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我最不怕的就是死佛教不是保险公司
星云大师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位年近90岁,眼底钙化、腿脚不便、心脏开过刀、需要打胰岛素的老人,依然坚持每天听书、写作、会客、演讲等工作,直到晚上10点才休息。
2015年10月30日,星云大师在北京出席新书《贫僧有话要说》发布式。言谈间,他诙谐逗趣,思路清晰,似乎全不为病痛所苦。有人问佛教徒遭遇毁谤时该如何面对。大师说:“与其跟人争论,不如把谩骂化成自己修行的动力。大人不计小人过嘛。”台下听众笑声与掌声四起。赠书环节,他努力从轮椅上站起,欠身相赠,谦和之风令人感动。
这一次大陆之行,星云大师的行程排得很密集。10月17日,他从南京赶往宜兴大觉寺。第二天,多家媒体闻讯赶来,对星云大师进行采访。本以为他如此疲劳,可能会推迟晚上7点与《环球人物》记者的会面。怎料他不仅没有推迟,还提前5分钟到达会客大厅。他的脸上不但没有倦意,反而神采奕奕。大厅的灯光倾泻在他的黑色挂珠上,给每颗晶莹的珠子点上一个亮点,像是一只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虽然看不见,但我可以听,可以用心去看,所以我知道你们带着许多问题而来。”
星云大师虽然在南京栖霞寺出家,但大觉寺才是他的祖庭。“76年前,大觉寺很简陋,但我很荣幸它在战争年代收留我,给我口饭吃。”10月18日,他在大觉寺大雄宝殿开光仪式上说,“10年前江苏省宗教局前局长翁振进问我可否回来复兴祖庭,我心里像触电一样。”于是,他复建了这片佛国净土。10月24日,他又赶赴无锡灵山,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
星云大师在世界各地建了200多个道场,是公认的一代高僧,是海峡两岸的一座精神桥梁。与星云大师相识多年,《环球人物》记者感到,他虽然越来越年长,却散发出越来越多的活力。在《环球人物》创刊300期之际,他向读者分享了近90年的人生感悟,把生死、名利、欲望这些世人参不透的话题剖析得异常透彻。
2015年10月17日,星云大师在宜兴大觉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谈生死:我最不怕的就是死
《环球人物》:您已经过了88岁“米寿”,很快就要九十大寿了,在经历诸多人生波折之后,您如何看待“生死”?
星云大师:死是人最怕的东西,不过很奇怪,我最不怕的就是死。1927年,蒋介石率北伐军与孙传芳在江苏开战。他们在我家门口厮杀,我就呱呱坠地了。10岁时,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我和家人从家乡扬州四处逃难。我的父亲在南京大屠杀中失踪了。我们随着难民潮,在枪林弹雨中求生,我常常就睡在死人堆中。
后来国共内战,我的那条小命就像根蜘蛛丝,一不小心就会断了。1947年,我20岁出头,在宜兴大觉寺主持寺务,并兼任白塔国民小学校长。白天国民党的军队来巡查,让我们抓共产党员。晚上共产党的游击队过来,向我们打听国民党军队的事。
有一天,十几个人跑了进来,我还不知道他们是谁,就被绑了起来,带到一个陌生的村庄,关进一个房间里。房间里还有近百人,每天都有两三个人被带走,要么被打得皮开肉裂,用门板抬回来;要么就被枪决,再也回不来。两个星期后,我也被五花大绑。我以为要被枪决了,但也不害怕,就是觉得21岁便断送生命有点遗憾。后来他们带我到了另一个房间,让我招供,我说我不知道要招什么。这几个人看我是个和尚,聊了几句,就把我带回了原来的房间。第二天,我被放了出来。后来才知道,是我师兄托人救了我。
1949年,我来到台湾,人地生疏,又赶上台湾“白色恐怖”,当局严格监管外来人口。我被警察逮捕过,关在桃园县的一座仓库里,警察每天早上把我叫起来盘问,一问就是好几个小时。后来是孙立人的夫人孙张清扬女士等人把我救了出来。经历过枪炮子弹、拘留迫害,我还会畏惧生死吗?
20多年前,医生说我心脏2/3的血管都已堵塞,需要马上开刀。当时的医疗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心脏开刀很危险。进手术室之前,我周围的徒众都劝我说:“师父,您这次去开刀,生死未卜啊!”我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等我,我会凯旋归来!”我当时没有畏惧,觉得死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觉得人的精神是不会死的。
《环球人物》:但生命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去面对有限的人生?
星云大师:我认为生命的循环不是“生老病死”,而是“老病死生”。人如果病死、老死了,自会有新的生命诞生,就会再有希望。生命就像是木柴烧火,一根木柴烧完了,另一根木柴会继续燃烧。每根柴火虽然不同,但生命之火会生生不息。死亡就像是睡眠中的种子,你把它埋进地里,遇到水分、阳光、缘分,它就会成长,会开花结果,由死转生。花花草草都如此,人能例外吗?生命是循环的,所谓六道轮回,春夏秋冬,老病死生,一切都是循环的。宇宙、自然、生命是圆形的,无始无终。
虽然我年近九十,但向来对生死看得很淡。我一生与病为友,我这个老迈的机器已经不好用了,要赶紧让世间多些新的身体。不过我现在的身体还能给人欢喜,这让我很开心。见到喜欢我的信徒时,即使我的腿不好使,我也会下轮椅走上台,我要走给他们看,用行动告诉他们,师父身体还很健康,让他们放心。假如是见不喜欢我的人,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这时我就赖在轮椅上,摆出无精打采、唉声叹气的样子,他们看了也会开心。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很好玩。
2013年4月18日,星云大师在天津题写一笔字。
谈名利:佛教不是保险公司
《环球人物》:如果人生是场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您如何做到不为名利所动?
星云大师:我童年家贫,三餐不继,但我从来不觉得贫穷。我有手有脚,耳鼻舌身俱全,父母还给了我勤劳的性格。我三四岁时,跟着外婆学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家里没钱供我读书,外婆偶尔给我几个铜板去念私塾,认识几个字。当时物质贫乏,没条件写日记,我把一日所思记在心里,睡前温习,逐渐养成思考和反省的习惯。
1939年春天,12岁的我在南京栖霞寺剃度出家。我们每天以粥代饭,经常一个月吃不到一块豆腐、一碟素菜。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日军骚扰,难民如流,生灵涂炭。面对种种艰辛,我的师父志开上人也很为难。不过,我对师父的收留之恩感怀于心,即使吃不饱也不要紧。这养成了我能忍、不贪图富贵的性格。
艰苦的条件可以锻炼人的力量,增加人的智慧。有了智慧,人就会明白“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道理。我小时候也有贪欲心,也曾憎恨和嫉妒,跟普通人一样。不过后来我立志要做和尚,我要修佛,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有人走路东倒西歪,我走路就要正;有人坐下来歪歪斜斜,我要坐得规规矩矩。
同时,我们还要用心看心,要时刻注意心中的嫉妒、贪欲、愤恨等杂念,然后用“对峙”的方法去自我教育、自我觉悟。比方说,心有愚耻,就要用智慧去对峙;有愤恨,就要用忍耐去对峙;有执念,就要用“无我”“忘我”去对峙。人应当控制好自己的心神,才能多一份淡泊,多一份自在。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发表过一篇主题为“慎独”的文章,说的是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自觉严控自己的欲望。我那时就觉得他的心态、正义感和思想一定会超越众人。他果然不负众望,后来做了国家领导人。
《环球人物》:您经常在两岸受到领导人的接见,有人批评您为了名利,巴结高官权贵,是“政治和尚”。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评论?
星云大师: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不求那些功名利禄。我一生没当过官,也没有受过政府的补助。当年建佛光山拿不到寺庙登记,我也没去求地方长官。我从没主动去过一次政府,为数不多的几次都是被召见,不去不礼貌。我认同太虚大师当年抗日救国时提出的“问政不干治”的理念。我们佛教徒虽然放弃了治国的权利,但还是可以帮助社会树立道德标准,安定人心,帮国家建设秩序,改善社会风气,给国家做出贡献。
《环球人物》:您的信徒中也有很多官员,您是如何教导他们的?
星云大师:有些官员缺乏人格操守,不讲诚信,不廉洁。还有一些贪污受贿的官员进庙烧香拜佛,希望得到神明的保佑,这些都是不对的,不符合因果。佛教不是保险公司,“心正是佛,心邪是魔”,私欲过重,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力侵占社会的资源,最终会受到法律、因果的严惩。一个官员要有人格操守,才能让人信服。官员要讲忠信、仁爱、道义,还要言行一致,为民服务,公正廉明。官员来到我这里,我便尽力教育他们;至于他们做不做得到,能做到多少,我没有办法强求。但我相信,人只要好好受教育,总会有所改变的。
台湾有个妇女会,里面所有妇女把她们的丈夫都托给我管,但我不会强制管他们,有必要时我就劝他们几句。比如说,有人贪图财富,我就跟他说:“享有比拥有好。人只能拥有世界的一部分,却可以享有全世界,包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听进去,久而久之,我跟他们成了好朋友。
谈欲望:王永庆不能跟我比
《环球人物》:不仅是官员,现代人的生活往往被各种欲望裹挟。出家人是怎样做到无欲无求的?
星云大师:以前,台湾大学的副校长对我说:“奇怪,我们学校里的工作人员有周六周日,还有各种假期,但总感觉很累;我们每个月都有几万块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元人民币)的薪水,但都觉得不够用。我看你们佛光山的人好奇怪,1000多个出家人,没有休假,没有金钱收入,但大家工作依然那么有精神,那么欢喜,这是为什么?”
我回答他说,你们有假期、薪水,但它们有穷有尽,不够用是必然的。我们出家人,没有假期,没有薪水,是无,无是无穷无尽的,无量无边的。不想要的话,本来就无所谓;想要的话,这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不在乎那几个钱或几天假,所以就没有那种欲望。
有人跟我说:“您要是不出家,也会像王永庆一样成功。”我想,他有很多的工厂、员工、现金,是台湾的“经营之神”,论财富我比不上他。但对于真正的富贵,他又不能跟我比。我们出家人心中有佛,有大千世界,这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他怎么跟我比呢?他也就有几个工厂而已,而我有全世界。
《环球人物》:儒家也讲“无欲则刚”“安贫乐道”,这与佛教是相通的吗?
星云大师:出家人没有奢求的欲望,所以不觉得自己贫穷,更何况贫穷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给人智慧,这比金钱更重要,所以“贫而不贫,贫而富贵”。中国的圣贤,像老子、庄子、孔子,都能安贫乐道。一般人赚钱是为了自己,为了养家,但真正的出家人没有想过为自己赚钱,所以他们没有那个私心。佛光山1000多位出家人,都是“贫僧”,包括我。
《环球人物》:可很多人说佛光山并不“贫”。有媒体报道,佛光山的财产达130多亿新台币。
星云大师:我办了5所大学:台湾宜兰的佛光大学、台湾嘉义的南华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澳大利亚南天大学、菲律宾光明大学。每所大学都要花几十亿,再加上养老院、孤儿院、公益基金,还有世界各地的设施与各种语言的刊物,总花费500亿都不止。出家人发愿做事也会需要钱,像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但这都是为了寺庙打算。
50年前开创佛光山时,我就发誓不为自己积累金钱,“以无为有、以空为乐”。这么多年来,佛光山成就了很多事业,花了不少钱财。但佛光山没有一分钱是我的,我的名下也没有佛光山的任何不动产,我这辈子努力的一切都归于大众和社会。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我只是其中的一点因缘而已。
《环球人物》:您在物质上有没有需求?
星云大师:我身上不带钱、也没有存款,一生安贫、守贫、乐贫,从来不觉得贫穷。我的衣服几十年没换了,后来左膝盖那里破的洞太大,漏风,加上风湿性关节炎,实在忍不住痛,才换了新袍,用到现在也有20多年了。
我也从来没用过专门的办公桌,到现在还在用40多年前那张绿色长条桌。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公家的。我的字刚写好,就被拿走了。我就像只老母鸡,刚生个蛋,蛋就被拿走了。老母鸡还会咕咕咕地叫,说:“我的蛋呢?”可我眼睛不好,看不到自己写的字,看不到钱,也不会过问,全由公益信托基金处理。我赚的钱要交给公家,公家再拿去报答社会。
我以前也动过给自己买东西的念头。有一次我在香港转机,在机场一家文具店看上了一件50元港币的文具。结果一摸口袋发现一分钱都没有。当时,我的秘书长慈惠法师走了过来,我对他说:“借我50块行吗?”“做什么啊?”慈惠法师问。“我从来没见过这个,我想买。”慈惠法师一看,丢了句“这东西我们台湾多的是”,就走开了。我当时愣在那里,心想:“哼,以后我也要带点钱。”可是,我已经习惯了口袋里没有钱,所以现在也不带钱。
《环球人物》:您如何让您的信徒也安贫乐道?
星云大师:我规定,佛光山的徒众们每人每月只有200块新台币,用来买生活必需品。但我们办的学校里老师的月薪都有8万块新台币,好多人没到月底就花光了,还要向徒众们借钱。老师因为开销大,觉得贫穷。徒众虽然只有200块,但用的少,相比之下就显得富有。所以有钱人不一定是富人,他们是富贵的穷人;没钱人不一定是穷人,他们是贫穷的富人,因为他们不贪用。最富有的人就是不贪用钱的人。
星云大师一生的历练和智慧,都凝聚在“节制欲望、看淡生死”中。无论多么敏感的问题,生死也好,“政治和尚”也好,他始终平静如水,温和如故。访谈结束后,他主动站起来,要求跟《环球人物》记者合影并握手。
他的腿不好,现在已经很少站立。他的手大而温厚,就像深秋的早上起床时带着身体余温的被子。就是靠这双手和这双腿,星云大师建起佛光山,复兴大觉寺,践行了“人间佛教”,增进了海峡两岸的友好。
2024-03-17 13:53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