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业、恶业、无记业

繁体

业的种类有几科,我们先看第一科,先说明善业不善业跟无记业,三种种类是怎么定的,我怎么知道我造了善业,我怎么知道我造了罪业,这有个罪业善业的定义,是怎么安立的。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善业,谓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业。不善业,谓贪嗔痴为因缘业。无记业,谓非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亦非贪嗔痴为因缘业。

好,我们前面说到善业绝对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那么善业跟罪业是怎么定义的呢?我们看这个什么是善业?就是你依止无贪无嗔无痴,你一定是依止无贪就是施舍的心;无嗔,慈悲的心;无痴,智慧的心。那么这种三个善心所引导的身口的二业的因缘,通通叫善业。

那什么是罪业呢?只要是贪嗔痴所发动的烦恼所发动的身口的行为,通通是罪业。反过来,它不是贪嗔痴,它也不是贪烦恼,它也不是善,那么这就是无记业。比方说你在散步,你在剪指甲,你也没有起善念也没有起恶念,这个叫无记业,它不好不坏。那么这个地方的定义就是说,业力的形成是由你的心念决定的。你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你做什么这个定义就是恶业。你的心念是善良的,即便你诃责你的儿子,它也是善业。

我现在考大家一个问题,因果的道理,你坐在苹果树下,苹果掉下来砸到你,这个是善业恶业?答案是:它不是业,它没有心识,它是个果报。你看地震,地震也不能成为业,因为地震是没有人造,因为业一定要有一个心,一个明了的心,要有心识引导的行为才叫业。因为苹果没有造业能力,它没有心识,他怎么造业?它是个植物。所以这个地方要知道,业力一定是由思想引导的。

我们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刚刚讲到须达长者,我们讲到另外一个护法,叫做波斯匿王,这也是佛陀的大护法。波斯匿王他有三个公主,我们讲其中一个叫善光公主。长得最庄严,最讨人喜欢的,最有德行的善光公主,他三个女儿里面最有名气的善光公主。

那么善光公主,当然她长得庄严又善解人意,所以得到波斯匿王的宠爱。波斯匿王经常办完公事以后,就到她那个地方的花园散散步,那么善光公主就陪他聊聊天,那么这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公事的时候,又到善光公主的地方,带了公主在花园里面聊天,这个波斯匿王就说:女儿啊,你今天长得这么庄严受到别人的赞美,那是因为父王对你的疼爱,父王对你的加持。那么善光公主一般来说都是很随顺父王,但是突然间她说了一句话说:父王你这句话说的不对,我今生的安乐果报是我过去的善业所感。那波斯匿王就不高兴啦,不高兴就走掉了。走掉以后第二天,他又提起了,他说:你的善业是我加持你的。结果善光公主的回答还是一样,她说,这个是我的善业所感。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回答,这个时候把波斯匿王激怒了。

激怒以后,波斯匿王说:好,我看你的善业力量大,还是我国王的威德力量大。他就叫他的侍从,你去市街上街道里面找一个乞丐,找到以后他就去跟乞丐说:我把女儿嫁个你好不好?乞丐说:当然好了。嫁给他了,嫁给他以后,善光公主这个人她是知命认命,所以安住道法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她对道法的胜解,那种皈依,她不会改变她的这个认知的。那么她嫁给他以后,她问那个乞丐说,那你家住哪里啊?他说:我没有家,做乞丐。那你以前小时候住哪里?他说:我们小时候,本来我们也是大富长者,后来发生了火灾,父母亲都死掉了,所以我们兄弟姊妹只好在外面流浪做乞丐了。她说:好,我们去你老家去看看。那么这个乞丐就带了善光公主到他老家去看,一片荒野,那个房子烧得不能用了。善光公主说:没关系,我们先安顿下来。两个人就种种菜,就开始种种田过日子。那两个人在种田的时候,突然间那个锄头一铲下去,扑一声,里面有东西,结果挖到了过去祖先留下的珍宝,他把这个珍宝拿出来盖了一个比她以前宫殿更大的宫殿,里面的设备更豪华。

波斯匿王当然一时赌气啦,他气消了以后,他就派人说:你去打听一下现在公主过得怎么样?结果那个侍者一看,他说:现在公主住的宫殿比她以前的宫殿更漂亮。那么波斯匿王就非常惊讶,就领着他的侍从赶过来看。那么善光公主当然就很欢喜的把她的父王请进来,他一看,果然,里面的设备比以前更好。

这个时候波斯匿王就领着公主去见佛陀,请佛陀开示是什么因缘会造成这个结果?佛陀说:善光公主这个人是生生世世是喜欢布施的,这种布施已经形成善根了,这是善念,胜解,对道法的胜解,她今生的富贵很重要一个的其中一生,就是在迦叶佛的时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上一尊佛,迦叶佛时代,佛陀有四大弟子,那么善光公主对四大弟子是平均的供养,当然那个时候她是一个妇人她没有工作,古代妇人没有工作,她先生赚钱,她把先生的钱除了这日常生活以外,就省一点钱去供养迦叶佛的四大弟子。一开始她先生是反对的,他说:这个钱我们自己用就好,为什么要去供养这个修行者呢?但是后来善光公主就再三的劝她的先生说,我们应该去供养,来生才有富贵的果报,后来她先生就勉强同意了,所以她得果报的时候,有决定跟不决定的差别。

诸位要知道,做太太的供养,这个钱是哪里来的,当然先生赚的,所以当然她先生有一份,但是为什么得果报的时候,善光公主的果报是如此的坚定不可破坏,而这个男众的乞丐一定要遇到善光公主他的果报才会激发起来,他是被动式的,因为他布施的时候心力羸弱,他没有强烈的心那个布施的心来引导,所以他这个业力,虽然他跟善光公主两个人同时布施,果报不一样。就是这两个同样的马车,但是前面那个马,一个是强壮的马在引导这个车子,一个是一个很瘦弱的马,走得很慢的马在引导这个车子,所以这个业因的业力不一样。

诸位你会慢慢知道,你明白道理在修习善法跟没有明白道理是完全不一样。当然你说我参加打佛七,会长打电话给你,你不好意思来参加,这也是善业。但是得果报的时候力量薄弱,因为你不好意思才来的。那你主动积极,开了四五个小时的车来参加佛三,那就不一样了。这个佛号进入你的心中那就不一样了。业力的本身的形成,是由心念主导的,心强业重,得果报的时候那个势力,你看她的父亲身为国王都不能够障碍她的安乐果报。她的善业到这种程度,没有人可以去抗拒的。她父亲把她嫁给了乞丐,她的福报照样显现出来,他就是没有预期的,随便找一个乞丐,她的果报照样出来谁也挡不住,因为她造业的时候其心金刚,坚定金刚不可破坏,她有强大的愿力。这个钱其实他们两个一起赚的,其实是她先生赚的,她就拿她先生的钱去布施。诸位要知道业力的成就一定要有心念的引导,才构成业力,所以你的心念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强弱,它的方向是扮演重要的角色。

2024-03-17 13:54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

嘎玛仁波切:坚持奉献是福气在任何工作岗位,或者是义工团体,学佛小组等等,以老带新都是要坚持贯彻的一个管理方法。大家要发扬“退而不休”的精神,能奉献,是福气。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很能干,并且坚持无..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

列举一些佛经中直接翻译成“智慧”的偈颂,帮您更深刻地理解“般若一词的含义。”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般若”这个佛经里经常用的词是梵语的音译词。老师们还说了,般若意译过来的意思是大智慧。那么是不是古代大德译经..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

吉凶祸福,是自己修来的1世间人所希求的幸福美满生活,就是佛法。我们如果要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一定要发心自度度他。佛经里面讲的“度”,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的意思。2你要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你不但要帮助..

刘欣武:教下顿悟

刘欣武:教下顿悟我给你讲讲:1是对2讲,2是对1讲。请问你能听明白吗?不明白再看看:男人是对女人讲,女人是对男人讲。世上如果只有男人,那何必来个女人讲?世上如果只有女人,那何必来个男人讲?这就是世间法,是..

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了凡先生,明朝时候人,小时候被一个算命先生算他一生的流年,终身流年。他那个时候十五岁,父亲过世了,母亲带着他,说他父亲有遗言,希望他去学医给人治病,可以糊口,就是可以养家,能有一点收入。而且都是做好事..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1.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2.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3.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4...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

每日持诵楞严经感应

有的师兄在修习楞严经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感应,而且每个人的感应经历肯定有些不一样。那么我们一来看看别的师兄的感应经历。我从学佛后一直诵持【佛说阿弥陀经】,因为看宣化上人的开示,知道楞严咒是佛学中最重要的一..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

阿尔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的几句教言

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愿意谓:若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听闻到念佛往生法门,发起至诚的信心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