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心经有什么效果和优点?
教下讲是破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咱们人活在世上,所遭受到的全部灾难困苦,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都是由这三障带来的。所以,只要破了三障,才干度全部苦厄。下面咱们把这三障具体地解说一下。
榜首障:报障
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两种。何谓正报呢?正报指的是咱们的身体。咱们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著头、臂膀、腿等,可是容颜、体形、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有的容颜规矩、姣好,健康长寿;有的容颜丑恶、难看,疾病丛生。乃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就夭亡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不同呢?咱们前面讲过了,‘欲知宿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受和这个果报身,正是宿世所造的业而感的今世果。这是一面镜子,看看今世的果报身,就知道宿世所造的因怎样了。咱们宿世做的功德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体、规矩的容颜、持久的寿命。反之,宿世做了些恶事,今世容颜就丑恶、身体就衰弱、寿命就不持久。
依报呢?便是咱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子环境。也便是这个身体日子所需的条件。有的人住房舒适漂亮,衣食丰富俱足,进出交通便利;有的人住房拥挤、粗陋,衣食不周,乃至捉襟见肘,屋不遮雨,饥寒交迫。为什么会有这样悬殊的差别呢?这也是咱们宿世所造的因所造成的。正报、依报都是依据宿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报。有的人说:‘哎呀!我命好苦呵!我永远都是这苦命了。’错了!由于因果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循环不已,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世遭受苦楚受罪,是宿世造的因不好。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功德,多做善事,因果就转变了,恶果转化了,时来运转,苦就少受了,日子的环境和身体状况就会渐渐由坏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反过来讲,宿世造了好因,今世福报就大。但若不做功德,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乃至做坏事,那么这个福报就会削减。一旦把福享完,则恶运就会接二连三。所以,今世享乐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功德,这个福才干持久
第二障:业障
接下来咱们谈谈业障。什么叫业障呢?便是咱们做全部事业的障碍。每个人在干任何事业中,都免不了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阻力、波折。日子在社会上的任何人,包含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因而,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对大众有利,就要尽心尽力,好好地做,尽量把事办好、办圆满,这便是善。反之,假如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工作没办好,还出了过错,乃至做损人利己的事,则是恶。所谓人道者,便是过去世做了善事,也做了恶事,善恶稠浊。由于他贪嗔痴齐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因中有善有恶,致使于办事时,不免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便是业障
顺便讲一下‘六道轮回’的六道。若贪嗔痴俱足,而且是多份量的,得寸进尺,人有己无就嗔恨,自己不及人家也嗔恨,不如意的时分就光火,贪嗔痴太深了,则下阴间;若嗔痴少些,而贪心很重,则是饿鬼道,贪火从口里喷出而不能进食;若贪嗔少些,愚痴得厉害,则为畜生道;若贪痴少些,嗔恨心重,好争好斗,则入修罗道;若只要少份量的贪,多份量的善则升天道。因而,咱们要从六道轮回的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就有必要修持,息灭贪嗔痴三毒。这样,办任何事,遇到任何情况,就会理事圆融无碍
第三障:烦恼障
由于有前面的报障、业障存在,人在立身处世时,就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分。一旦不能称心如意,就梦想纷飞、胡思乱想、烦恼丛生、苦不堪言,这便是烦恼障
根本的烦恼障有六种:
榜首是贪,得寸进尺,要这要那,多了还要多,好上还要好,无有穷尽,欲壑难填。
第二是嗔,嗔恨心重,方才咱们已讲了。
第三是痴,贪和嗔均来自于痴。痴便是顽固不化,迷真认妄,迷恋于世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名、利、财、物、色……,执妄为真,寻求不已。寻求不到就嗔恨,愿望无止。假使咱们能理解全部都是梦幻泡影、皆不可得的道理,正如《圆觉经》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道世上全部东西都是空花水月,都是真相,实际上并不存在,你还去寻求它干什么?不去寻求了,还会有什么生死轮回的烦恼吗?所以说,痴是发生贪嗔的根源
第四是慢,贡高我慢。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正确、什么都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一等,处处看不起别人。因有我慢之故,就不谦虚了。不谦虚就不能获益,善意听不进,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见,不能进步。
第五是疑,疑惑不相信。疑是最坏的东西。咱们知道,要证佛果,有必要正修。若欲修证成功,榜首重要的便是信。没有信,就根本谈不到修证。净土宗三资粮,榜首便是信。不但净土如此,别的宗也是如此。没有信,怎样谈得上修证呢?不信则疑,一疑就坏了,就不能尽心竭力去修持,就不能证得圣果了。现在的学人往往疑法疑师,学了一个法,他不问自己是否已踏踏实实、不遗余力、勇猛精进地去修,只修了几回,就猜测:‘哎呀!这个法灵不灵呀?是不是有效果呢?我怎样一点感应都没有呢?’比方念佛,没念多少天,就说:‘我念佛了,怎样仍是梦想丛生呢?’再说打坐,没坐多少座,就说:‘我怎样妄念一点都没削减,反倒越坐妄念越多呢?’等等。咱们打个比方,你要挖一个瑰宝,知道金子埋在这块地下,才挖了几尺,深度还不行,你就不耐烦了,‘哎呀!怎样还没见金子呢?恐怕不在这儿。’所以,换个当地再挖挖,仍是深度不行,没有见到金子,就又换个当地去挖。换来换去,挖来挖去,功亏一篑,总没见到金子。便是由于你没有信心,没有专一地深入下去,所以得不到瑰宝。这便是疑法、疑师的过错。常常有人这样猜疑:这个教师是不是有道行?这个教师传法好不好?或是谈论某某教师现已明心见性了,某某教师还没有明心见性,妄加判别。殊不知判别教师,须要超越教师才干判别。你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你知道明心见性是怎样一回事吗?自己仍是个瞎子,以耳当目,听了别人怎样讲,自己就猜测、衡量别人,这便是疑师。因不信师之故,你就不能全神贯注地跟著师父跑,师父传给你的法,你就不能竭尽全力地去修,你就无所证。所以,疑是坏事,是根本烦恼之一。
第六是邪见,不正之见。如常见、断见、拨无因果等,都是邪见。有人认为,人活在世上才是有,一旦人死了,全部也都没有了,断灭了。还有人不知发神通与明心见性是两回事,认为有了神通才干谈得上明心见性,没有神通就不是明心见性。当他明明现已得了根本,已见了性,他还不知道,认为自己没神通,就没见性。非但误了自己,也贻误了别人,而且永生永世不能出头了。这些都是邪见。上述是烦恼障的六种根本烦恼
说到这儿,咱们还要解说一个问题。有些人误解了‘烦恼’的含义,认为烦恼只要贫贫民苦于衣食不周,住行条件差,迫于日子而奔走、辛劳,所以苦楚烦恼不休。岂不知富人的烦恼比穷苦人还胜一筹。富人的烦恼尽管与贫民的烦恼不相同,他不是为衣食住行而烦恼,但他们另有所愁,另有所苦。最近咱们这儿出了一桩事,无妨讲出来,让咱们知道有钱人是怎样的另一种烦恼
文革期间,有些工商资本家的资金房子等被没收、冻结了。落实政策后,又退还给他们。讲起来钞票多,富有了,应该享乐了,惬意了,不再苦恼了。可是,有这么一家,退还了十几万人民币和房子后,父亲就把这些都分给了孩子们。三个儿子各分得几万元,最小的是女儿,将来是嫁出去的人,所以只分得五千元。小女儿看见几个哥哥都是几万元,而自己却只要一个零头,心里很不满意。后来又分房子,三个儿子每人一统间,是大房间,而且卫生间、煤气灶齐全。小女儿分到后楼一间小小的黑屋,心里更不痛快了,越想心里越难受,哀痛地哭了。父亲见状,就教训了她一顿,她心中更来气了。吃饭时,她因哭得哀痛之故,气不顺,憋得回抽,一抽搐,手一抖,碗‘啪’地摔碎在地上。父亲一看,啊!你还摔碗给我看,啪啪便是两耳光。这一打,更冤枉了她,悲痛之极,就上吊自尽了。父亲看女儿死了,心里很哀痛,也怨自己处理不当,闯了祸,心里抑闷,不多久也死了。你们看,这不是有钱之后闯出的祸水吗?所以富贵人有富贵人的烦恼,并不比贫民少,乃至还要多;并不比贫民轻,乃至还要重。由于他们有了地位,有了钞票,就会患得患失。他们不只希望现有的地位、金钱不要丧失掉,还想多上加多、好上加好。那么,这当中相互排挤、明争暗斗之种种精神上的烦恼就更为难言了。更为甚者,有了地位、有了钱,贪心更重、愿望更浓,忘乎所以,不顾全部地胡作非为,纸醉金迷,狂嫖滥赌,致使最终走到倾家荡产或锒铛入狱的下场。咱们就不去多说它了
天人也有烦恼。怎样会呢?天人不是在天上享乐吗?可是天人享完福后,仍是要死的。他们不像咱们人间人,老了,发须白了,牙齿掉了,最终断气死了。天人头上都有花冠,花渐渐地干枯,一旦枯死了,则天人也就寿终了。所以他们看到花干枯了,就知道自己时刻不长了,到哪里去呢?还要听业的支配。他们也很苦恼。六道都没有离开苦。
咱们人活著,苦多乐少。有一位小说家早年这样说:人生便是一个旅程,崎岖不平的旅途上布满了各种苦楚的深坑。咱们人,刚从榜首个深坑里跳了出来,在还没有落到第二个深坑之前,这段过渡期便是乐,平坦顺利。当跳进第二个深坑时,又如早年一样遭受苦楚了,到处受阻、反抗,竭力想从深坑中跳出来。一旦跳了出来,轻松一下。过了这段过渡期,又复陷入苦楚的深渊。人,便是这样苦多乐少地走完终身的旅程。有的人遇到的深坑又多又深,所经受的苦楚就更是苦不堪言了。一般说来,这段过渡期的乐是短暂的,有的还未体会到乐的滋味,就又陷入了更深的苦楚之中了。人的终身归根到底仍是苦呵!
佛说全部法,都是让人离苦得乐的。你若能把《心经》的义理完全领会了,报障、业障、烦恼障天然也就破除了。三障已除,全部苦厄也就消除了,人也就离苦得乐了。这便是《心经》的效果。
2024-03-17 13:54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