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必须要皈依吗,皈依应该学习什么?
我们所说的皈依就是皈依三宝——觉、正、净,三宝有自性三宝和住持三宝的差别。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是一回事,只有找到内在的自性三宝,你才知道外在的住持三宝是它的显现,就是心所显现出来的境。
心有觉察的能力,它可以选择——这个抉择会伴随你的一生。你不知道生命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你就永远不会用觉察寻找正确的选择,来净化你的生命。你本有内在的佛性与光明,光明可以照亮外面的世界,照亮你前行的路。
平常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呢?外面的很多事情把你带走了,觉察不会出现,正确与否你也不知道,修行被烦恼污染,不正也不清净了,我们的心朝皈依的反方向走了。
皈依是朝着觉正净的方向,为了出离烦恼、出离轮回,开发我们内在的佛性与光明。依靠内在佛性与光明的力量,我们会达到与整个真理的融合、与整个生命原理的融合,积极聚集清净的生命,也就是自由自在的生命而不是被动的生命。这就是皈依和不皈依的差别,皈依让我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权与自我控制权。
命由我作,怎么做呢?觉正净是方向。当你内心知道生命的本体是怎样的,你对外境就会分别了;当你看到佛,你就知道佛的本质是什么。由外相看到本质,这对你的正念很有帮助。就好像看到花你的心就高兴,看到龌龊的事情心里就难受,一模一样的。所以看到有人为真理追求生命的提升,把一生奉献给佛教,你就会知道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你就会得到鼓励。这甚至比真理还重要,这就是僧宝的展现。所谓的法是什么呢?佛和僧之间的连接,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不过僧是朝这方向在实践,而佛已经到达了终点。
同样,佛陀并不是没有皈依。我们看到佛陀出家的那一刻,多么大的誓愿!佛陀在六年雪山苦行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皈依。他对于觉正净没有打过一丝折扣,甚至一丝念头都没有动过,包括在他成道的最后一个刹那。
一开始皈依,知道轮回就是苦,就像一艘船靠岸了。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不离开三宝。从入佛门到成佛,所以皈依三宝是修行的总纲领,所以不但自己皈依,要观想所有众生皆得皈依三宝。再来,既然皈依以后,就要发心,所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来利益众生,当下功德回向,发心以后要修心。不要让我们的心有负面的,自私、贪、瞋、痴这些。要时时刻刻产生一个愿力。
那么皈依后我们应该学习些什么呢?
一、恭敬佛。我们好像很恭敬,其实很难搞到,我们会说:“佛来当然恭敬,可是没有佛来呀!”但佛真正来时我们恐怕很难恭敬,至少对圣像我们不一定恭敬。广论上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像,若好若坏我们都应该像恭敬大师一样恭敬它,所以我发了一个愿,希望大家搞到。前几天看见海报印有佛像,我们觉得海报太多了,以前的搞法是烧掉,这方法不好,我发愿要想道道搞到,以后看见佛像不管好的坏的都至诚恭敬供养起来。如此一来,你一定会说哪有这么多地方啊!譬如在自己家里,至少有个空的地方啊!说到这里我应该很感谢各位,我一天到晚只教你们,我自己都搞不到呢!佛告诉我们,不只是教你们,而是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们才行啊!所以我今天发愿要搞到它,我心里这样想,要准备大的纸盒子装满了再来一个,满了再来一个,很恭敬的供养在最干净的地方。目前我房间橱顶上面,要把它擦干净,那是暂时供佛的,将来我有能力的话,应该造一个房间供佛,各位也可以随分搞。以前我也跟大家说:“大德的像太多了,烧成灰丢到海里。”现在觉得不妥,如果至诚恭敬视他为佛,怎么可以把他烧掉呢?至于别人怎么搞不要去管他,我们自己至少要搞到如何去引发那颗恭敬心。
二、敬法。敬法也不容易搞到,但如果搞到会生成很大的功德。恭敬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恭敬佛就能感得见佛的功德,能够恭敬法就能增长智能。经论上说不敬法及法师是坏慧因,我们已经够愚痴了,认为脑筋聪明就是智能,那是邪见,真正的智能是能和法相应,遇事能辨别得很清楚。
三、敬僧。现在我们都能感受团体对我们有一种保护力量,如果我们不恭敬的话就得不到团体的保护,广论说:“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搞是念,我是最胜我第一。”这点对佛对法比较容易搞到,对僧对人就很难了,我自己也常觉得我这个教法最圆满,别人的不好。洛确仁波切曾告诉我:“不要说你的好别人的坏呀!这都是分党啊!”我一听真像当头棒喝,都是世尊讲的教法,难道我比他还强吗?所以我们要从这点多练习,对别人不要比较轻毁。以上是别学中的应止、应修。以共学而言,皈依以后应该学的有六项:
一、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皈依。最重要的要记得一句话--“断烦恼苦所缘为业”,起心动念要仔细观察,现在缘的是增长烦恼还是断烦恼?环境对我们很重要,各位同学今天在这里认真皈依,再去缘念这件事情就比较容易。平常尽管道理讲得很好,要搞到却很难,原因就是很强盛很粗猛的烦恼现行了,于是就在烦恼上转,想的是张三为什么对不起我,李四欠我多少钱,我吃了多少亏,把这些小事情摆在脑海里,搞梦也不例外,这都是会伤害自己的。你要想的是:所缘事情能不能对治烦恼、能不能断除烦恼?如果能这样,将来一定能断苦,乃至于圆满无上菩提。
二、念恩。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其中内涵很多,大家要以报恩意乐供养。
三、随念悲,使得别人也安立在皈依中。这一点对我们是非常殊胜的教授。当我们欢喜这个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拉他进入佛门帮他皈依,当我们不欢喜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想到要帮他,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错了。叫欢喜的人皈依并不是因为悲,是因为情染,悲的行相不是这样,如果不净化情染,跟佛法是不相应的。真正的悲心,是怨是亲都没什么关系。为什么我说法王对我影响这么深呢?他说:“一个概念觉得要怎么作,这个概念对你真正生成价值还有一段距离;若要这个概念对你有用的话,必须要实际上体验,逆境就是你最大的、实际上的体验啊!”一点都没有错,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今天讲皈依,皈依了半天没有用?看见一个欢喜的人就去攀缘,再不然为了自己的名利忙这忙那,这些都不相应。反过来如果看见一个讨厌的人,觉得我平常说多少道理都起不了作用,现在应该好好的皈依代他回向,无论如何要救他。如果能不断的以这样的心串习,下一次来的时候,你会大大的优化。
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这是我们很不容易搞到的事情。
五、念皈依的胜利,而后昼三夜三恒常的勤修皈依。不管是清醒,或是糊涂的时候,也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晚都要勤修皈依。怎样才能搞到糊涂时也是一样呢?就是说如果很强盛的皈依的心生起来,这个余势还在的时候,不管是醒是睡,都在皈依。现在我们一天到晚在六道当中轮回,尽管想皈依,但是轮回的余势还在,就是搞任何佛法的事情也都是杂染的。
六、戏笑乃至命难也不舍皈依,应当努力守护不舍三宝。现在,就第五项所说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再详细说明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就是以得不得皈依而为判别。当你真的生起觉受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有这个感觉,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问别人。如果还没有得不必愁,明天还有机会,明天没有机会,后天还有机会,这次没有机会,下次还有机会。所以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家一次搞到,我搞十次;人家十次搞到,我搞一百次;人家一百次搞到,我搞一千次、一万次,搞不到我不罢休!我们晓得我们是没有退路的,不去搞的话,轮回六道啊!
二、皈依是戒律的根本。经论上告诉我们,没有得皈依的话,不管搞什么事情,都不是佛弟子的事情,你很能搞搞很多事情,虽有功德,可是这个功德是很可惜的。
三、能够灭业障,先前所集的业障慢慢地减轻,乃至于彻底的消灭。为什么?皈依了以后,自然而然觉得我已是皈依三宝的弟子,我要如法去行。一方面皈依有极大的功德可以对治它,一方面起心动念不会作非法行。广论上讲的四力忏悔,前二力破坏现行和对治现行,实际上皈依法门就在这上头。
四、积大福。皈依有无量的大福德,“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了解皈依的福这么大,自然能恳切的皈依。
五、不堕恶道。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真正皈依生起时很肯定非人不能干扰你,经论上有风索外道的故事为证。真正的至心皈依,能解脱众苦。晓得自己很差,可是我只有一念皈依心,然后集合很多同学共同的力量,就能生成不可思议的威力。
七、随搞什么事都能够成气候。这有一个原因:不管搞什么事情,若先供养启白三宝,如法而行就能成功,搞坏事是不成功的。
八、速能成佛。因为获得殊胜闲暇,又能皈依、学殊胜道,不久当可成佛。所以特别提出这一项是因为便于各位同学能够好好的皈依,而这样去随念皈依的胜利。如果皈依没有生起,任搞何事不能算内道弟子,也不能生起大福。
为了增进各位的信心,不妨告诉你们当初我师长告诉我的道理,原则上你们记牢一个特点,当你至诚恳切的皈依,这一念就是了。或因为我们力量不足,或因为潜意识里仍旧存有以前的习气,但你只要继续下去,这个念头能够专注不移的话,慢慢的就会生起皈依的心。如果我们有了这一层认识,再去研读广论,才真正能得到更进一步的体认。
2024-03-17 13:53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在任何工作岗位,或者是义工团体,学佛小组等等,以老带新都是要坚持贯彻的一个管理方法。大家要发扬“退而不休”的精神,能奉献,是福气。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很能干,并且坚持无..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般若”这个佛经里经常用的词是梵语的音译词。老师们还说了,般若意译过来的意思是大智慧。那么是不是古代大德译经..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1世间人所希求的幸福美满生活,就是佛法。我们如果要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一定要发心自度度他。佛经里面讲的“度”,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的意思。2你要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你不但要帮助..
刘欣武:教下顿悟
刘欣武:教下顿悟我给你讲讲:1是对2讲,2是对1讲。请问你能听明白吗?不明白再看看:男人是对女人讲,女人是对男人讲。世上如果只有男人,那何必来个女人讲?世上如果只有女人,那何必来个男人讲?这就是世间法,是..
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了凡先生,明朝时候人,小时候被一个算命先生算他一生的流年,终身流年。他那个时候十五岁,父亲过世了,母亲带着他,说他父亲有遗言,希望他去学医给人治病,可以糊口,就是可以养家,能有一点收入。而且都是做好事..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1.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2.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3.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4...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
有的师兄在修习楞严经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感应,而且每个人的感应经历肯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们一来看看别的师兄的感应经历。我从学佛后一直诵持【佛说阿弥陀经】,因为看宣化上人的开示,知道楞严咒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的几句教言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