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有事才登三宝殿」

繁体

现在,很多人到寺庙里去,拿上一把香和几根蜡烛,到了庙门口,对所信仰的佛菩萨还没来得及崇敬地顶礼,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求了。“我要给你这炷香了,你要让我发财、家庭美满。”这就好比我们是好朋友,我拎着一袋水果到你家拜访,还没进门,水果还没有交到你的手上,就开始提要求:“我这袋水果准备交给你,你拿到以后,要让我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要把你的钱都送到我这儿来。你还要让我的家庭幸福美满,以后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你了,而且你必须收下我带来的水果。”如果真的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霸道了,做人都做成这样,如何与人交朋友?何况怎么可以和佛陀这样做交易呢?

有事相求才去找人家,没事的时候就一点联系都没有,这样怎可能成为好朋友呢?所以,对于经常见不到人影,有事才出现的弟子,我见面的第一句话经常就是:“你还活着啊?有事就常找我,没事就看不到人,怎么不见了一段时间,突然就出现了。不过我很高兴你回来了。”紧接着,他就会说:“我又遇到困难了,你要帮我啊!”我说:“你还活着就好!这不是骂人,因为活着就一定有希望,活着,一切才有可能。起码你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还知道敲佛祖的门。”为什么很多人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其实是不了解佛教教义造成的。因为年代的久远和佛法的深奥,佛经传到我们手中的时候,能理解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他们理解的程度也越来越肤浅,甚至有些人把它理解成类似速效救心丸的工具了。很多人平时根本没想过佛法或佛菩萨,直到遇到无法处理的困难障碍、痛苦烦恼时,才突然想起来,就试着求求无限慈悲、救苦救难的诸佛菩萨。现实的情况就变成——活着的人,为了一切顺利圆满,知道要去求观音菩萨;家里或周围有人往生了,为了避免亡者去三恶道,希望他们能去西方极乐世界,知道要去求阿弥陀佛。所以,有了“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说法……一般人对佛教徒的认知,基本停留在“一群到寺庙里烧高香、点大蜡烛、给佛菩萨磕头、提出满足自己各种欲望和要求的信徒。”经常会听到:“我们这里有个寺庙香火鼎盛,信徒很多,佛教在这里非常兴旺。”香火鼎盛和佛教有什么关系?一进到寺庙,被香熏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很多香还是用劣质的香精做的,那种味道对身体是有害的。一般人在家里修行时,可能还不会提出太高的愿望,即使有愿望也比较简单,最多就是希望事业好一点、挣钱多一点、离家近一点,付出少一点。但是到了寺庙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望,就像海浪一样全部展现在佛菩萨面前。原本到了寺庙,看到佛像、佛经、法师是在提醒我们: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贵为一个王子,但权力、娱乐、财富都没能让他快乐起来,这就是佛陀为什么会放弃王位的原因。很多高僧大德也都是出身皇亲贵族,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就是王子;把戒律传到西藏的静命——菩提萨埵大师是王子;莲花生大师是王子;阿底峡尊者是王子;大乘佛教的鼻祖龙树大师和无著大师,两位都是婆罗门,这是当时被认为比皇族更高贵的种姓。但他们也都体悟到世间的财富名利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唯有佛法才是对治心灵之苦的妙药。可是,现在完全颠倒了,我们来到寺院,反而好像更助长了世间的欲望,已经完全失去到寺庙的本意了。寺院应该是净化心灵的地方,每个人来到这里,都希望让杂乱、起伏不断的心浪,稍微沉淀平静一下,可以有一个用心观察自己内在世界的机会。看看我们真正的潜意识里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好好看清楚,就能更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心。同时也要静心想想佛法究竟是在说什么?如果我们明白了,就会知道佛陀是想告诉我们:“还是回去好好修修你的心吧!等你的心平静下来,欲望慢慢减少,内心充满着感恩和欢喜的时候,你想拥有的一切,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了。”现在,真正懂得佛教教义的人是非常少的。正因为一般人对佛法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便认为佛就是寺庙里用泥、木、金属塑造的佛像而已。所以,当想起一尊尊的佛像曾经被打破砸烂,佛经被烧毁,看到“佛”连自己的“像”都无法保护的时候,就好像突然明白了所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道理,随后,心中的“信仰”也被彻底粉碎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对人自然就会误认为信佛是迷信;误认为佛教教义就是信徒祈求和佛菩萨施舍的关系;误认为佛法不需要自己去学修,是佛菩萨代办一切。这时候,寺院就会变成避难所,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实际上,佛像、佛经等等只是佛法在我们面前象征性地显现。佛陀真正的内在思想,并不只是各种材质的佛像那么简单,而是经历了两千多年,一直都有无数人心甘情愿地追随,它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限制或人为的恶意破坏,而有所改变或摧毁。

2024-03-17 13:53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台北市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莅染。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英研所研究员..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平时我们拜佛的时候,有的人一见佛像,就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和敬重之心,非常虔诚地礼拜。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一看到佛像便想:哦,这是黄金做的呀!哇,这是珠宝呀!哇,这是珊..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世尊向比丘们开示:扫地的人有五种情况不得功德,是哪五种呢?扫地时不知道判断当时是逆风、还是顺风,不懂得将地上的污秽垃圾集中,也不将其清除,因此,所..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我们村(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有个寺院,名叫香峰寺,改寺庙之前是土地庙,碑文记载最早是汉刘邦年间建造,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左右。后经历代皇朝修缮,总共修了七十..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