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院拜佛为何要烧香?
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有多少人在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恐怕就难以说穿了。原因何在呢,佛经中已经讲的很明白,是人的“刚强难化”,不问究竟所致。
拜佛为何要烧香
1.无比殊圣的香积净土
香在佛教修行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对于修佛人修行的进境和成就有着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形而上的,是本性的需求,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十分严肃对待的大事。
《华严经》载:在广阔幽深的宇宙中有无数佛国,亦有无数香水海重重环绕:
在“一真法界”中有“十方世界海”;
“十方世界海”中央有“华藏庄严世界海”;
“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有“无边妙华光香水海”;
“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央有“普照十方世界种”;
“普照十方世界种”又涵摄二十重,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及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重。《维摩诘经》载:在娑婆世界之极上处(最高层),有佛土名为“众香国”。十方世界中,以众香国的香气最为美妙,“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众香国是“香积如来”的佛土,那里的天人不像娑婆世界的众生那样刚强难化,香积如来说法也不须文字,“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圆满功德。
为什么这样的殊圣境地,如此简便易行的修行法门,却无人问津,还是一句话,是人们的本性刚强难化所致。从现在人们烧香的种种现象,我们即可看到事情的原委,大部分人烧香仅是一种形式,是应付。
实际上“香积净土”或“众香国”在国人的心中并不陌生,从宋、大书画家米芾的“众香国里来,众香国里去”到毛主席的“众香国里尽朝晖“。都说明了人们对香积净土的了解与向往。
从对香积净土的了解,也可以看到真香在佛教中的作用。我想真正的修行佛法的大德,必将对香产生正确的认识。
2.修行的根本及香的作用
从修行的根本上来看无论是佛家、道家、儒家都是以“本性”的提升与圆满为本根的。佛家讲“明心见性”为佛,道家讲“修真炼性”成真,儒家则是“养德尽性”至圣。从另一角度讲,佛家的“放下即是”,“无我”、“空”等等,以及慈悲为怀,也都是为了本性自我的返现。诵经、坐禅、其他功课也无一不是为了这一目的,除此以外当非正法。先贤们强调用真香也正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
香的作用是什么,在许多经典中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香是人类本性的需求。孟子讲“不可得而命安”,香是本性的食粮,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黄庭坚的“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正一语中的,说明了香的根本作用。学佛人天天烧香,除了供养及与佛、菩萨沟通的作用以外,十分重要的就是本性的颐养。《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但是,当前时期,由于人们对香没有全面的认识,盲目地使用,形成了与之相反的状况,不是以香养人,而是人去养香,这在修行上就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言:“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如此一来则难辨香之真假、优劣,也就无法达到杜甫的“心清闻妙香”之效果。
3.真香与真供养
对佛菩萨的供养是一件十分殊圣庄严的事情,只有真心诚意,以殊圣之物供养才应产生真实的效果。心与物合才会心想事成。而香的供养又是最重要的,不仅香要真,心更要真。
何为真香,传统来讲其基本条件是:用药要真,配伍得法,制作工艺严谨,制香环境洁净。更严格的还要经过特殊的窖藏等。当然其中香药的等级,用什么样的药都会对香产生质量上的影响。这种差别只是作用的大小,不会有负面的作用。而化学香大部分却是有害于人体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香,不具有香的功效和作用。
在用香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但必须应该是真香。至于其中的知识,是一个学佛人必须要了解的。
目前,有个别人在强调香无真假、好坏,心到即是,心诚则灵。实际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修行不负责任的想法。历史上有许多捻土为炉,以草为香的传说。但是,这些是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如果可以如此,古人又何必发明香,又何必烧香?有个别人,自己平时锦衣玉食,花天酒地,从不算计。但在敬佛用香上却越省越好,就怕多花一分钱,也在讲心诚则灵,是真的心诚吗?是自我欺骗而已。实际上这是对佛菩萨的大不敬。一位出家师在谈到用假香时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用假香,就好像一个儿子回家去看父亲,给父亲送了一瓶用五粮液瓶子装的假酒,慈悲的父亲知道酒是假的后,心里会想孩子让人骗了,父亲没有责备孩子。第二次、第三次,如果孩子仍然送假酒呢?再慈悲的父亲也不会永久的容忍自己的孩子骗自己。那么后果是什么呢?可想而知。我们用假香来敬佛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用心在骗,有不少人认为我不懂,我没错。一时不懂,可以原谅,永远的不懂是不想懂,是自己对自己错误的原谅,是对自己的欺骗。这样是不会有真正的进步的,也就无法谈到成就、圆满。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真香是心香,我靠的是心香。这看似正确的论点,实际上仍是在欺骗自己,因为,心香的升起是一个人修炼的结果,是经过漫长的修炼后得到的,是智慧圆满的人的标志。或者是数万人里可能出一个的天才,不需要修炼即具有的。普通人的路只有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的走出来……
2024-03-17 13:54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台北市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莅染。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英研所研究员..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平时我们拜佛的时候,有的人一见佛像,就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和敬重之心,非常虔诚地礼拜。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一看到佛像便想:哦,这是黄金做的呀!哇,这是珠宝呀!哇,这是珊..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世尊向比丘们开示:扫地的人有五种情况不得功德,是哪五种呢?扫地时不知道判断当时是逆风、还是顺风,不懂得将地上的污秽垃圾集中,也不将其清除,因此,所..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我们村(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有个寺院,名叫香峰寺,改寺庙之前是土地庙,碑文记载最早是汉刘邦年间建造,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左右。后经历代皇朝修缮,总共修了七十..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