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想去天葬的话,先了解天葬的简介与功德摘要

繁体

天葬简介与功德摘要。

死亡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对于死亡的处理一一丧葬形式,便是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人们死亡观的折射。虽然由土葬、氺葬、火葬及其衍生出来的多元化殡葬方行全世界,天葬却始终独现于雪域藏地,并未在当今世界的其他地域广泛流行。

此种丧葬习俗究竟何时兴起于藏地,学者们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帕当巴桑杰入藏弘扬希杰派断法,创立施身法门之后开始流行;有人认为是直贡巴仁波切时期,在寺院西山达恰当卡地首建直贡顶恰大尸陀林,

设立亡者尸身施鹫为食的仪式后方始盛行;另有观点声称从古书中推测,早于二者之前藏地就流传着天葬风俗......不管怎样,天葬文化在藏地源远流长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汉文史籍巜大唐西域记》中也有关于古印度弃尸葬法的记录:“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水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但其与藏地的天葬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仅是单纯的弃尸荒野,并无深层涵义,后者则属于动机明确的布施行为。

布施是佛教的主要修法之一,它的最高境界。便是舍身,佛经中就有 “舍身饲虎” 的动人故事。天葬借助舍身饲鹰,将死亡肉体奉献给尸陀林中的有形鹰鹫和无形山神灵,不仅实现了肉体的自然回归,达到了灵魂的升华,而且无言诠释了佛教无常和空性的教义,警醒人们放弃对实有的执着,寻求永恒的解脱。因此,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天葬己全然超越自己风俗习惯的范畴,蕴涵了更高层次的精神理念和特殊意义,它不仅兼具供施双重含义,还因与三种基本我所(身体、受用、善根)中的自己身体有关而极具功徳,

所以玛吉拉准空行母说

以财以物积资上百次,

不如以身积资一次胜。

”虽然大乘佛教强调,在尚未达到视自身如草般无痛无受的境界之前,不赞成普通人活着时布施自己身体,却并不遮止死后将身体献于鸟兽为食之举。

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神识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襄,因此,死后将尸体喂食鹰鹫, 一则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人生最后一次布施,积累善法资粮;二则可以减少鹰鹫对其他动物的 攫食伤害,换取其他生命的生存机会,功德无量;三则因为鹰鹫群中有 空行母化身,若能请她们享用尸供,则堪称无上最胜供养。

鹰鹫原本就不同于其他鸟类,历来为藏民族所珍爱,被视作神鸟或是空行的化身,禁绝猎杀。其羽翼丰劲能直冲云霄,视力敏锐可极目千里,禀性傲然,预晓死期,多数鹰鹫在濒死之时会飞往人迹罕至的岩崖等处悄然逝去,故有鹰鹫之死与瑜伽士入灭相似之说。

而且从迎降空行时鹫绒飘若细雨等迹象,可以推知鹰鹫与空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空行母幻化成鹰鹫光临人间各地尸林荟供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许多居住在二十四处、三十二境、八大寒林和黑日嘎十地等处的空行母都是以鹰鹫形象参与尸林荟供。

四方和中央无座空行尸陀林中,金刚空行等五部空行分别是以白黄红黑紫色五种鹰鹫形象迎请,此在《召鸟仪轨》中也有说明。空行母天性喜欢尸宴,此从《丹珠尔》的《金刚空行之歌》中可见一斑:“清凉寒林里的快乐食尸空行举办巨尸荟供敬献法界中主母,葡萄酒溢满精美华贵的饮器,空行们欢唱着各自的证悟道歌;狂笑寒林中举行七十尸肉荟供处,二十一位法界空行母的歌声此起彼伏··· ···”

因此,恭请空行降临天葬台将亡者尸身奉作荟供,正是献上空行母最喜爱的绝佳供品,希望藉此殊胜供养的功德,清净逝者生前罪业,使亡者神识有机缘被带往空行刹土。甚至在一些大成就者的传记中,记有整具尸体被鹫状空行携至下品空行刹土的神奇见闻。如果能遵照密宗仪轨将亡者尸体转化为鹰鹫之食献作荟供,那么亡者至少不会堕入颠倒恶趣,可以往生人天善道,获得殊胜解脱果位指日可待,功德不可思议。诚如

教研新签

中所言:

“若依上述而行持,所送尸体皆献呈,

勇士空行三根本,真实享用之荟供,

七世无勤得解脱,纵造无间诸罪业,

恶趣亦如梦一般,定获善妙人天身。”

此文仅以简介摘要方式撰写,

详情敬请参考其他文献资料。

2024-03-17 13:54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