,已有悔过求救之心,大士真慈平等,皆令解脱,并非纵恶,实感化为善,俾改往修来。
事证:
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二篇十五页,刘宋张畅,常供奉持念观音菩萨。南谯王搆逆,畅不从,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汝不可杀畅,遂不敢害。及王败,畅繫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狱司易之,复断,吏白其事,遂释之。此救枷锁难之实证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今译:
假若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某一国土里,充满其中的怨家盗贼,那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敢去。竟有一位商主,带了很多商人,都拿著很贵重的财宝,经过这危险的道路,都怕遇著怨贼,劫夺财宝,伤害生命,正大家提心弔胆时,他们之中,忽有一人,高声的说:诸位善男子!不要害怕,你们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位菩萨,就会把不害怕的胆量,送给各位,你们倘有称念圣号的,对于这些怨贼,当得解救,脱离险难。这些商人听到了,都发出很高的声音,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一心称念圣号的缘故,即得解救,脱离怨贼之难。
浅解:
此七、能救怨贼难。三千满中等句,亦假设之辞。怨、是怨家,夺人生命,贼、是盗贼,劫人钱财,既劫财,又夺命,故叫怨贼。商主、是商店主人,或商会主席,将诸商人,是带领许多商人,齎持重宝,是拿著很贵重的财宝。唱、是高声,恐佈是害怕,无畏、是心无怖畏,即不害怕,施、是布施,即给与。南无、是印度话,音读拿摩,意译为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菩萨至心皈依信顺的话。因大家一心高声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缘故,即得显感冥应,解脱怨贼之难。能救七难已完。
事证:
续编第二章一节十五、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大乱,国防部军法局局长徐业道先生,率全局官兵及眷属,随政府迁移,由南京迁广州,转重庆,至成都。十二月十一日,又率妻女及丁副主任敏之,飞昆转台,适云南省主席卢汉叛变,飞昆人机均被扣,情况危急,丁即劝徐夫妇及女,不要害怕,应当一心同念观音圣号,即蒙施无畏,得同匿机场气象台,伪装患病,同住某医院,同乘运菸叶之货车,经过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险路,频遭两旁山上之叛军,乱枪劫车,因念观音圣号未停,即获衝出,同由广州、香港、安抵台湾。此同念观音圣号,即得解脱险难之实证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今译:
佛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大菩萨,威德神通的力量,高大到这样啊!
浅解:
此结歎能救七难的神力。摩诃、意译为大。巍巍、是高大的样子,即讚歎菩萨威德神通之力最大,救护甚广,不仅能救七难,遍法界皆能救护,功超九界,名彰同居、方便、实报等三土,竟巍巍然有这样的伟大啊!约口业机显感冥应已完。 2024-03-17 13:53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