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祖金刚智阿阇梨

繁体

(开元三大士 图像)

第五祖,《贞元释教录》云:沙门跋日罗菩提【54】(唐云金刚智),南印度摩赖国【55】(此云光明国。其国近观音宫殿补陀落山。【56】)婆罗门种。诞育灵奇,幼有神异。恳请于父,求之入道。年甫十岁,于那烂陀寺【57】,依寂静智出家,学《声明【58】论》。十五学法称【59】论。二十受具足戒【60】。六年学大、小乘律。又学《般若灯论》、《百论》、《十二门论》【61】。二十八,于迦毗罗卫城【62】,就胜贤论师学《瑜伽论》、《唯识论》、《辩中边论》【63】,经三年。三十一,往南天竺【64】,于龙树菩萨弟子名龙智(年七百岁,今犹见在)经七年承事供养,受学金刚顶瑜伽经及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诸大乘经典并五明论,受五部【65】灌顶,诸佛秘密之藏无不通达。兼工九十四书【66】。尤工秘术,妙闲粉绘。每至饮食,天厨自陈,金刚萨埵常现于前。遂辞师龙智,却还中天,寻礼如来八相灵塔【67】。

其后,南天亢旱三年,其王捺罗僧伽补多靺摩遣使迎请和上【68】,于自宫中建灌顶道场请雨。于时,甘泽流澍,王臣欢庆。遂为和上造寺安置,经余三载。国南近海有观自在菩萨寺,寺门侧有尼拘陀【69】树,先已枯悴。和上七日断食行道,树再滋茂。菩萨应现而作是言:“汝之所学,今已成就。可往师子国瞻礼佛牙,登楞伽山【70】礼拜佛迹,回来可往大唐国礼拜文殊师利菩萨。彼国于汝有缘,宜往传教,济度群生。”闻是语已,不胜欣慰。僧徒咸闻其语。寺众乃曰:“若菩萨降临,尼拘陀树枝叶滋荣,去即枯悴。以此为候。”经三七日,却还,辞其国王,将领弟子道俗八人往师子国。至楞伽城,王臣四众【71】以诸香花礼和上。(事具载传中,此不烦述。)更却至南天竺,国王请留宫中供养一月。曰和上白王:“贫道先发诚愿,往摩诃支那国【72】礼文殊师利并传法。”即日辞王,王曰:“途遥绝远,大海难度,不可得到。住此教化,足获利益。”再三请住,和上宿志不移。王曰:“必汝去时,差使相送,兼进方物。”遂遣将军米准那奉《大般若经》梵夹【73】、七宝绳床等及诸香药等奉进唐国。愿和上检校加持,得达彼国。发来之日,王臣四众香花音乐送至海滨。和上便与徒众告别,登舶入海。去唐界二十日内,中间卒逢恶风,忽发云气斗暗,毒龙鲸鲵之属交头出没,偕行商舶三十余支随波流泛,不知所在。唯和上一舶得免斯难。略计海程十万余里,逐波沉浪,约以三年余,历异国种种艰辛,方得至大唐。

时节度使二三千人,乘小船数百支,以香花音乐海口逢迎。至开元八年,初到东都,所有事意一一奏闻。奉敕【74】处分,使令安置,四事供养【75】。于是广弘秘教,建曼荼罗【76】,依法作成,皆感灵瑞。沙门一行,钦斯秘法,数就咨询。和上一一指陈,后为立坛灌顶。一行敬受斯法,请译流通。以十一年癸亥,于资圣寺,为译《瑜伽念诵法》四卷、《七俱胝陀罗尼》一卷。至十八年庚午,于大荐福寺,译《曼殊五字心》及《观自在瑜伽要》,沙门智藏译语【77】(此是不空三藏本讳也)。至十九年,又译《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等四卷。二十四年,随驾西京。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天恩放归本国。行至东都荐福寺,乃现疾,嗟有身之患【78】,坐而迁化。弟子僧智藏等请留遗教,顷间复还,嘱付毕曰:“西国涅盘尽皆无坐法。随师返寂,右胁而眠。即《师子王经》所载也。悟身非有,蝉蜕遐举”。其年八月十五日证果。哀念伤于帝坐【79】,悲惜感于士心。其年九月五日,敕令东京龙门安置。至天宝二月七日,于奉光寺西岗起塔(编者按:应为:天宝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于奉先寺西岗起塔)。即逸人混伦为铭【80】曰(其序具载本传):

峨峨法岫,滔滔智田。为道之始,则人之先。

名扬中国,业善南天。示晓示喻,三千大千。

浮图亚迹【81】,摩腾比肩【82】。真寂有境,生死无边。

释迦示现,迦叶求缘【83】。无来无去,何后何前?

猗欤睿哲【84】,运谢时贤。风摧道树,浪没慈船。

层塔虚设,宝铎【85】空悬。柏吟宵吹,松生暮烟。

人世移易,陵谷推还。唯余石诔【86】,千年万年。

玄宗皇帝有一钟爱公主,忽沉病梦。皇帝请和上,命曰:“朕有钟心少女,忽然命终。虽死生有命,惜其不幸,冀和上加持,令得苏息。”和上即唤两乳母及二童女着新净衣,加持便缚,伏地息绝。乃命左右令作“告阎罗王牒”讫,即命人于被缚死四人侧披读。则四人一时起坐,和上告曰:“此文牒诵得毋惚?”答曰:“得也。”即交诵不错一字。便告曰:“汝等直去至阎罗王所,宣此文牒,将公主来。”言毕,四人俱死。从其日辰时至明日初夜,四人及公主一时得苏。公主曰:“阎罗王因和上牒旨更却参。虽然,受命有限,决定难延,更不须住此国,三日之后命终。”皇帝更得相见,兼闻此言,叹伏【87】极深。事具在大荐福寺南中门西边和上碑铭中。

又,一时亢旱连月,玄宗皇帝轸念纳隍【88】,即令和上祈雨。和上于大荐福寺廊下结坛,密诵真言。食顷,从坛中龙头出现。和上伸手抱捉龙头,须臾放却。其龙直穿廊宇腾空,雷电地震,霈然洪澍,淹日不息。皇帝恐其漂物,更令止雨。和上又坛上布置荷叶,诵真言。须臾,裹之荷叶,悬之树枝。顷,雨竭天晴。明日,敕使临房慰劳,和上答曰:“贫道不曾疲倦,彼佛子等【89】太疲劳。”中使问曰:“何人也?”和上便起就树头,即解前所裹悬荷叶,即诸龙等雷鸣腾空。神力难识,率如此类也。由是一人珍敬,四海称叹。(具如碑上)

又,西明寺翻经笔受、临坛赐紫【90】试鸿胪少卿圆照大德云:圆照自惟微贱,恨以晚生。大师殁年,始居幼学。翻译应诏,殊未识知。谨依纪铭,叙述前事。望祛情感,无嫌广焉。博雅宏才,幸无诮也。

闻夫至道体也,无欲为先。福善之征,莫大有后。承其后者,代有高人。大兴善寺【91】三藏,即其人矣。昔事先师,法讳智藏。承旨译语,弘阐真乘。洎肃宗临朝,弥加尊重。不斥名字,号曰不空此取登坛散花【92】号也。代宗驭历,加号及官,位鸿胪卿【93】,品加特进【94】,号大广智三藏不空。追赠先师,锡【95】谥官号。永泰元年岁在乙巳十一月一日,乃颁制曰:“敕不空三藏和上:金刚三藏天资秀异,气禀冲和。识洞四生【96】,心依六度。爰自西域,杖锡【97】东来。梵行【98】周身,慈心济物。觉华外照,智炬内明。汲引群迷,证通圆寂。密传心印,示隐涅盘。衣钵空存,音徽【99】长往。教能传后,礼有饰终【100】。宜旌美名,俾叶荣赠。可赠开府仪同三司【101】,仍赠号大弘教三藏(开府仪同者,准官位,今正一品也。)。”夫俗典有母以子贵,今释氏乃师因弟荣。万古千秋,传之不朽。又至大历三年六月十二日有敕,度僧五人,令检校洒扫大弘教三藏塔所。又,同日赐御札大弘教三藏塔额文,并赐千僧供【102】,为设远忌斋。三藏修表陈谢(词具在本传)。宝应元圣文武皇帝【103】批曰:“和上释梵宗师,人天归仰。慈悲智力,拯拔生灵。广开坛场,弘宣法要。福资国土,惠洽有情。愧厚良多,烦劳申谢。”后复有敕为大弘教三藏远忌设千僧斋。三藏又修表陈谢(词在本传)。皇帝批曰:“大和上法留喻筏,照委传灯,久证涅盘,示存斋忌,永惟付嘱,深眷徽猷【104】。薄施香茶,有烦陈谢。”

又至大历六年六月十六日,不空三藏奏:“东都荐福寺大弘教三藏和上院请抽诸寺名行大德一七人。右不空先师在日,特蒙玄宗置上件塔院。年月深久,廊宇崩摧,香火缺供,无人扫洒。今请抽诸寺大德七人住持彼院,六时忏念,为国进修三密瑜伽,继师资之旧业。”又奏:“同寺一切有部【105】古石戒坛院请抽诸寺名行律师七人,每年为僧置立戒坛。右件戒坛院,是不空和上在日舍衣钵兴建。当不空进具之日,亦有诚愿,许同修葺。不空叨承圣泽,冀玉镜之重开,睹大师之旧规,望金轮之再转。今请置一切有部戒坛院额,及抽名行大德七人,四季为僧敷唱戒律,六时奉为国修行三密法门【106】。以前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院抽僧及置额【107】等,请有缺续填。其府县差科及一切僧事,并请放免,不同诸寺。谨件如前。”敕旨依奏。

《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曾子曰:“慎终追远,仁德归厚矣。”大弘教和上法流后嗣大广智三藏,追远慎终,奉国尽忠,精持佛戒。存殁不朽,永播清徽。哀劳之精,悬诸万古矣!大弘教三藏所译经都一十一卷,并入《开元释教录》及《贞元新定释教录》,见行于世。种种灵验、两国珍敬等,具载本传,不劳烦述。

2024-03-17 13:54

每日持诵楞严经的好处有什么

持诵楞严经是很多人的日常,在持诵楞严经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的平静,让自己能够从经文中理解到非常多的知识,持诵楞严经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能从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含义,全身心的投入到楞严经全文中,能让自..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

惜福,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到了吗?世人会珍惜贵的东西,贵重的东西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米饭,以为容易得到,就不珍惜,轻易浪费。要知道,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更为损福报。比..

没有楞严经世人能开悟吗

没有楞严经世人也是能够开悟的,但是开悟的会比较的慢,开悟并不是说只有念诵楞严经才可以,而是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开悟会更加的快。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过程中,还是要去多多的了解和念诵楞严经,这样我们对它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为往生做准备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132)我们凡夫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观想无常!从起床到睡觉,无论吃饭还是工作,每一刻都要观想。这也是一切万法的正见。就我们个..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百颂 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 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 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 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 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上师教言集:我们要快快修法。不能等明年修吧,或者下个星期,下个月,这样不可以。无常什么时候来真的不太清楚。比如我到北京的票已经买了,但是能不能到达北京真的不太清楚。..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

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胜于因地的愿力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露意丝茜: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

在家读诵金刚经仪轨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在家念诵金刚经,但是有写人不太清楚在家读金刚经的仪轨是什么,所以想要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在家修行金刚经和平常修行的仪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

惟则大师:念佛十种功德念佛十种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

执一杯茶,盛开一朵莲进入三级修学百日,我走进长生禅寺,第一次做学佛沙龙的执茶义工。这正是我渴望做的事。恰逢周末,似乎有一种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寺院。夕阳正好,春意正暖,华灯初上,寺院..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统统都有。十法界的业因我们都有,来生到哪一道去就是..

手淫引起的颈腰椎病-武大夫侍诊记

小Z,男,22岁,面色黄白,偏瘦,精神萎靡地走进诊室。小Z 自述:从十几岁就腰椎侧弯,颈椎变直,颈腰椎不适伴随头晕有7-8年了,怕冷,有时胸闷,特别怕风,易着凉。舌象是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急。武大夫问小Z:有..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

扎西郎加上师:农历十月初五,达摩大师圣诞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