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跟一般的在家人有什么不同呢?
在家人崇奉了释教,一般被称为居士。那么,做一个居士,跟一般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释教在我国,崇奉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很多人所认为的释教,便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等等这些人也就此确定释教是消沉的,是逃避现实的。
其实,那些仅仅落发人的释教,并且仍是蜕变流俗了的释教。因为释教的底子精力,简直已被这股流俗的浪涛所吞没了,因为释教的信徒,分有落发与在家的两大类,落发人的本务是修道与传道并住持释教,至于表达大乘入世的菩萨精力并作释教的外护者,却是在家的居士。
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若从大体上说,可分三大类: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摆脱道。
第三是菩萨道。
学佛的主旨,是在求取摆脱道,学佛的着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存亡与摆脱的最大要害。所以,学佛的人,不能离开了人天道而另求摆脱道。
摆脱道的求取,也不等于佛果的圆成,摆脱存亡的人,并不便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须将人天道与摆脱道统筹侧重,这便称为菩萨道。
从性质上说,人天道是侧重于福业的运营,比方施舍、救助、放生、戒杀、社会公益等等;摆脱道是侧重于慧业的修持,比方持戒、修禅、拜佛、念佛、听经、看经等等。
最要紧的,仍是在于恋世与出生的差异:如有恋世的心,虽修慧业,仍是人天福报;如有出生的心,虽营福业,也归摆脱之道。
毫无疑问地,学佛的意图,不在人天道,释教的情绪,也不仅在摆脱道。自求摆脱,也要使得一切众生求得摆脱,自求摆脱是慧业,助他摆脱是福业,福慧双修的,便是菩萨道。可见,释教的主旨虽是出生的,释教的办法却是入世的。
因为自求摆脱,是求摆脱人间的种种苦恼,所谓出生,是出离人间的苦恼。救助众生,是为协助众生摆脱人间的种种苦恼,尽管出生,却不逃世。
一起,释教所谓的摆脱,是重于心精力的安闲,不受五欲(粗)的烦恼的捆绑,便是心摆脱,便可离欲界而生色无色界,甚至出离存亡;若能不受无明(细)的习业及无知的捆绑,便是慧摆脱,便可超逸存亡,甚至成佛。
因而,摆脱了的人,当然不受存亡的捆绑,但也并不便是不受存亡,为了度众生,他们仍须存亡。
不过,他们的存亡,是出于自在毅力(愿力)的自主,不同于一般凡夫的存亡,是因为烦恼做作(业力)的牵引。
正像一个去监狱为监犯演说的自在人,虽也进入监狱,触摸了监犯,但他的心思感触,与被法律制裁而拘禁在狱中的监犯,是不同的。
所以,现已摆脱了的人,虽入存亡,仍不以存亡为苦,虽在存亡,却不受存亡的捆绑。
2024-03-17 13:54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
慧僧法师:口里念‘唵嘛呢叭弥吽’就可以降伏烟瘾《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壹 叙说戒原由上慧下僧老法师..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修善益增慈悲心 要常修善法,善法就是培养我们超越苦的资粮。面对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情愿的去面对,那个苦就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一个是欢喜的接受,那苦就好像慈悲心。要对众生慈悲是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慧能大师开悟后的报告很简单!佛教所有法门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睹纤毫而周性海』,纤毫是什么?就是一微尘,他看一微尘,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真的,惠能大师的报告,不就是显示这个吗?他报告很简单,见性,真放..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
悟显法师: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示诸众生是一切智慧「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就是让众生能接触到一乘了义,接触到一乘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这「示」就是为众生开示,让他了解佛法、了解大乘..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
慧光法师:诸圣圆融 相融相即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表法。每一尊菩萨都是德,这些全部菩萨的品德总和,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修,透过一个德的门进入。譬如,透过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进入,一门深入,通达到实相。 这个要打..
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我总是生病,怎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达真堪布答:自己多去忏悔嘛!身体多病,这是杀业的果报;心里总是有恐惧,这也是杀业的果报。其实谁都有这个业力,只是现在还没有显现。你现在显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是往昔..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