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声闻僧与菩萨僧有何区别?

繁体

佛门行者,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名为“佛”;未成正觉,皆名为“僧”。依《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载,“僧”有“声闻僧”与“菩萨僧”二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则举出“凡夫僧”、“声闻僧”、“菩萨僧”三种。本课主要介绍“声闻僧”与“菩萨僧”。

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中介绍弥陀经的时候写到: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指的是声闻僧、菩萨、天人的出场顺序。

声闻僧是指佛世时的出家弟子,他们听闻佛陀教法,了知世间幻化无常,由此而彻悟四圣谛,修小乘戒定慧,以解脱生死烦恼,进而证得阿罗汉果位,脱离三界,证入涅槃。这中间最迟须历经六十劫,才能修行圆满,并非一蹴可及。广义而言,凡剃发染衣,现出家形相,而修习小乘戒定慧三学者,都名为「声闻僧」。

菩萨僧即大乘戒定慧的修行者,他们或现在家相,或现出家相,例如文殊、普贤、观音诸大菩萨即现在家相,弥勒、地藏则现出家相。以上二例都是「菩萨僧」。

声闻僧的风姿,是谦逊、温和、勇敢、热情、活泼,是积极进取的圣者风范。声闻僧的性格,是无诤、忍让、知足、少欲,甘于淡泊寂寞,具有养深积厚的涵养,但是却热心坚守于求道的立场。声闻僧的修行,依据个人根器不同而力行实践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由于修行境界的不同,证得的果位有初果须沱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等四种。托钵乞食、宴坐习禅、奉持戒律,是声闻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课。世俗的纷争,多为名誉、利益而争,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我爱;声闻僧的诤论,却是为了显扬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这是因知见的不同而产生的法执。

声闻圣果需要长久修行才能完成,好比世间上完美无瑕的艺术品,要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加以锤链,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一样。南传的《弥兰陀王问经》记载,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必须具备二十二种特质,诸如忍耐、柔和、惭愧、无执著、精进、正行等,这些都是声闻圣者的修养。

菩萨僧的「菩萨」一词,并不仅仅限于圣贤菩萨,凡有心趋向觉道者,人人都可以称为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能」;「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因此,将菩萨意译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的「觉悟的有情」,亦即自受用、大智能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一是能够修持种种波罗蜜,普利三根,「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亦即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身的菩萨」。菩萨一面怀抱有声闻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一面也充满佛陀悲愍众生,救拔倒悬的入世热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够自利利他的圣者。

菩萨僧的性格是无我与慈悲,菩萨僧的思想是般若与空性,菩萨僧的精神是坚忍与精进,菩萨道的实践是循序到圆满。

菩萨僧与声闻僧同样要修行、断惑才能臻于解脱的境地,他与声闻僧最大的区别在于:菩萨僧具有大慈大悲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苦痛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涂之苦的大愿;声闻僧看到世间的纷扰与生死轮回的痛苦时,便生起畏惧厌离之心,只求早日出离娑婆,证入涅槃。因此,在佛教中,称菩萨之道为「大乘」,称声闻之道为「小乘」。通常以大船(车)、小船(车)代表菩萨与声闻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说菩萨以「大船」帮助众生渡过苦海,声闻则自乘「小船」脱离苦海,目的虽同,而精神则有分别。

2024-03-17 13:53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台北市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莅染。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英研所研究员..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平时我们拜佛的时候,有的人一见佛像,就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和敬重之心,非常虔诚地礼拜。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一看到佛像便想:哦,这是黄金做的呀!哇,这是珠宝呀!哇,这是珊..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世尊向比丘们开示:扫地的人有五种情况不得功德,是哪五种呢?扫地时不知道判断当时是逆风、还是顺风,不懂得将地上的污秽垃圾集中,也不将其清除,因此,所..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我们村(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有个寺院,名叫香峰寺,改寺庙之前是土地庙,碑文记载最早是汉刘邦年间建造,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左右。后经历代皇朝修缮,总共修了七十..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