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宗教师的条件

繁体

第二十课 宗教师的条件

一个宗教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要有德行圆满、于历史上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义之外,弘传教义者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因为若无人才弘化,即使教义再好,也不能普及。宗教师的重要,证之于中世纪起,耶稣教从欧洲继而进军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广为传布,以及佛教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发起国际性的传教运动等;乃至千百年来,佛教与耶稣教等各个宗教不断的兴办教育、文化、慈善等利济人群的事业,此均有赖于牧师、修女与僧侣等宗教师的热心推展,始能发挥觉世牖民之功,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宗教师,一般称为传教士,意谓「负有使命的人」。所谓使命,即在于宣扬教义,传布真理,其功能犹如老师一般,负有教化社会、导人向善之责。社会上的老师,乃至医生、律师等,尚须由师范学院、医学院、法律系毕业,经政府考核通过,取得合法资格者始能从事;身负万千信徒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资格认定,势将产生层出不穷的异端邪说。因此,宗教团体的管理人或主持人,应该经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机构毕业;甚至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与主要成员,也应该有该宗教的教育单位或教会组织所颁发的资格证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实。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则应该正式承认佛学院、神学院、基督书院等宗教研修机构的地位,使其能正常发展,并可公开招生,以培育出优秀的宗教师,进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对宗教法及教育法均应有明确的制定,以升华宗教信仰的层次。

除了资格的认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见解、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才能、无私的悲心愿力等,都是宗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在思想见解方面: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说明正确的知见与思想之于宗教师的重要。因此,一个优秀的宗教师,除了在思想上不可邪知,在作为上不可邪行,在言论上不可邪说,在心理上不可邪念之外,还要有宣扬圣教的性格,如: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道生倡「阐提成佛」的宏论、道宣的《广弘明集》、法琳的〈破邪论〉及契嵩作《辅教编》,大力破斥韩愈排佛的谬见。一个宗教师,除了对其信仰本著虔诚恭敬的态度,更须具备判别是非邪正的智慧,才能破邪显正,导人正道。

二、在道德修养方面:道德是安定社会的力量;提升道德是宗教的功能,也是宗教师的使命。为此,宗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因果的观念、忍耐的力量、敬业的精神、感恩的美德等道德涵养;并有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等修养;能够圆满道德人格,始能为人师范。如:历经三朝九帝的慧乘、终生不出的法忍、住山一甲子的地藏比丘、不受封赐的道楷等,他们皆以法乐自娱,不恋世间荣华。又如:求法不惧呵逐的法远、内秘修行的师蕴、寒岩苦修的密勒日巴,及几经磨难,命如悬丝的虚云和尚等,他们以法为重,忍耐向道的修养,实是宗教师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在学识才能方面:宗教师「以法为师」,亦「以法师人」,故名为「师」。为师之道要能: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此外,还要有「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的度众智慧与能力,时时运用「四无碍解」化度众生,作众生的善知识。于诸众生「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解,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能令不失」。历代佛教盛世的开创,实赖学识才能之士的传播。如:安世高与支娄迦谶开译经之始;道安校订佛典,定「五失本、三不易」的仪制;鸠摩罗什教育数千英才,门下有「八杰」;佛贤译出《华严经》,而有后世华严宗的开宗立派;义净巡礼三十余国,留下《南海寄归内法传》,成为后世研究印度社会重要文献;瑞甫精通三藏,与君王友,大兴法教;三车法师,造百部论。以古监今,一位称职的宗教师,除了宗教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世学的常识,例如:熟谙土地、建筑、税务等各项法规,懂得如何开会、组织、策划、管理以及公文往来、人际应对等,此皆为应世济俗之道。

四、在悲心愿力方面:度众的悲心愿力是宗教师传教的原动力,有了悲愿,就有力量,就能精进不懈,甚至遭逢横逆、挫折也绝不退缩。例如:朱士行为求《般若经》梵本,远赴于阗;佛图澄于五胡十六国纷争的政局,兴建佛寺近九百所;昙曜创设僧只户,安定庶民的生活;静琬为保存法宝,刻房山石经;文漵以俗讲的方式,令大众理解深奥的佛经;为众受苦的代病禅师、傅大士三年持斋,以此饥渴之苦,代偿众生的罪业;僧伽用杨柳净水为人除病;阿底峡振兴戒律,统一西藏佛教,三次入海求取大乘经典;又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强权统治;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利玛窦是来华传教的开拓者;德蕾莎修女「乐于做贫困者的守护神」等。他们本著「于诸有情起大悲心」,故能以法为重,以众为我,肩负起宗教师传教的神圣任务。

总之,身负弘法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对信仰的坚定、道德的增长、威仪的涵养、度众的悲切、学识的充实、应世的方便、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要有「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使命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而称职的宗教师。

2024-03-17 13:53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在任何工作岗位,或者是义工团体,学佛小组等等,以老带新都是要坚持贯彻的一个管理方法。大家要发扬“退而不休”的精神,能奉献,是福气。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很能干,并且坚持无..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般若”这个佛经里经常用的词是梵语的音译词。老师们还说了,般若意译过来的意思是大智慧。那么是不是古代大德译经..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1世间人所希求的幸福美满生活,就是佛法。我们如果要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一定要发心自度度他。佛经里面讲的“度”,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的意思。2你要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你不但要帮助..

刘欣武:教下顿悟

刘欣武:教下顿悟我给你讲讲:1是对2讲,2是对1讲。请问你能听明白吗?不明白再看看:男人是对女人讲,女人是对男人讲。世上如果只有男人,那何必来个女人讲?世上如果只有女人,那何必来个男人讲?这就是世间法,是..

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了凡先生,明朝时候人,小时候被一个算命先生算他一生的流年,终身流年。他那个时候十五岁,父亲过世了,母亲带着他,说他父亲有遗言,希望他去学医给人治病,可以糊口,就是可以养家,能有一点收入。而且都是做好事..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1.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2.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3.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4...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

有的师兄在修习楞严经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感应,而且每个人的感应经历肯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们一来看看别的师兄的感应经历。我从学佛后一直诵持【佛说阿弥陀经】,因为看宣化上人的开示,知道楞严咒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的几句教言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