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修养与威仪?

繁体

言行举止能表露出一个人的修养。可以说,除了外貌,修养是我们的一张“重要名片”。

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而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举手投足之间,甚至寥寥数语上。职场面试、男女相亲,甚至生意谈判等等,很多时候第一印象就决定了事情的走向。所以一个人修养程度的深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

作为佛弟子,更是如此。因为我们要接引形形色色的人学习佛法,如果在他人面前,我们言行举止不得体,很可能在无形中就把人拒于佛门之外,或者让人对学佛人避而远之而尚不自知。

2015年,我去洛城,接触了几位外省老师姐。其中一位师姐在超市购物时,“呸”的一口浓痰就吐在了洁白的地砖上,随意得就像吐在田间地埂上一样。我亲眼目睹了外国老太太对我们投来的鄙夷眼神。

2018年,我和师兄姐们一起去苗栗。有几位师姐特别爱说话,嗓门也特别大,凡有我们所在的大巴车,几乎成了“菜市场”。车上的人安静地听着我们喧嚣,而这几位师姐却置若罔闻。

类似的情形很多,得到的异样眼光也不少。这些行为说起来,既谈不上犯戒,也不能简单地用好坏善恶去评判,但就是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影响佛弟子的形象。

礼仪修养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规范,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东西,佛弟子也没有理由挑战、漠视这种规范,否则世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你,甚至排斥你。这对于我们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的佛弟子来说,这无疑是非常糟糕的,我们需要世人认同的目光,欣赏的目光,甚至仰慕的目光,而不是异样的眼光。

我记得有位师兄曾跟我谈起刚接触正法时的感受:刚接触正法没多久就逢寺庙开法会,于是随大家一起坐船去寺庙。一路上认识了很多师兄姐。看到一些师兄姐的言行举止,心中不禁大为吐槽。事后,他对我说:“这些人的行为举止太不讲究了吧,却张嘴闭嘴满口佛法大道理,实在难以接受,时间久了还好,感觉这些师兄姐其实很善良,很虔诚。”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师兄法缘深厚,否则极有可能因接受不了部分人的言行而离去。

我姐就是个特别挑剔的人,总是能举一反三联想很多,由一个不好的点,会预设到很多面上去。我曾多次与她交流,试图让她走进正法,可她总是给我这样的开场白:“就你们那帮人,快拉倒吧……”甚至有人直接给我一句话“就那个素质还学佛?”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充满无力感。像我姐这样的对我是直言不讳,很多人不会这么直接,找个理由推脱就是不进来,这种人嘴上不说,心里可能和我姐是一个想法。诚然他们走不进来与自身因缘有关,但不能否认我们不修边幅的言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起了违缘作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作为佛弟子,不能狭隘学佛而无视了普世的道德规范、礼仪修养。我们要跳出尘世轮回,不代表可以藐视世法,脱离人群标新立异。我们要做的是世人典范。

佛法也没有否定世俗中的一切。南无羌佛就告诉我们,如果连个世间好人都不是,哪里可能是佛菩萨!所以我们要纠正“脱离世法而修学佛法”的错误知见,不仅要学习圣人的无私无执无着,还要学习圣人的威仪典范。试想一个行止乖张粗俗无礼的人,却在满口讲佛法大道理,是一种什么感觉?你会听这样的佛法吗?你会相信一个俗不可耐的人能讲出什么大道理吗?更多的认为只怕是跳梁小丑哗众取宠吧。

孔子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说,恭敬而不懂礼,就会不晓应对,烦扰不安;谨慎而不懂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懂礼,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懂礼,就会尖刻伤人。

可见缺少礼仪修养,我们处事就会应对乏陈,进退无度。如此学佛,实是不得精髓,只在表皮。一个真正修得好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内心清净坦然、淡泊无畏、慈悲善良,不会忽略世人的感受,也绝对做不出粗鄙无礼的行止,是从容淡定,进退有度,言语得体,举止安详,就如南无羌佛所说的“清华高贵”,如此也才符合世人心中佛弟子的人设,而不是世人眼中的另类。

婷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却污泥无有莲花,红尘修炼亦如是。愿我们都能以清华高贵之姿处于红尘中,莫让世人误解了学佛修行人。

——End——

撰稿:篱菊半开

编辑:上福地 2024-03-17 13:54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