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观法:观结使
正念观法:练习17 观结使
诸比丘,彼应了了分明眼根(耳、鼻、舌、身、意),了了分明色尘(声、香、味、触、法),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
在本经提到观六根、六尘的那一品中,我们看到结使(internal formations)这个概念。这个词的梵文是samyojana,它也可以被译作结、束缚、羁绊、凝聚,或者捆绑在一起。
结使可以分为两类,(1)五钝使(the Five Dull Knots):贪(desire)、嗔(anger)、痴(confusion)、慢(pride)、疑(doubt),(2)五利使(the Five Sharp Knots):身见(view of the body as self)、边见(extreme views)、邪见(wrong views)、见取见(perverted views)和戒禁取见(superstitious views or unnecessary ritual prohibitions)。后者比较容易修正。当眼观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或者心了别法的时候,是否会产生结使,要取决于我们的心接受这些印象的方式。当有人对我们说话不友善的时候,如果我们理解原因,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我们根本就不会感到被触恼,心里就不会起疙瘩。如果我们不理解原因,感到被触恼,心里就会起一个疙瘩。这个疙瘩的实质就是嗔恨。当我们误解了某个人的言行的时候,心里所形成的疙瘩的实质就是无明(痴)。痴常常会引发嗔、慢、贪和疑。痴这个结使,就是对事物缺乏清晰的观察,它是其它所有结使的基础。
与结使相关的受往往是苦受,但是有时候,结使与乐受有关系。当我们执着于某种色、声、香、味、触或法的时候,一个以贪为本性的结使就形成了。开始它可能与某种乐受相连。但是,因为我们执着于它,我们就被束缚住了。当执着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受就开始变成了苦受。任何来自酒、烟草或者具有漂亮外表的毒品、美味、音乐或赞扬的话,都有可能在我们的心里打上一个疙瘩,一个以乐受而开始的结使。一旦我们有了这样一个结使,我们就会被它捆得死死的,于是,我们便被迫一再地去寻找感官对象,以便重复这种乐受。
落入爱河也是一个结使,因为这一举动以盲目执着为基础。落入爱河这个词组本身听起来就是灾难性的。人们经常谈到相思病,就仿佛落入爱河是一种病似的。被闪电击中(coup de foudre)这一法语表述,把落入爱河描绘成猛烈的一击。作家Nguyen Binh曾经说过:哎呀,只有神仙才能拯救堕入爱河的人。但是,沉浸在爱中可以使人发生变化,盲目地执着、自私和占有欲,都会被理解和给我们所爱的人带去快乐的能力所取代,我们不会要求什么特殊条件,也不指望任何回报。用这种方式来转变这种沉浸在爱中的生存状态就是转变结使。
我们心中忧愁的感觉也是一种结使,它是由贪、嗔、痴、慢、疑生起的。如果这些烦恼的根源没有被转化掉,那么,忧愁的感觉就会一直存留在我们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忧愁的种子可能被播种在我们的意识中,有时候有他人的原因,有时候没有他人的原因。别人说的话或做的事情可能会使我们心中产生疙瘩,但是如果我们催生智慧、宽容和慈悲之种,那么,他们的言行就不会在我们心中造成任何结使。这取决于我们接受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的态度。如果我们镇定、放松、充满智慧和慈悲,不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别人的言行就没有力量在我们心中形成结使。
如果我们根据四念处的教义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是在修习正念地观察结使的生、住、异、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修习圆觉,是为了能够及时地辨认出刚刚生起的结使,并且想办法转化它。如果我们允许结使在我们的心中越长越大,那么,终有一天,它们会控制我们,这样,转化它们的工作就会变得极其困难了。贪、嗔或疑之结使一旦生起来,我们就要对它给予全部的注意力,以便它能够被转化过来。当它第一次生起的时候,这个结还是很松的,解结的工作也很容易。
当我们与另外一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对方转化彼此在对方心中所造成的结使。通过修习理解和爱语,我们能够给予对方很大的帮助。快乐不再是一件个体的事情。如果对方不快乐,我们也不会快乐。因此,转化对方心中的结使,也就是为我们自己带来快乐。妻子可能会在她丈夫心中制造结使,丈夫也可能在他妻子心中制造结使。如果他们继续这样彼此在对方心中制造结使,总有一天,他们的生活会毫无快乐可言。因此,一旦一个结使已经形成,比如说妻子吧,她应该知道她自己的心中刚刚打了一个疙瘩。她不应该忽视它,而应该花时间去观察它,并且,在她丈夫的帮助下,把这个结使转化掉。她可能会说:亲爱的,我有一个结使。你能帮助我吗?当丈夫和妻子的心态还很轻松、没有塞满许许多多的结使时,要解开它还比较容易。
就象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任何结使的原材料都是愚痴。如果我们能够看出我们心中的结使是由愚痴造成的,我们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开它。在练习十二(正念地观察受之来源与本性)、练习十四(正念地观察嗔恚)和练习十五(慈悲观)中,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我们认识到缘起和多重因果,我们就能够看清我们心念的根源和本性,并且转化它们,改变不愉快的心态。正念地观察就是观察并见到法性。结使的转化就是这种观察的结果。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