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高僧,居然是这样积累福报的!

繁体

赶快长按二维码,素食小编微信

更多素食资讯,美好素食生活,正能量信息分享给你

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

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的把福报享完了,未来只有受苦了。

实际上,惜福并不只是某个高僧大德的个人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佛道儒都强调“惜福”的重要性,尤其佛家讲得非常具体,所谓:惜 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祸,这是必然的因果。

我们该如何惜福呢?来看看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宣化上人、弘一大师四位高僧们的亲身经历。

四大高僧居然是这样积累福报的!(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宣化上人、弘一大师事迹!)

1

宣化上人吃菜叶的故事

有三个青年比丘来万佛城挂单,因为当时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质量比较差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是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

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比丘忽见宣公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上人满面含笑,用眼光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有剩菜叶,问道:“菜不好吃吗?”

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太硬了。”

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剩菜叶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还可以。”

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看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剩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当宣公上人走出斋堂时,身后跪下了一片徒众。

对于餐巾纸的使用,上人使用时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将用过的部位叠起来,下次使用时从叠起的地方使用,然后再叠起来使用,直到用完。有时一张纸用两天也是有的。

当师父问上人为何要这么节省时,上人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不敢浪费。

2

弘一大师惜福事迹

弘一大师是当代着名的律宗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弘一大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记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

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浪费。

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

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

弘一大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出家以后,一直还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

3

印光法师呵斥他人浪费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极其简单。

印光法师早饭是吃一碗粥,吃完后,再把开水倒在碗里,然后再把开水喝下去,怕残留饭粒在碗里面。

午饭是一碗饭,一碗菜,吃完后,会和早饭一样用开水倒碗里,再喝下去。如果印光法师看到有人吃完饭后,碗里面还剩有饭粒,会大声说:“你有多大的福气啊,竟然如此的糟踏”。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4

虚云老和尚惜福事迹

虚云老和尚平时吃的稀饭和菜,都是由我们从大寮里打的,跟大众师父们吃的一样。他老人家那种简朴的生活,我们现在想起,还记忆犹新。

有一次,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先生,到山上来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让人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张处长是个在家人,当他在吃饭时,掉了好几粒米饭在桌子上,老和尚看见了也不说话。

等吃完饭后,他才一粒粒地把那些掉在桌子上的米饭捡起来,放进口里吃下去。使得那位张处长面红耳赤,很不自在。

他一再劝老和尚说:“老和尚,那些米饭已经掉桌子上,不能吃了。”

老和尚说:“不要紧啊!这些都是粮食,一粒也不能糟塌的。”

处长又说:“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

老和尚答:“就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

“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

他经常训诫我们年轻人说:“你们要惜福啊!现在能遇到佛法,到我这里来修行,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但是若不惜福,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

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古德说:“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是真实不虚的。老和尚在云居山,不但时常上堂为大众师父讲开示,更在种种生活细节中以实际行动来以身作则,教育大众。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而不只是记住道理。

把我们的行为、潜意识做出改变才会真正改变命运。

《法句经》中讲:“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所以中国文化是让人去做的,不是让人去背的;佛法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做的。不要轻视小善。

例如:捡垃圾、把饭吃干净……不要以为这些小事没有什么福气可言。“水滴虽微”,虽然一滴水很小,“渐盈大器”,即使这个容器很大,但通过时间的积累总会滴满。所有不积小善的人都没有未来。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不要以为小小的恶就没有灾难、麻烦,“凡罪充满,从小积成。”一个人罪大恶极也是从小累积而成的。

今天有一点福是曾经播种来的,不是凭空想来的,所以要多修福修慧。“修福”就是多做小事,“修慧”就是深入经藏。

- END -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欢迎投稿,请发送至邮箱:xm6699@163.com,合作联系微信:veg520com

食这么好!我想逛一逛!

丰富又美好的素食等你来 2024-03-17 13:54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