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经典语录
1.人毕生之中,无时不在变化,由出生婴孩长为少年,又从少年步入老年,这是自然规律,而我们和自然规律有什么不同,自然影响着我们的内外。
2. 我们运用智慧,诸般苦行,追寻正道,如果此路前行不通,放弃也非不可取。
3.树木,随季节生长,春雨生荫,秋至萎黄,叶落飘零,同样,我们的生命也如此循环,时而幸福,又时而悲伤,没有什么是恒常的,我们的思想与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4.爱,贪,乐,是肉体的感知,舍弃肉体的渴求,便坚如顽石,不受奈何,如云开日出,驱散黑暗,同样,若了知智慧之光,那一切的诱惑都将落于大地。
5.这一片叶,日 月 星 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落,无雨水新叶不长,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在此叶中。我也如此叶,从未出生,我们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我们亦无死,只是消失不见,宇宙万物密不可分,本无差别是一体,是自然的本质。这片树叶,是我,是我们所有。
6.不畏烈火灼焚,不畏气衰力竭,不畏销骨毁身,我今若不证无上正觉,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7.大地的存在象征着我们能在对立的事物间保持正中,内与外,喜与悲,都是一体的两面,因欲望而感欢愉,终以悲伤结局。生命的意义,众生皆应明悉,唤醒觉知,遨游天河,但你,必须脚踏实地,我明了了喜悦与悲伤,白昼黑夜,善行恶行,真实与虚幻,但其中关键,在于中道,那是生命之源,存在于每个人的觉知,不在身外。
8.爱因分享而滋长。
9.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仅仅按住在当下的每时每刻, 你如此生活,就了解自己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明白了这些,我们将友好慈爱地对待他人,有了关爱,人们就能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们、他人和世间万物是一种能力,一种来源。
10.你的心专注地投入到这一刻,不念念追忆过去,不沉浸在未来的幻想中,活在当下吧,就是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11.无名而有苦,误解、忧虑、贪婪、愤怒、傲慢、妄想、嫉妒、恐惧、都是源于无明,幻象则与之相反,此乃两性,守持中道,不偏不倚如北极星,不饿己身亦不耽于欲望,专注中道,如果认识到邪恶只是摩耶幻象,那一切烦恼自然熄灭,我们便能体会爱与包容,这两种感觉本质相同,有如此感受,再无怨恨,即使残忍对待我们的人,也能试图理解,当智慧之门开启,只有宽容常伴。
12.禅定中,思想产生了幻象、智慧将真理与事物剥离,将我及他人加以区分,并以这种分别误导我们的生活,人们常为情感所困,而贪婪令人远离真理,在由生至死的轮回中,我们畏惧疾病与死亡,这只会增长我们的无知与恐惧,因此须破除一切幻象,一旦,从幻想走出,那生命也将自由脱离囚笼,清静、沉定与平和。
13.四圣谛即真理,第一,无可避免,苦,如影随形;第二,苦之集聚,执着他物,而无餍足,其终归易散,又以何为凭;第三,解脱之道,在于意识思辨,专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谐圆满;有一道路,可引领我们远离诸苦,达至真理, 八正道,通过正见,正思维,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指导我们的行为。
14.当欲求由心而生,我们都以为满足它就会获得快乐,而梦想正真之时,我们的心又空虚如昨,知道为什么吗,生起欲望就像在做一个梦,一旦得到满足,就失去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梦,生命的瞬息如指间水流,所以人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对吗?是啊,忘记尘世的欲望幻想吧,不随你生死,给不了你任何东西,畏惧生命流逝,先要否认它的存在,去捕捉那个潜藏的“我”。
15.人之所见,都是心的选择。任何事物的过度,甚至快乐,最终都是痛苦,因此,要秉持中道,你将看到事物的本质,获得无上的寂静。
16.一切罪行源头是我们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打开解脱之门。
17.大地是我们的根基,而天空给我们自由空间,我们身在其中,为何要加以分别呢。
18.问:那什么是法?什么是无上真理?答:只能去体验,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没有思想,没有欲望,只是去感受,保持正中,体会到这些,您不会再认为事物间存在差异,如季节变换,树木叶落而凋零。
19.智慧无处不在,太阳,月亮,星辰与天河,无上的真理,每个人都能拥有。
20.众生因缘会相续,整个自然浑然一体,则生诸法,被看不见的线相连。
21.世间万物获取热量,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草叶尽力生长,也高不过向阳花,棕榈也是如此。树木强壮且宽广,棕榈常高入天际,直插云霄,意味着,自然法则就是成长。
22.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不论老与幼,智者或愚夫,人人皆有一死。
23.明月悬于夜空,就像这无上的真理,每晚升起日日渐盈,直至圆满,圆满后渐损,终不见踪影,又周而复始,但它并没有消失,不过藏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24.老师,你从禅定中获得了什么?什么都没有,脱离嗔怒,脱离悲伤,无忧,亦无恐惧,不惧衰老,而后,战胜了死亡。我的比丘们,我所重视的是一切正行,林中起火,为了持续燃烧,火焰会吞噬沿途的所有植物,吞噬的越多,火焰则燃的越旺, 而恶行,亦是如此,愤怒、焦虑、贪婪、恐惧利用我们的燃料,不停的灼烧,仇恨与贪婪之火,永不止息,直到,我们脱离轮回,假使有人只着眼于物质的享受,在生活中尽力获取更多的钱财,而他的内心,反在纠缠的矛盾中愈陷愈深,永不满足,心有戚戚,日夜不得安寝,这些财富消失了怎么办,而如果有人,能斩断这些束缚,他既不会担忧未来,也不承受过去的负担,平衡自我,专注生命的当下,守持中道,最终,体会到这世间真正的喜悦。
25.如果一个人,始终坚持任何原则,他将失去心灵的自由,变得刻板而呆滞,盲目地遵循这些成见,认为自己的信仰才是真理,对别类事物加以否定,此时,思想的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一种见解占据上风,人的心念受到抑制,而冲突与对抗也随之而来,盲目的信仰,甚至是非信仰,又愈加抑制,思维是极其强大的,它可以完全将你掌控,而这样的执念,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如果被它困住,那真理之门永远不会敞开。
26.情感有三种之分,喜悦、悲伤与平静,这三种情感,驻留在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中,情感如波浪升起,而后又归于平静,我认为,首先,审视情感的深度,理解了解它们,去追寻它们从何处而来,不论是快乐或者悲伤,都要去寻找它们的起源,而抵达源头时,只会发现,一切皆是虚空,所谓虚空就像这青色天空,虽空空如也, 却能包绕下界万物。
27.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祭祀、献牲皆不可行,欲摆脱无明只有修习禅定。
28.辱骂是恶行,它不会得到回应,只能像回音一样,让恶语回荡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脱离他的影子, 同样,恶行也不会离开做它的人,它们还会回来加重你的痛苦,我想说只是,醒悟、认识你自己,邪念恶行都会慢慢地消失。
29.生命中没有恒常之物,而这样的无常,使内心时处患得患失,用具和财富可能并无价值,但对美好事物的依恋执著将我们紧紧的束缚,生起了我慢,并令其滋长,却只是过眼云烟,当你进入禅定会发现,所执著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你的悲伤在慢慢消失,而获得的喜悦死亡也无法夺去,更何况是衰老。
30.美丽或丑陋,同样由五元素组成,与世间万物并无差别,宇宙之简令人惊叹,如果我们以艺者的眼光看待,那世间万物亦无美丑之分。
31.美亦是无常,它从不带来悲苦,那慈悲自由之心,不为任何事物束缚,这颗心,感受到寂静与喜悦,即是至高真理,只管去实践吧,这扇门为每个人敞开,你只需迈出那第一步。
32.美丽乃无常,因此,从欲望中解脱的人们,已不左右美丽,亦不压制丑陋。
33.当你觉察到自己犯下罪恶的时候,那时你就已经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
34.水不经阳光蒸腾上升,就没有雨水的形成。
35. 嗔怒,就像在掌心点火,我们总想把它扔给别人,可在此之前,却会先烧了我们自己。
36.真理之路,只有两种错误,其一 半途而废,其二,从未开始。
37.身体的病痛与忧愁,是人必然要经受的。
38.欲望、嫉妒、嗔怒、愚痴与贪婪的困缚,我帮助人们脱离此间,这些炽焰烧毁你们的生命,令无数人葬身其中。
39.仇恨不能抹去仇恨,仇恨,只能用爱化解,这是自然恒古不变的真理。
40.人皆有思惟,还要体现自己的潜质,重拾自己的尊严。
41.我们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更要活在平和,喜悦和满足的生命中,这是法的真义,是生命的意义,它不生亦不死,不创造亦不毁灭,不减亦不增,唯一存在者是寂静。
42.生与死,是人生命中的必然,我们深入思考,常省己身,使自己不致迷失于欲望,更要活在平和,喜悦和满足的生命中。
43.最危险的火焰是愤怒,最凶狠的野兽是仇恨,最大的陷阱是恶行,最可怕的障碍是贪婪。
44.若人心生愧疚之情,那么勇于承认就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
45.疑心乃是恶疾,它离间人性,有如毒液灼毁友情,有如芒刺,侵肌入骨,也不要忘记,是我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
46.我们所为即是所想,善念成就善行,恶念成就恶行,这是自然法则,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无时无处不令人迷失。
47.短暂的欢愉掠夺了我们的财富,这财富就是无上的寂静,一旦我们被这样的欢愉诱惑,让它深植脑海,也就如一枚长钉,在悲喜间沉浮。
48.僧团点亮了许多晦暗的人生,真理之言的宣讲,如同狮吼,悉破无数的妄见邪说,狮子有森林之王的美誉,它走出洞穴巡视八方,发出如雷吼声,声贯长啸众鸟惊飞,巨鳄深潜于水下,象群闻之,即改变前进的方向,同样,无上真理之吼声,震慑偏见与邪见,无律,执著与不安,大道如潮响,令昏惑众生立时觉醒,惊叹而自问,在这重重危机暗无天日之地,是如何生活了那样长久,以无常为恒常,自认世间存在独立的我,视谎言为真相,如今是时候摧毁这堵颠倒无明之墙了。
49.解脱之道有三次第,持戒,禅定,与智慧,如果我们持戒正行,禅定修行自然会增长,而禅定中又生智慧,人人择善而行,也就能战胜情欲,嗔怒,愚痴,幻象与渴求,收获解脱,平和和喜悦。
50.冤冤相报永无尽头,用爱化解怨恨,才是根本原则。
51.三种事物绝不会被黑暗掩盖,太阳,月亮与真相。
52.人欲蜕变,必先自觉。
53.不只这具躯体的这一世,更是在躯体之外的生世轮回,皆要承受所做之业果。
54.现世躯体非此世所有,躯体消逝后仍不脱轮回,正如做何种业,受何种果。
55.生命之奥秘,为离脱恐惧,无人能预知未来,无论是我的还是你的。
56.勿依靠他人,你将恐惧拒于门外之时,也就得到了完全的解脱。
57. 若你在这世上,寻找爱你之爱,而非爱你之人,会发现那个人只是你。你就是那唯一值得你爱和原谅的人。
58.佛陀,正法与僧团住于每个人的内心,觉醒之能力是为佛,觉醒之道路是为法,将自我身心投入者是为僧,而三宝皆在我们心中。
59.人们都不该遗忘对父母真正的孝敬,莫过于贤良幸福的一生,这样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60.一盏灯能点亮许许多多的灯,它挡不住光芒,事实上反是增辉而闪耀的,欢喜是通过分享传播的。
61.侍奉双亲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62.有什么可以让母亲平静下来吗?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身心的健康,不要去哀悼过去,也不要担心未来,你当下的这一刻,就是你应完全去专注,完全理解的一刻。
63.如果你用心爱着自己,也就看不到他人的悲伤。
64.不论读了多少典籍,或是记住了多少内容,它们不构成你生命的核心,那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
65.任何行为的过度,哪怕是不杀,也都会转变为暴力。
66.以善胜恶,邪恶占据上风,人性便荡然无存,如果你不得不发动战争以摧毁邪恶,那就去做吧,但不要因私欲而开战,这样的选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67.对待晚辈要给与慈爱,而对待长辈则要怀着慈悲,我们要体谅那些作出努力的人,对于弱者,无论他们行为如何,都应该宽容以待,要记得,这些机会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68.我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我们的思想卑劣就会反应在行动中,痛苦便随之而来,就像是小车跟随着推车人的方向,我们心怀善念做出的也便是善业,幸福将永伴我们左右。
69.觉醒之能力是为佛,觉悟者住于你的思惟, 我皈依佛醒觉之道是为法, 我皈依法将你全部的身心投入修行者是为僧,我皈依僧。
70.最终,也只有三点最为重要,第一,我们能否能用心去爱,第二,我们能否圆满地活着,而第三,我们能否更进一步,去放下一切。
71.我们之所以生存,为探寻生命的意义,当我们牺牲自我,交付整个心与灵魂,也就见到了生命的真谛。
72.生死如影随行,聚合终有离散,一切法皆无常,不要执著于它。
73.要做自己的一盏灯,比战胜他人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那份胜利只属于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夺去。
74.有三条真理,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广袤之心,友善之辞,以慈悲根生性奉献终生,这三句真言,将重塑人性之本。
75.生而后死,起而后灭,你们要时刻精进,以得解脱。
76.暴行永远无法终止暴行,爱却能做到这点,这便是自然的规律,人人都畏惧死亡,如果你认识到他人同样的思想,也就会自觉地放弃暴行。
77. 生命奥秘之一,便是从恐惧中解脱,不忧心未来之事,不纠缠过去的伤痛,也不要依赖畏惧你过去的人, 而生命的另一真理,你所执著的人或物,最终必将失去,从你不再伸手求助那刻起,便是得到了解脱。
78.婚姻生活,平等为要,丈夫与妻子的结合是甜蜜的,家庭才有生气繁荣,这样的繁荣可以传播开来,令人人都感到喜乐,丈夫与妻子在世间结合,是要超越躯体与金钱物欲的,妻子是丈夫躯体的一份,丈夫应给予妻子尊重与荣耀,丈夫也不应使妻子在人前蒙羞,妻子不违背为人妇的准则,丈夫亦当担起正法,远离诸恶习,丈夫的每个决定要考虑妻子的愿望,深爱丈夫,亦是妻子的职责,将丈夫的家庭视为自己家,常做爱的港湾,对夫家成员关心照顾,礼敬宾客,你们信任彼此,那无上真理,将共属你们二人。
79.清晨我们睁开眼睛,眼前是新的黎明,清楚认识自己要做什么,是很重要的。人们常会忘记感恩,人须要铭记所亏欠的事物,树木、花朵、风、水、天空都非我们所有,更应该感激着所有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去生活和思考,我们会有所收获,而非两手空空,一无所获,我们岂不是会生病,如果我们病了,那离死亡还远吗?我们心怀感恩,也会像美丽的花朵,盛开在这世上。
80.一切法之自性即“如来”,万事万物皆从“如是”来,于是莲花从“如是”生。
81.一切法不生起于何处,亦不消失于何处,一切法常住,一如曾经。
82.一切法皆无常,生命本就是向死之路,聚合就昭示了分离,有潮涨便会有潮落,若无死亡,又怎会有诞生呢。
83.谨记,我的路并非让你们弃世消沉,我深信人们会因他人的善行或恶行有所转变,这希望寄托于高尚的灵魂,而人有何种命运,取决于他做下的业行。我们生于大地,所受皆苦,轮回时间苦悲充斥其中,世间却非痛苦的驻留之处,这世间是觉悟者的居处,但觉悟者须得醒觉,现在,这便是汝等之责。
84.无明生起痛苦、忧伤与妄念、嗔怒、贪婪、傲慢、自负、妒忌皆由无明而起,幻象将人诱入歧途,虽为二相,但生死无别,竟为一体。我们为妄见所障碍,一旦诸障破除,那我们整个的生命,将无一无著,独立而生,戒定慧,乃八正道,可破除种种的妄见, 正见,正思维,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85.对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长,对疲惫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遥远,而对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处处皆苦。
86.任何的知识,无论你们自己阅览,还是听智者宣讲,甚至是听我所讲,都不要轻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加以分别验证。
87. 在真理之路与任何人相遇,都不要轻易去接受,倘若见到佛陀,不要以为幻灭,即使遇到你的父亲,也不要因此偏离正规,你们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依赖任何人。
88.所谓生而智慧者,绝不会惧怕死亡,这具躯体将腐烂,但我的声音,我讲说的经典,会永远闪耀在你的心中。
89.由灭中见不灭,悲伤中见欢喜,残暴中见人性,丑恶中见至美,无明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我们拨开这样的幻象,那一切苦,一切优自然息止,我们的内心,慈爱与宽容开始觉醒,众生情感,皆是一般,倘若你非觉悟者,便不能发现觉悟之趣,倘若你生起觉悟之趣,那你也将成为佛陀。
90.点亮自己的灯火,做自己的一盏灯,去认识自己的智慧,觉醒吧,行持正法,专注你的内心,向自己皈依,勿依赖他人,一切皆无常,将自己安住其中,精进不懈,永不认输。
2024-03-17 13:53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