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膜拜是什么意思,顶礼膜拜的做法
说起佛家我们应该都知道,可是今日小编不说这个,小编要说的是释教礼仪。那么同学们关于这个释教的礼仪又是了解多少呢?释教礼仪一般分为三大类,藏传释教礼仪、汉传释教礼仪还有便是南传释教礼仪这三大类,说道这儿小编也就不多废话直接入正题。本章文章要讲的是关于释教礼仪中顶礼崇拜的做法,期望我们喜爱。
崇拜(móbài)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期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还礼,后泛指表明极点恭顺或畏服的行礼方法。今人多用“顶礼崇拜”描述对或人崇拜得心悦诚服。是一种对释教的崇奉。
顶礼:释教拜佛时的最高还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崇拜:释教徒的另一种还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方克服自我的高傲,关于真修行的和尚并不需要他人的顶礼,而经过顶礼来表明自心放下自我的一些不良习惯去醒悟佛法。
合掌加额,长跪而拜。表明敬重或畏服的礼式。亦专指礼拜神佛。《穆皇帝传》卷二:“吾乃崇拜而受。”郭璞注:“今之胡人礼佛,举手加头,称南崇拜者,即此类也。”唐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逢迎侯伯转觉贵,崇拜佛像心加尊。”明张煌言《伪庭即事》诗:“独笑中华皆妇孺,几回崇拜捧胡雏。”许杰《吉顺》下:“他想深深的跪下,向着头上几点星光闪耀着的上苍崇拜。”
顶礼崇拜: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还礼,接受所礼者双足。向佛陀圣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称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
“顶礼”。向佛、菩萨或上座行此礼。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舒两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足,恭顺诚恳,便是俗语说的“心悦诚服”。早年,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积德行善,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取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一切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但是这还不能到达其顶礼积德行善的边沿。”
心悦诚服顶礼式:身之四肢(两掌两膝)及额间五部,彻底着地,若仅四肢着地,而头额间不着地,如《菩提道次序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注》及《兜率天赞赏经三修道底子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证经注》云,顶礼时头额不着地,将来堕在悬头阴间,若生人中,则受驼背残疾之若,又心悦诚服后,一起全身旋即起立,愈速愈妙,不行伏地久停。
起时两手不行向背面扩展,依《赞赏经》注,引据《丹巴戒索》大师云,头伏地久停不起,将来生畜生道中,得鳄鱼身,如生人中,身不美观,愚而无智,起时两手若向背面扩展,则生边地,不闻佛名,又闻诸上师云,心悦诚服后,两手掌落地一起身体应即起立,切不行两手向上一翻,使两手掌朝天,以经中及藏地礼仪,均无翻手之理。
每见汉地磕头,皆翻其两手,掌心向上,不知系据何经典,若谓掌心向上,系顶礼佛足之意,按诸经典,虽有顶礼佛足之说,但其典礼,并不如此,兹据《授比丘戒仪轨》云,佛住世时,说法讲经,座下诸众若有启请右绕三匝,顶礼佛足,系以两手抱佛菩萨之双足,头触其膝,下小腿相并之间,为最敬之礼,于佛涅盘今后,凡受满意具足戒时,依然行此大礼,今汉地磕头,以翻手为顶礼佛足者,或即因为传讹,亦未可知也。
全身顶礼,准前心悦诚服法,两掌两膝着地,一起两掌向前用力推出,随将两腿一起伸直,全身平伏地上,所谓磕大头者是也,磕大头为学习藏密者首要修习之法,藏密以磕大头十万为四加行之一,所谓四加行者,即一皈依,二供曼达,三磕大头,四百字明。
此为四加行,此外尚有六加行,即一绕塔,二印塔,三造像,四六字大明咒,或本尊咒,五#施,六宗喀巴大师赞是也,连前之四加行,合称为十加行,每一加行,应修十万,以植修密之根底,然后修持任何本尊之法,自不患不易成果矣,此乃西藏黄教之定轨也,兹将磕大头法,译述于后。
【结束语】总归顶礼者,乃对治我慢意,有必要三门全磕,心悦诚服,一礼一赞,积德行善始大,经云:初合掌印于额部,想佛身积德行善,将来可得金刚身。次合掌印于喉间,想佛口积德行善,将来可得六十支佛音。再合掌中印于心间,想佛意积德行善,将来可得决金刚果位。
2024-03-17 13:53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