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

繁体

初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

当然不论已皈依、未皈依,只要心向佛法僧三宝.都可说是佛教的信众。但是如果当初皈依佛教时,不是为了追求佛法真理而皈依,在皈依佛门后,没有善知识的督促、开导,自然生不起学佛、向法的心,纵然经过了很多年,仍在门外徘徊,而当别人问起自己的宗教信仰时,却沾沾自喜说:「我是佛教徒。」这是目前教界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人虽然在皈依佛教后,涉及佛书.但因看书太杂.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的中心指标,当别人问及佛教的中心思想时,却不知如何回答。有的人皈依佛教后,经由高人的指点,一跃登天,顿入般若,禅学的领域,一味而空,而忽略了佛法不离世间觉的一面。有的人一入佛门后,没有接触到佛法,立即修持密宗、净土宗,追求表相的净土,而不识其内涵的一面。无怪乎有人说:「密宗兴盛的时候,就是佛法灭亡的时候。」也有人说:「净土宗兴盛的时候,就是佛法灭亡之时。」又有人说:「禅宗兴盛的时候.即是佛法灭亡的时候。」

这几句话,不能仅看其表面之辞,即断定它有无道理,必须客观地探究它崛起的原因‥‥,才是一个智者学佛应有的态度。诸如此颗,不胜枚举。总之,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角度看佛教,入佛门,既入佛教,千万不要虚入宝山,空手而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只要你今生能稍微得到佛法在现实人生中的益处,未来世中必然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佛教不是权威性的信仰,不是以崇拜个人本位主义为指归。在释迦牟尼佛根本教义的指导下,我们不能以塑造个人偶像的权威信仰方式来度人皈依。

虽然佛法上有说:「先以欲勾牵,然后入佛智。」然而在众生根器薄弱的今天,许多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信仰佛教,对目前整体佛教的形象及佛法的推动,已经发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事实证明大部份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佛教,在无法提升信众走向智信学佛的修行路程的窘况下,只会让佛教的真理日趋没落,日趋衰颓,让众生的慧命在个人权势利益的满足下牺牲了。除非你有他心通,知道某某众生应以何种方法接引入佛门,否则对于一点佛学基础也没有的人,就应当遵照释迦牟尼佛在《四部阿含经》及「大乘经典」中所开示度化众生皈依、信佛、学佛的根本历程,来做为接引众生最初皈依佛教的方便引导。所幸当代仍有不少大善知识,以其深蕴的般若智慧,指引我们走向正确智信的学佛道路,使广大信众得以解悟根本佛法的旨趣,以为进升大乘菩萨道之阶梯。

我们必须认识一点-只要是能够让大众追求的真理,绝对是公开的、普遍性的、大众化的,绝对没有神秘的色彩,没有任何的门户之见。

如有(以现在的宗派而言),也只不过是为了要适应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接引广大的信众发希有、恭敬之心向佛、学佛,令众生生起敬重、追求佛道的长远深心而拖设方便的接引手法而已。

「真理越辨越明」,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留下来的声闻藏、大乘藏等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任何有志向学的人士可以公开研究的。只怕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真理、追求真理,发觉蕴育在自己内心无限的智慧。而开发蕴育在内心无限的智慧,就是我们皈佛、信佛的主要目的。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华严经》说:「于佛法中,智为上首。」

佛法智慧能导引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认清现实人生的因缘本末,理出人生的光明面。有了佛法智慧的引导,便能洗涤我们内心的污秽、烦恼。当改变了内在的习性、烦恼,才能客观理智地掌握、创造自己的前途、命运。

当我们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善恶念头,不受外在喜怒环境影响,而有自己的主见、思想,看清楚自己的应该走的光明方向时,你才能说「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才能突破目前顺逆境界的影响与冲击。否则难免「随境而转」,难免受到外在人事、环境的牵缠、影响,及宿世善恶业缘的羁绊。

而在皈依佛教后,于逐渐认识、接受佛法智慧的熏陶、洗礼下,一定要能够改变你的心性、习气、烦恼,渐渐启发蕴藏在你内心无尽的智慧宝藏,掌握自已的前途、命运,走向人生的光明路。

2024-03-17 13:54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