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明王的足迹3——建水指林寺
指林寺里的壁画
代军生
指林寺在建水县城西门内,始建于元成宗元贞三年(公元1297年)。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有较大规模重建,清代复有修葺。指林寺是滇南较早的寺院。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修指林禅寺碑记》云:指林“寺始于宋,成于元,而兴于今。”
《建水州志》云:“相传宋末人见一鹿,因率众迹之。俄一异人出指其林曰,‘鹿处此山久矣,无庸追捕。’言毕不见,众惊以为神,因立祠祀之。”因“逐鹿指林”的故事而得 “指林寺”之名也。
指林寺历来规模宏大,原有牌坊、山门殿、大殿、经阁、左右寮房以及二塔。现仅存牌坊和大殿。1998年,筹得巨资重修了指林寺大殿。
重修大殿时,在殿内距地面约3.5至4米高的墙上,发现有三幅用厚厚的沙灰覆盖着的壁画。县文管专家随工清理,小心剥离,显露出三幅佛教壁画。这就是在大殿正后墙上的《供养礼佛图》;左面墙上的《南无观音三十二应遍尘刹界》图;右面墙上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变》图。三幅壁画均是长2.45米,宽1.7米。专家介绍成画于明永乐年间。正面的《供养礼佛图》和右面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变》图,由县文物专家整体打包搬家,择地保管了。只有《南无观音三十二应遍尘刹界》图仍然留在大殿的左面墙上。
现留在墙上的图右上有提名:“南无观音三十二应□□□□(遍尘刹界)。”左上有落款:“奉为法界有情□敬造。”图中绘有正观音,其余分布在左右。每个观音均有头光,每个观音上方都有字框,字迹已经看不清了,或是观世音菩萨游诸国土,显神通力,以三十三现身度化众生的故事。
图中除三十二观音外,还有众多情节人物,男女老少,有文有武,大小不一,按空间分布。图中绘有高山大川,森林河流,廊台围栏。祥云处处围绕。在正观音下方绘有正在舞动的药叉大将等。
这是一幅竣工的彩色图画,只是时间太久了,已经无法完全看清图上所画的内容了。
《孔雀明王经变》图是取自密教《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内容。该图搬家后保存较好,图画线条清晰可见。孔雀神态生动,两腿直立,左右分开,明显看到脚趾前二后一。似踩在云上。只看到部分孔雀尾。背上驮莲花座。孔雀明王结跏趺坐於上,一面两臂,菩萨形,慈悲相,脖子有三佛纹。头带宝冠。宝冠上有飘带,潇洒的飘动在两耳旁。双耳挂有宝饰耳环。两臂弯曲下垂,两臂弯曲下垂,反手背向下相着,置腹前(似定印)。有举身光。圆形头光,椭圆形身光。无火焰。顶有圆形华盖,上饰有宝珠、璎珞、飘带等。身着覆裙衲衣,天衣通肩,飘带舞动。(身披飘带已着色,身外飘带没有着色。)宽大袖口沿双腿侧耷下。头带的宝冠和天衣覆裙均已经着色。胸前有饰华,并挂有宝珠璎珞装饰。
孔雀明王有两菩萨左右协同。有圆形头光,椭圆形身光。无火焰。和孔雀明王像等大小。左图菩萨施无畏印。右图菩萨施与愿印。两菩萨坐莲花座,座下是高台须弥座,束腰处画有连文图案。孔雀两旁有两胁持,双腿分开直立,比丘像,有背光,着袈裟下垂遮脚面。双手合十置胸前。袖口宽大垂下。两胁持高度略低于孔雀。胁持头顶和菩萨之莲花座在同一高度。左上云间有五人,右上云间也有五人,衣袍宽袖,拱手直立。图的左右两下角有两大人物群,约20多人,天、人、神、鬼均有,文武齐备。该图上无题字下无落款。除孔雀明王已经着色外,其余均是线描素稿。由此推断此画稿尚未完工。
依照大殿内三幅壁画的位置判断,即正面是《供养礼佛图》,左面是《南无观音三十二应遍尘刹界》图,右面是《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变》图。这是北传佛教在指林寺的印记。也是显密圆融的例证。不然,密教之孔雀明王、观音菩萨怎么会在指林之禅院呢。
唐以后,密教之《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渐走出宫廷围墙,在民间广为流传。佛教寺院熟读“孔雀经咒”,熟读“大悲咒”,民间红白诸事皆诵之。孔雀明王和观音的画像在民间流行,摩崖石刻多见于孔雀明王和观音菩萨。单行印刷的孔雀经和大悲咒有很多都绘有孔雀经变图和观音菩萨的故事。供奉释迦牟尼佛,供奉观音菩萨,供奉孔雀明王成为显密同修之见证。崇奉孔雀明王和孔雀咒,崇奉观音菩萨和大悲咒,使其在民间的发展势力渐行渐广,渐入显教日常内容。“孔雀咒”和“大悲咒”可以说已经成为在华土民间影响最广的二部密教经典。
重庆大足大佛湾石刻(南宋),就是以孔雀明王和千手观音这两大密宗本尊,和居中的卧佛,组成了大佛湾佛像群。云南的丽江白沙大宝积宫壁画(明),就是左供奉孔雀明王,右供奉观音菩萨,中供奉佛陀。陕西榆林万佛楼有清末民初石碑,记载了万佛楼在当时楼殿里供奉的是孔雀明王、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
建水县有古寺庙近百所,有近半数都在城区。自古就有七寺十庙之说。有记载明朝时曾设僧纲司于指林寺,专管临安府治内十五寺二庵僧尼佛教事务。足见指林寺已成为这一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这些珍贵的遗迹多方见证了唐以后,特别是两宋以后,佛教显密融合、诸宗相互掺和并逐渐从北向南传播的历史,亦是滇南佛教发展的重要实证。
指林寺的壁画也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偌大的一个殿堂,空间充足,为什么壁画要画在离地面近四米高的地方?那四米以下为什么没有绘画的痕迹?为什么《孔雀明王经变》图没有完工?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古老的指林寺,宏大的文庙,壮观的朝阳楼,奇特的文笔塔,使神秘的红河建水声名远扬,慕名者络绎不绝。
( 《供养礼佛图》笔者没有瞻仰。其保养非常好。建水文管所功德无量。)
2009年10月
2024-03-17 13:54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