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佛法告诉你
济群法师应新华保险上海分公司之邀,为300名听众作了题为“心灵创造幸福”的主题讲座。与人们通常认为的“财富创造幸福”不同,济群法师强调了“心灵创造幸福”。因为财富和精神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两大部分,如果财富不能带来幸福,那么问题一定出在精神和心灵上。
讲座中,法师从“如何面对逆境、幸福需要福报、幸福与认识的关系、幸福与欲望的关系和幸福与内心的关系”五个层面,深入探讨和剖析了现代都市人群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得到幸福。
一、如何面对逆境
济群法师谈到,生活由顺境和逆境构成,而逆境会打破人们原有的期盼、执著和设定。人只要不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里,就能避免被“第一支毒箭”(逆境本身)伤害。而认清真相,接纳现实,就能避免“第二支毒箭”的伤害,避免陷入由逆境引发的负面情绪。
佛法认为世界由“因缘因果”构成,所有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佛法讲随缘,了解因缘因果后,不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接受,并在接受的基础上从自身开始改变因缘,这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所以,逆境也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一方面,佛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无论宇宙的成住坏空,还是人的生老病死,亦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都在不断变化。“倘若人们有接纳的能力和智慧,任何事情都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顺境未必是好事,逆境也未必是坏事。在现实中,有的人在顺境中沉沦,生命因此肤浅;有的人在逆境中成长,变得坚强勇敢。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具备智慧,便可以看透祸福,看透顺境和逆境的两面性。所以,有智慧地看待逆境,就可以避免被逆境伤害。这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二、幸福需要福报
济群法师谈到,幸福不只是取决于物质,更取决于身心,并从古人讲的“五福临门”来探讨幸福所需要的五大福报: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
其中,长寿和富贵是幸福的外在条件,康宁(身体健康和内心安宁)才是根本因素。法师说:“从养身到养心非常重要,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在如何获得内心安宁的问题上,济群法师指出,破坏人生幸福的“头号敌人” 是烦恼,而学佛就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使躁动的念头平息下来,从而身心自在。法师说:“人们称佛陀‘得大自在’,原因就是佛陀的生命中没有迷惑和烦恼。”
五福中的“好德”代表健康心理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福报能否持续增长。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正向心理会持续强化,成就健全的人格。“有了道德准则,做事会更容易,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得到社会的认可。”
善终指死得安详自在,也是一种福报。济群法师说,中国社会正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二是临终关怀。人们不是回避死亡,就是在死亡面前措手不及,要想自在地离开,需要有信仰指导。法师说:“古代高僧大德可以坐脱立亡,做自己生死的主人。而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善逝’,也是因为可以走得自在。”
要想获得这些福报,必须播种福田。济群法师谈到,佛教的三种“福田”和感恩、恭敬、慈悲三种心理有关。带着感恩心面对每个人,可以培育恩田;带着恭敬心尊敬三宝和有德者,可以培育敬田;带着慈悲心帮助人们解除痛苦,可以培育悲田。
“一个人若太关注和在乎自己就不容易幸福,我们要学会去关注更多的人,用慈悲、开放的心,和同情同理心与人相处。”法师说:“遇到任何事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对他人的快乐生起随喜的心,对他人的痛苦生起同情的心。”这样,会给人生带来源源不断的福报。
三、幸福与认识有关
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在于认识。若想获得幸福,必须有智慧的认识,这样面对问题才能不起烦恼。济群法师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分析,指出智慧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除烦恼,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法师风趣地说:“幸福的头号杀手是烦恼,而烦恼的头号杀手是智慧。”
法师还分析了烦恼产生的重要因素:我执。因为我执,人们将家庭、事业、感情看得太重,从而产生过分的依赖和永恒的幻想。法师说:“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自己丢掉,人生最大的误解则是错误地认识自己。”佛法修行就是要我们真正了解“我是谁”,开启内在的智慧明灯。“当明白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时,人们就能在积极追求的同时坐看云起,不然会活得很累。”
四、幸福与欲望有关
在幸福与欲望的关系上,济群法师也做了深度剖析。法师谈到,幸福和欲望满足与否有关,但欲望带来的幸福是一种假相,并不可靠,因为那只是一种满足感,不是本质的幸福。法师举例说:“人们都觉得睡觉是幸福,可如果让你24小时都躺着,你就不幸福了。”
“内心单纯、欲望较少的人就容易幸福。”法师说,“现代人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内心不清净而且欲望太大。如果是四大洋、五大洲那样大的欲河,再多的金钱也是不能填满的。”法师还谈到,在充满竞争、攀比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活得很累。“因为心在不断抓取,所以人们总要忙着,根本休息不下来。”法师说,“考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就要看他有没有休息的能力。佛法就是让我们学会管理内心,让心安静下来。”
欲望之所以给人带来的痛苦,在于依赖增多,使生存和幸福的成本大大增加。一旦依赖发生变化,就会引发焦虑、恐惧和不安。所以,正确对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关键,所谓“知足常乐”。
五、幸福与内心有关
心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本,想要幸福,就要建设健康心灵。法师说,人既有“佛性”也有“魔性”,需要认识到,哪些是正向积极的心理,哪些是负面消极的心理。修行就是要我们解除贪嗔痴等负面心理,开发内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最终,成就佛陀那样的人格和功德。
“幸福不仅是一种现象,也代表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来源于生命本质,它本身就是制造幸福的永动机,不仅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幸福,也能给无量无边的众生带来幸福。这就是大乘佛法修行所要达成的目标。”济群法师最后总结道。
【后记】
幸福是关乎每个人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都市中被工作、生活所困扰的人们,幸福的话题显得尤为重要。
讲座开始前,一位名为皇甫红梅的新华保险的员工说:“生活在上海这种大城市,我感到生存压力很大,也很浮躁,很需要滋养心灵的东西,所以今天我带了我的六位客户一起来感受一下。”整场讲座中,济群法师给听众带来不断的笑声,同时也引发他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讲座后,法师还就听众提出的问题做出智慧和慈悲的解答。听众聚精会神,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济群法师的讲座太好了!我也想在菩提书院学习佛法,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最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听众依依不舍地目送法师离场。
2024-03-17 13:53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