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心经有什么效果和优点?
教下讲是破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咱们人活在世上,所遭受到的全部灾难困苦,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都是由这三障带来的。所以,只要破了三障,才干度全部苦厄。下面咱们把这三障具体地解说一下。
榜首障:报障
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两种。何谓正报呢?正报指的是咱们的身体。咱们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著头、臂膀、腿等,可是容颜、体形、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有的容颜规矩、姣好,健康长寿;有的容颜丑恶、难看,疾病丛生。乃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就夭亡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不同呢?咱们前面讲过了,‘欲知宿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受和这个果报身,正是宿世所造的业而感的今世果。这是一面镜子,看看今世的果报身,就知道宿世所造的因怎样了。咱们宿世做的功德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体、规矩的容颜、持久的寿命。反之,宿世做了些恶事,今世容颜就丑恶、身体就衰弱、寿命就不持久。
依报呢?便是咱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子环境。也便是这个身体日子所需的条件。有的人住房舒适漂亮,衣食丰富俱足,进出交通便利;有的人住房拥挤、粗陋,衣食不周,乃至捉襟见肘,屋不遮雨,饥寒交迫。为什么会有这样悬殊的差别呢?这也是咱们宿世所造的因所造成的。正报、依报都是依据宿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报。有的人说:‘哎呀!我命好苦呵!我永远都是这苦命了。’错了!由于因果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循环不已,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世遭受苦楚受罪,是宿世造的因不好。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功德,多做善事,因果就转变了,恶果转化了,时来运转,苦就少受了,日子的环境和身体状况就会渐渐由坏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反过来讲,宿世造了好因,今世福报就大。但若不做功德,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乃至做坏事,那么这个福报就会削减。一旦把福享完,则恶运就会接二连三。所以,今世享乐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功德,这个福才干持久
第二障:业障
接下来咱们谈谈业障。什么叫业障呢?便是咱们做全部事业的障碍。每个人在干任何事业中,都免不了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阻力、波折。日子在社会上的任何人,包含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因而,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对大众有利,就要尽心尽力,好好地做,尽量把事办好、办圆满,这便是善。反之,假如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工作没办好,还出了过错,乃至做损人利己的事,则是恶。所谓人道者,便是过去世做了善事,也做了恶事,善恶稠浊。由于他贪嗔痴齐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因中有善有恶,致使于办事时,不免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便是业障
顺便讲一下‘六道轮回’的六道。若贪嗔痴俱足,而且是多份量的,得寸进尺,人有己无就嗔恨,自己不及人家也嗔恨,不如意的时分就光火,贪嗔痴太深了,则下阴间;若嗔痴少些,而贪心很重,则是饿鬼道,贪火从口里喷出而不能进食;若贪嗔少些,愚痴得厉害,则为畜生道;若贪痴少些,嗔恨心重,好争好斗,则入修罗道;若只要少份量的贪,多份量的善则升天道。因而,咱们要从六道轮回的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就有必要修持,息灭贪嗔痴三毒。这样,办任何事,遇到任何情况,就会理事圆融无碍
第三障:烦恼障
由于有前面的报障、业障存在,人在立身处世时,就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分。一旦不能称心如意,就梦想纷飞、胡思乱想、烦恼丛生、苦不堪言,这便是烦恼障
根本的烦恼障有六种:
榜首是贪,得寸进尺,要这要那,多了还要多,好上还要好,无有穷尽,欲壑难填。
第二是嗔,嗔恨心重,方才咱们已讲了。
第三是痴,贪和嗔均来自于痴。痴便是顽固不化,迷真认妄,迷恋于世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名、利、财、物、色……,执妄为真,寻求不已。寻求不到就嗔恨,愿望无止。假使咱们能理解全部都是梦幻泡影、皆不可得的道理,正如《圆觉经》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道世上全部东西都是空花水月,都是真相,实际上并不存在,你还去寻求它干什么?不去寻求了,还会有什么生死轮回的烦恼吗?所以说,痴是发生贪嗔的根源
第四是慢,贡高我慢。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正确、什么都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一等,处处看不起别人。因有我慢之故,就不谦虚了。不谦虚就不能获益,善意听不进,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见,不能进步。
第五是疑,疑惑不相信。疑是最坏的东西。咱们知道,要证佛果,有必要正修。若欲修证成功,榜首重要的便是信。没有信,就根本谈不到修证。净土宗三资粮,榜首便是信。不但净土如此,别的宗也是如此。没有信,怎样谈得上修证呢?不信则疑,一疑就坏了,就不能尽心竭力去修持,就不能证得圣果了。现在的学人往往疑法疑师,学了一个法,他不问自己是否已踏踏实实、不遗余力、勇猛精进地去修,只修了几回,就猜测:‘哎呀!这个法灵不灵呀?是不是有效果呢?我怎样一点感应都没有呢?’比方念佛,没念多少天,就说:‘我念佛了,怎样仍是梦想丛生呢?’再说打坐,没坐多少座,就说:‘我怎样妄念一点都没削减,反倒越坐妄念越多呢?’等等。咱们打个比方,你要挖一个瑰宝,知道金子埋在这块地下,才挖了几尺,深度还不行,你就不耐烦了,‘哎呀!怎样还没见金子呢?恐怕不在这儿。’所以,换个当地再挖挖,仍是深度不行,没有见到金子,就又换个当地去挖。换来换去,挖来挖去,功亏一篑,总没见到金子。便是由于你没有信心,没有专一地深入下去,所以得不到瑰宝。这便是疑法、疑师的过错。常常有人这样猜疑:这个教师是不是有道行?这个教师传法好不好?或是谈论某某教师现已明心见性了,某某教师还没有明心见性,妄加判别。殊不知判别教师,须要超越教师才干判别。你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你知道明心见性是怎样一回事吗?自己仍是个瞎子,以耳当目,听了别人怎样讲,自己就猜测、衡量别人,这便是疑师。因不信师之故,你就不能全神贯注地跟著师父跑,师父传给你的法,你就不能竭尽全力地去修,你就无所证。所以,疑是坏事,是根本烦恼之一。
第六是邪见,不正之见。如常见、断见、拨无因果等,都是邪见。有人认为,人活在世上才是有,一旦人死了,全部也都没有了,断灭了。还有人不知发神通与明心见性是两回事,认为有了神通才干谈得上明心见性,没有神通就不是明心见性。当他明明现已得了根本,已见了性,他还不知道,认为自己没神通,就没见性。非但误了自己,也贻误了别人,而且永生永世不能出头了。这些都是邪见。上述是烦恼障的六种根本烦恼
说到这儿,咱们还要解说一个问题。有些人误解了‘烦恼’的含义,认为烦恼只要贫贫民苦于衣食不周,住行条件差,迫于日子而奔走、辛劳,所以苦楚烦恼不休。岂不知富人的烦恼比穷苦人还胜一筹。富人的烦恼尽管与贫民的烦恼不相同,他不是为衣食住行而烦恼,但他们另有所愁,另有所苦。最近咱们这儿出了一桩事,无妨讲出来,让咱们知道有钱人是怎样的另一种烦恼
文革期间,有些工商资本家的资金房子等被没收、冻结了。落实政策后,又退还给他们。讲起来钞票多,富有了,应该享乐了,惬意了,不再苦恼了。可是,有这么一家,退还了十几万人民币和房子后,父亲就把这些都分给了孩子们。三个儿子各分得几万元,最小的是女儿,将来是嫁出去的人,所以只分得五千元。小女儿看见几个哥哥都是几万元,而自己却只要一个零头,心里很不满意。后来又分房子,三个儿子每人一统间,是大房间,而且卫生间、煤气灶齐全。小女儿分到后楼一间小小的黑屋,心里更不痛快了,越想心里越难受,哀痛地哭了。父亲见状,就教训了她一顿,她心中更来气了。吃饭时,她因哭得哀痛之故,气不顺,憋得回抽,一抽搐,手一抖,碗‘啪’地摔碎在地上。父亲一看,啊!你还摔碗给我看,啪啪便是两耳光。这一打,更冤枉了她,悲痛之极,就上吊自尽了。父亲看女儿死了,心里很哀痛,也怨自己处理不当,闯了祸,心里抑闷,不多久也死了。你们看,这不是有钱之后闯出的祸水吗?所以富贵人有富贵人的烦恼,并不比贫民少,乃至还要多;并不比贫民轻,乃至还要重。由于他们有了地位,有了钞票,就会患得患失。他们不只希望现有的地位、金钱不要丧失掉,还想多上加多、好上加好。那么,这当中相互排挤、明争暗斗之种种精神上的烦恼就更为难言了。更为甚者,有了地位、有了钱,贪心更重、愿望更浓,忘乎所以,不顾全部地胡作非为,纸醉金迷,狂嫖滥赌,致使最终走到倾家荡产或锒铛入狱的下场。咱们就不去多说它了
天人也有烦恼。怎样会呢?天人不是在天上享乐吗?可是天人享完福后,仍是要死的。他们不像咱们人间人,老了,发须白了,牙齿掉了,最终断气死了。天人头上都有花冠,花渐渐地干枯,一旦枯死了,则天人也就寿终了。所以他们看到花干枯了,就知道自己时刻不长了,到哪里去呢?还要听业的支配。他们也很苦恼。六道都没有离开苦。
咱们人活著,苦多乐少。有一位小说家早年这样说:人生便是一个旅程,崎岖不平的旅途上布满了各种苦楚的深坑。咱们人,刚从榜首个深坑里跳了出来,在还没有落到第二个深坑之前,这段过渡期便是乐,平坦顺利。当跳进第二个深坑时,又如早年一样遭受苦楚了,到处受阻、反抗,竭力想从深坑中跳出来。一旦跳了出来,轻松一下。过了这段过渡期,又复陷入苦楚的深渊。人,便是这样苦多乐少地走完终身的旅程。有的人遇到的深坑又多又深,所经受的苦楚就更是苦不堪言了。一般说来,这段过渡期的乐是短暂的,有的还未体会到乐的滋味,就又陷入了更深的苦楚之中了。人的终身归根到底仍是苦呵!
佛说全部法,都是让人离苦得乐的。你若能把《心经》的义理完全领会了,报障、业障、烦恼障天然也就破除了。三障已除,全部苦厄也就消除了,人也就离苦得乐了。这便是《心经》的效果。
2024-03-17 13:54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台北市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莅染。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英研所研究员..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平时我们拜佛的时候,有的人一见佛像,就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和敬重之心,非常虔诚地礼拜。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一看到佛像便想:哦,这是黄金做的呀!哇,这是珠宝呀!哇,这是珊..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世尊向比丘们开示:扫地的人有五种情况不得功德,是哪五种呢?扫地时不知道判断当时是逆风、还是顺风,不懂得将地上的污秽垃圾集中,也不将其清除,因此,所..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我们村(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有个寺院,名叫香峰寺,改寺庙之前是土地庙,碑文记载最早是汉刘邦年间建造,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左右。后经历代皇朝修缮,总共修了七十..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