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理的智慧和三种禅的介绍

繁体

佛教禅理的智慧和三种禅的介绍

人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助缘,不肯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给人一句好话、一个浅笑,吝于施舍,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人间事,能为的不为,不能为的为之,都是不智之举。

揭弊而不能揭短社会上有许多弊案,政治上的弊案、公司里的弊案,甚至校园、家庭里都有弊案。任由弊案存在,不闻不问,这是没有善尽职守。有了坏处,咱们应该戳穿它,把它提出来反省改善。可是,揭弊能够,却不能揭人之短;揭人之短,伤人的前途,坏人的名誉。假如咱们只揭其弊,使其有机会改善,不涉及人事,此诚一举两得之举也。

整装而不能整人人要保持服装仪容的端庄整齐,这是一种社交礼仪。每天出门前,对镜整装,看看自己的穿着是否规矩平整,甚至有时也能够帮他人整装,帮他把帽子戴正,把衣服拉平,帮他增加一条领带围巾等。为人整装能够,但不能整人,有的人好恶作剧,以整人为乐;有些人修养不够,以磨人为乐,专爱整人。一件事,只要他肯帮个小忙,很快就能解决,但他偏要费事你,要你重新再写一份材料,要你重新再跑一次,完全不体恤他人的辛苦,任意要求而加重他人的困难,这便是整人。整人的人自认为得意,其实你整的人多了,有朝一日因果相报,你整人,人整你,后悔莫及。

轻松而不能轻浮人的日子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绷紧神经,要求日子里的每个举动都合乎“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这也太严厉了,他人跟你同居共住,也很尴尬。日子中偶然也要有轻松的一面,要能跟大家随缘。例如,初见时表明热烈欢迎,相谈时眉飞色舞,妙语如珠,开个小玩笑,都无伤大雅。可是,日子能够轻松,行为却不能轻浮。轻浮不同于轻松,轻浮是拿他人来嘲笑,轻浮是出言不当。尤其男女之间,轻浮的举动是对人的不尊重。轻浮是表明放纵,轻松是表明自然,咱们的言谈举止能够有轻松的自然,但不能有放纵的轻浮。

自信而不能骄傲做事情要有自信,有决心才有力量。凡事预先安排妥当,做起事来有目标有办法,全部依照自己的规划发展,当然决心十足。做事要有自信,做人不能骄傲,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方案便是绝无仅有、自己的办法都是无懈可击的,因而轻视他人,藐视他人。在自信里要懂得谦善,因为骄傲简单高傲,所谓“谦受益,满招损”。自高自大、骄傲自傲的人简单引起失利,是做人做事之大忌。

随缘而不能随意释教有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话,叫“随缘”。你托付他说什么话,他觉得能说,就说“我随缘”;你托付他做什么事,他觉得能做的,也说“我随缘”。随缘施舍,随缘参加,随缘奉献,随缘建功,可是千万不能随意。随意议论事情好坏,或是来龙去脉都没有弄清楚,就随意任意履行,随意的结果必定是不便。你太随意,一旦引起反弹而引起不便,那就费事大了

禅,是一种根据“静”的行为,源于人类天性,通过古代先民开发,构成各种系统的修行办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而在释教中的“禅”是“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修理”、“弃恶”等。便是在日子中静静过滤碎片,批改过错的思想,扔掉恶念。

释教遍及采用的一种修习办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默坐调心、制御毅力、逾越喜忧以到达“梵”的境地。修禅,能够静治烦,完成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安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地。

三种禅介绍

1、人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有二:

①底子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乃厌离欲界之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则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

②底子净禅:逢佛出生,闻佛说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透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平等所修。

2、出生禅:观、练、薰、修四种:

①观禅:观为观照。明观谛照不净等境,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全部处四种。

②练禅:练为训练,即指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深,次序训练四禅、灭尽定,依不杂异念,以无漏法训练而灭有漏,通达八地。

③薰禅:薰为薰熟安闲义,如狮子奋迅三昧,能除异念之间杂念,得顺逆进退皆随意安闲!

④修禅:逾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逾越收支安闲!

3、出人间上上禅:即

三种禅-“地持经”卷五之九种大禅

①自性禅:修观心之实相,不过求。

②全部禅:能得自行化他全部积德行善。

③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

④全部门禅:全部禅定皆由此门而出。

⑤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

⑥全部行禅:含摄大乘之全部行法。

⑦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

⑧此世他世乐禅:令众生悉得二世之乐。

⑨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

2024-03-17 13:54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

念佛不为自己,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念佛不为自己,为了救度父母,希望父母临终时不要受折磨,不要堕地狱,能够得度。为了一切众生不再受苦,我这种念佛的观念对吗?定弘..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