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学佛的居士,应该遵守的在家戒
三皈依简称三皈;这是最基本的入佛教戒条,故也叫三皈戒。任何入佛教的男人或女子,有必要到寺院中,恳求一位比丘或比丘尼教授此戒:皈依佛,尽形寿不断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尽形寿不饭依外道邪说;皈依僧,尽形寿不皈依外道徒众。从此,入教者就成为佛的皈依弟子。皈依,归投信任的意思。佛、法、僧为佛教的三宝,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的意思;法是规律,有法则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尽形寿,指从现在到生命完毕的全过程。五戒五戒是全部佛教戒律的根底,它分别为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杀生戒:以杀入为重,杀旁生异类为轻。杀人不限于用刀用枪,凡是能够致人于死的各种手段都称为杀人,都得负起杀人的罪恶。在家戒的不杀生,还不得杀鸡鸭鱼虾,假如买食已屠好的肉类是能够的,若能发心素食更好。但汉传佛教的出家戒,是有必要素食的。盗窃戒:不与而取的行动,便称为盗窃。盗窃戒的范围,还包含偷漏国家的税收、存心损坏别人资产等。按佛法,不得以任何理由,如饥饿、疾病、天灾人祸、孝养爸爸妈妈、供给妻儿等而行盗窃。若有艰难,能够求乞,受人施舍者无罪,借而不还者亦犯盗窃罪。邪淫戒:除了配偶之间的男女关系,全部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品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此外,即使是配偶也有约束: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爸爸妈妈的生日、亲属的逝世日不得行淫;月经期、妊娠期、产前产后不得行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除了夜向的卧室中不得行淫。最佳还能做到:后代成年后即行节欲,后代婚嫁后即行禁欲。妄语戒:妄语的界说是不知言知,不见言见,不觉言觉,不闻言闻。妄语分为大妄语、小妄语、便利妄语。故意互相标榜为圣人,实践不是,算是大妄语罪;通常欺谎,归于小妄语罪;比方有醉汉要杀或人,你实见或人而骗醉汉未见其人,属便利妄语,无罪。妄语还包含两舌(搬弄是非)、恶口(诋毁谩骂)、绮语(甜言蜜语、淫词滥调)等。喝酒戒:酒是一种有刺激性的饮料,喝了使人兴奋,导致烦躁、烦恼甚至倒置狂乱,惹事肇祸。在大小乘经律论中,无不建议戒酒;一起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在迎叶波佛时,有一位五戒信士,一天从外地归来,十分口渴。他见桌上一碗无色的酒,以为是水而一口喝下。谁知酒性发生,连犯数戒:街坊的鸡跑进屋来,他偷而杀之,烹而食之;街坊的妻子掉了鸡来问,他见她美貌而施以强奸。由于误喝一碗酒而连犯五戒,酒之罪恶,可谓大矣!八关戒斋八关戒斋的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盗窃,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喝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七不坐卧高广阔床,八不非时食。其中前七条为戒,后一条为斋,故称八关戒斋。八关戒斋的要点在于戒淫。除了第三条不淫不同于不邪淫外,第六条和第七条也是为了间接地戒淫。头戴香花、涂脂抹粉、唱歌跳舞、高卧大床等,关于修道者来说,总是不相宜的。这些都是放纵淫欲的前言。第八条不非时食,午后不吃东西,身心清爽,会削减人的杂想妄念。在家菩萨戒菩萨意译为觉有情,觉是觉悟、觉了、觉知、觉见的意思;有情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或很多生命)的意思。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即是菩萨的界说。要做菩萨有必要先受菩萨戒。如《梵网经》中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来源,菩萨之底子;是群众诸佛子之底子。不可菩萨道,虽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萨道,须受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全部诸佛之能成佛的根来源因。菩萨的身份,可在七众当中,也可在七众以外,因而,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通过六个月的观察,能够受菩萨戒。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在受菩萨戒曾经,先要次序供养爸爸妈妈、师长、妻子、善常识、奴婢、出家道人。并问九种遮难:家族不听、欠别人债、身心有病、污净梵行、作五逆罪;盗法贼住、性别难辨、杀道心人、众前妄语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在家菩萨戒包含六重戒和二十八轻戒。其六重戒为:一、不杀生;二、不盗窃;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宣说四众过罪;六、不酤酒。这六条重戒中,除第五条外,基本与八关戒斋的前五条一样。但不酤酒比不喝酒更重。关于不宣说四众过罪,为何也立为重戒呢?这儿当作一些阐明:不宣说四众过罪的意思是,受在家菩萨戒的优婆塞、优婆夷不能告发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的过罪。这不是佛制包庇出家众,而是出家众能够研讨全部戒律,在家众却不能。在家众不许听诵大戒,怎会理解大戒的内容,而来责备出家人犯了啥戒?再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团规制,出家人犯戒,自有僧团的制裁,在家人岂得越阶犯上?一起,一个未通大戒,未能关于大戒的开、遮、持、犯有其通体知道的在家人,即使举了出、家人的罪,也是每举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假如犯戒,在家众是不得举罪的。在家菩萨戒的二十八轻戒列举如下:1.不能供养爸爸妈妈师长;2.耽乐喝酒;3.厌恶不能瞻视病苦;4、有乞者不与;5.见四众不能迎拜问讯;6。同四众毁戒心生骄慢;7.月六斋不加受八戒供三宝;8,不往听法;9:受僧用物;10.饮有虫水;11.险难独行;12.独宿尼、寺;13.为财打人;14,残食施僧;15.畜猫狸;16.畜牛羊等;17、储蓄三衣钵杖;18,毋须清水;19、物价令平;20.非时处欲;21,偷官税;22,犯国制;23,新食不供养三宝;24,不听僧止作;25,不路让僧前;26.僧食不厘米;27,养蚕;28.路遇病不能视嘱。
2024-03-17 13:53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