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明灯不是法官(书评)
正念是明灯不是法官 附(书评)
读一行禅师《生命的转化与疗救》
这一年来,最大的喜悦是听一行禅师讲经说法。感恩一行禅师,也感恩净慧大和尚等善知识。翻译《一行禅师文集》的明洁、明尧在后记中说:多亏柏林禅寺方丈净慧大和尚以及柏林禅寺的明海法师帮助多方面联系,本书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
连日来,读一行禅师《生命的转化与疗救》,进一步学习修行正念的方法。越来越感到正念观察(观照、觉照、觉知、专注),是一把简单的万能钥匙。当心中点亮正念的明灯时,人,就能清醒真实地活着,身心灵合一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当心中点亮正念的明灯时,贪欲、嗔恚、愚痴等等心灵垃圾,就能转化为心中美好的玫瑰。这把简单的万能钥匙如此的简单,它开锁的方法仅仅是看着、辨认出、深入地观察,却能打开贪欲的锁、愤怒的锁、忧伤的锁等等一切头脑能够制造的枷锁。
在《生命的转化与疗救》一书中,一行师讲了禅修的基础经典《四念处经》,传授修习正念的方法:正念观身、正念观受、正念观心、正念观法。在讲正念观心时,一行师再次强调禅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正念的观察就像一盏明灯,它不是法官。
以正念观察嗔恚(生气,恼怒)为例,一行禅师教导对治嗔恚的方法:我们正念观察嗔恚,不是为了压抑或驱赶它,而只是为了照看它。这是禅修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正念的观察就像一盏明灯。它不是法官。它照亮我们的嗔恚,监护他,并且以一种亲切关心的方式照看它,就像一位姐姐照看和安慰她的小弟弟或小妹妹。
禅修非常反对把心灵变成战场。一行禅师在《黑暗变成了光明》一文中说过:重要的是你不要把觉照当成你的朋友,而把你那难驾御的思想当作敌人,用前者去压制后者。不要把你的心灵变成了战场。那儿不需要战争,因为你所有的情感欢喜、悲伤、愤怒、嗔恨等,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觉照就像哥哥姐姐一样,温驯而专注,它可以指导和观照诸心念。觉照是一种宽容而又清明的状态,它是非暴力和无分别的。其目的是为了识别和了知诸思想、情感,而不是为了判断其善恶好坏,也不是为了将它们置于相对立的阵营,从而让它们互相争斗。人们常常把善与恶的敌对比作明暗,但是,假如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当光明出现的时候,黑暗就消失了。黑暗并没有离开,而是融入光明之中,变成了光明。
禅修的要点是,为了能够看清事物的本性而深入地观察它们。在《生命的转化与疗救》一书中,一行禅师说,正念就像一盏灯,它照亮了我们自己。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只要照到植物上,植物就会生长、变化。看起来阳光似乎什么也没有做,但实际上,它做了很多事。在太阳的影响下,植物生产出叶绿素,因而成为绿色的。多亏植物的生长,动物才有东西可吃,才能活下来。如果太阳持续不断地照射在蓓蕾上,它就会绽放出鲜花。当阳光渗透花苞的时候,光子改变了它,于是,花儿开放了。我们的正念具有与阳光相同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圆觉之光持续地照耀在我们的心念上,它就会转化成为某种健康的东西。
正念观心的方法,与正念观身、正念观受没有什么不同,即正念地观察心理现象的生起、存在和消失。一行禅师说:为了看清它们的本质、它们过去的根源和将来的后果,我们借助有意识的呼吸,去辨认出它们,并且深入地观察他们。
以正念平息怒火为例,一行禅师以一首偈子教我们方法:
吸气,
我知道嗔火仍在。
呼气,
我知道嗔恚就是我。
同时我知道,正念也是我。
吸气,
我知道嗔是一种苦受。
呼气,
我知道这种受已经产生,并且会消亡。
吸气,
我知道我能够照看这种受。
呼气,
我使这种受平息下来。
举一反三,其实,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偈子改写、运用到不同的场合,比如:
吸气,
我知道欲火(或悲伤,或愚痴)仍在。
呼气,
我知道贪欲(或悲伤,或愚痴)就是我。
同时我知道,正念也是我。
吸气,
我知道贪是一种苦受。
呼气,
我知道这种受已经产生,并且会消亡。
一行禅师说:正念拥抱着这种受,就像一位母亲怀抱着哭泣的孩子,把她的关爱传达出来。如果一位母亲全心全意地照顾她的婴儿,那个小婴儿就会感受到母亲的温柔,并且渐渐地平静下来。同样地,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躁动的心平息下来。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持诵须知一、诵咒须知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土地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 1.净口业真言唵、修利、..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五僻教戒第十五 僻教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
戒指有风水戴对戴错大不同中式文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者风水玄机,就连方寸间的戒指佩戴,也有讲究。戴对了戒指能够富贵荣华,一旦戴错戒指可是要起反作用的。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含义不同。在国际上,戴在食..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
史书记载的读诵《金刚经》感应故事系列四李元一李元一,唐代元和五年任饶州司马。有一个女儿住在另一个院中。半夜中忽然看见神人,惊吓而死,她的颜色并不改变。她的丈夫严讷从秦来,到达苍湖。恍恍惚惚地看见他的妻..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
呷绒多吉上师:累积功德不能缺少三殊胜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最后一个是“回向殊胜”。为什么要回向?不回向的话,我们所做的功德,说个比如,以后生起一个嗔恨心的话会毁坏这个功德。回向的话,这个功德就不会毁坏,..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13):真正的修行是往内修,修自己的心。要向内努力,要将内心当中的烦恼减少,最终去除。首先我们要把心沉淀下来,才能感觉到心中烦恼的存在,..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上师(微博)教言集:如果一个人非常自私自利,非常执着,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那你每做事情都会过分,别人也会很失望,没有人会理你,自己也痛苦。所以,要学会随顺别人,多想想..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
戒色时如何面对女性在戒色方面,一谈及女性,似乎有人就会马上警觉,对女人要远离,女人不净,女人如何可怕等各方面的想法。其实,真正的戒色,并非一味地丑化女性,这样的方法,兴许对初期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
名将坑俘被迫自杀 轮回恶道警示天下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群..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
慧光法师:调心的方便《大般若经》云:「若于苦行作苦行想,终不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苦行作乐行想,于难行行作易行想,于诸有情作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为..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修慈心和悲心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意。慈心,就..
同归净土
同归净土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行者无论是修持世间善法还是出世间善法,以此..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学堂,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学堂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不光收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那些聪明伶俐的穷人家的孩子也照收不误。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在..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
哈佛大学研究:孩子的右脑开发会让其更聪明,但别错过了这个年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妈妈们在育儿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家长们现在不只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生长十分关心,而且对孩..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