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智慧是从何处而来
佛教的智慧是从何处而来
佛在经上常常把咱们心比作水,这个咱们好懂。咱们看到水,水有波涛,水是动的,水就没有照明的效果,外面境地相它照不清楚。假如水要是停止,水平像一面镜子相同,外面的景观在水里边就照得清清楚楚。照见就比方作才智,清净没有波涛那便是禅定。诸位要知道,定能开慧,这是真才智。这个水很静,很洁净、很安静,像一面镜子相同。咱们现在心里头没有才智,为什么没有才智?
心是动的,就像水起了波涛,你哪里能照见?所以你学得再多,听得再多,见闻再广,你如同也很有才智,那不是真才智,为什么?不是水平照见的才智,你不过是听人家说的,人云而云,或者是自己打梦想,梦想那个念头也是起伏不定;你是从梦想来的,你是从外头来的,不是从自性傍边生出来,这不是真才智。
才智来自哪里呢,或许有人说,多读书就有才智了。这是过错的主意。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说了一句,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才智德相。只因梦想固执别离不能证得。所以才智来自哪里呢?没有来自哪里,由于咱们本来具足才智。之所以没有才智,是由于业障妨碍住了。
许多人要求才智,我就教授一个方法,去向观音菩萨磕头,每天磕五百个头,接连三个月,确保才智大开,经典灵通。由于业障清净了,所以才智就开了。但是有些聪明的人,说才智应该要多看书,就有了。其实未必哦。诵经被经转,看书被书转,便是没有才智的表现。所以,要求观音菩萨。
为什么求观音菩萨就能够得到才智呢。偶然时机,我看了藏密的说法。藏密讲到人体有三脉七轮。其间三脉便是中脉,左脉,右脉。中脉假如通了,才智就开了。中脉不通,读了书,仅仅知识,不是才智。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才智要磕头,而不是多看书了。
先说古代大德是怎样求才智的。比如清代有个八指头陀。为什么八指呢,由于这个禅师觉得佛恩浩荡,无以报答,就燃烧二指来供养佛。燃指供佛在法华经中和楞严经都有记载,能够消除所有的罪业,然后清净。燃烧二指后,就才智灵通,留下了许多禅诗。是清代末年的著名高僧。还有近代的佛乘长老,也是燃指供佛,然后也才智灵通。梦参长老说起自己,当年在鼓山涌泉寺时,就在臂膀上点灯供佛,然后才智灵通。梦老说自己没有上过一天佛学院,也没有看过多少经书,但是二十一岁就能够上台讲弥陀经。这便是才智灵通后了。当然,这个事例也是许多的。
假如才智灵通了,讲经说法起来,就会辩才无碍,愈加切合众生根基,而不是照搬佛经的意思。假如才智灵通了,讲法起来会愈加圆融,愈加圆满,并且记忆力也会加强。这是才智灵通后的表征。
回归到上面,中脉通了,才智就灵通,那么中脉要怎么通呢。最好的方法,便是靠佛菩萨的加持力。咱们体内的业劫气太重了,所以阻塞了中脉,才智就没了。阻塞的东西是什么呢,能够说是欠好的磁场,也能够说是远亲债主在躲着。所以说才智没有灵通。
所以,要求才智的人,应该多拜观音菩萨,多拜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第二大愿中,有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晦,光明广大、功德巍巍,靠药师佛的加持力,方便得到大才智。
学佛,要坚持心里幽静的功夫,这个很要害。
学佛比较要害的,是要坚持心里幽静的功夫。便是耐得住寂寞的功夫。许多人觉得修行了,就天天跑道场,跑道场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坚持心里幽静的功夫。有的人说,天天做义工,便是修行,也是不对的。或者说,天天念佛,也是修行。也是不对的。修行要动态结合,既要和众生触摸,也要坚持心里幽静的功夫。
比如说学佛,我的主张每天上午起来念经,晚上拜佛。白日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做义工。许多人说许多事情应付,没有时间静下来。这也是不对的。动生阳,静生阴。所以古人腔调要打坐,念佛,这便是坚持心里幽静的功夫。修行人,要安静,要吉祥,坚持心里的幽静是很要害的。
最近许多人来观音寺做义工,尤其是晚上时,很安静,玉观音殿放着“南无阿弥陀佛”的调子,然后静静的拖地板,假如你来做了,会感触当下的慈祥。真的很好。我很享用每天黄昏扫地的时光,由于能够享用慈祥。扫地完了,就开始拜佛。我要求善海,每天都要拜佛。不能连续。由于拜佛的效果和默坐是相同的。便是沉下心来,坚持心里幽静的功夫。心里幽静了,渐渐的,心沉下来,才智就会发生。
不管学习那个方法,心里的幽静都是必须的。你看修行人,走出来,都是一阵慈祥。假如他是快走,仍是慢走,走在大街上仍是走在山林中,他享用的都是顷刻的慈祥。所以,修行人给咱们的感觉,便是慈祥,世界上还有比慈祥更好,更美妙的东西吗?要到达这种慈祥,心里的幽静是很要害的。那么这种幽静功夫来自拿来,来自平常,咱们能够沉下心来。
比如说拜佛时,咱们要慈祥,收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摄受,然后静静的用心,用本有的心和佛菩萨沟通。所以咱们来观音寺,能够看到两个对联:菩萨清凉月,常有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咱们的心,要渐渐的沉寂下来,安静下来。渐渐的才智就会发生。
才智来自哪里,来自安静,来自慈祥。一个喧嚷的人,心里无法沉静,才智是没有办法开发的。为什么拜佛能够增加才智,除了观音菩萨的加持力,还要咱们安静下来。只有慈祥了,才能和佛菩萨感应。所以,我主张咱们每天都拜佛,渐渐的拜,享用每个拜佛的瞬间的慈祥,感触观音菩萨无上的加持力。才智很快的就很开发。
2024-03-17 13:54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 阿弥陀佛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佛说阿弥..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
忍得过,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一是忍得过。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
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 两种熏习义③唯识学派的妄心熏习义(续前)在唯识学中,讲到熏习义的经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二部论。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此论以如来的十相殊胜殊胜语摄尽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名为..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
心静身动的黄铁匠念佛成就:叮叮当当 我往西方!文:大安法师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
嗔恨心、发脾气、骂人果报很厉害!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
忍养福,慈养心,宽聚气忍能养福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善..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
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放下一个人真的有点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投入爱海的小伙伴们。虽然很难,缘分尽了,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本人向来追求的是对人对事,讲的是好聚好散,没有..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
告诉你3点: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各位缘主安康,我是师傅。接下来和大家继续说一说有关“婴灵超度”的事,此前向一些苦于婴灵的缘主们介绍了一下在家中自己超度婴灵的方法,很多人都说我按你说的去做了,如何确定..
心累之人
心累之人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久而久之,疾病就会缠身。两个一起跑步的人,跟在后面跑的总会显得累些;社会在发展..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
心间有福田
心间有福田从前,有一对母女过河,母亲希望女儿能平安到达彼岸,女儿也希望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母女之间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不是很伟大,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想。河水特别急,两个人可能都会被冲走。女儿想:我..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慈诚罗珠堪布: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也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
怎样优雅起来
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身上都有一种良好的教养。这是最基本的教养,潜在的善良的人都会去努力维护,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道德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在一个人去努力取悦他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举止优雅的欧洲人..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恭敬读经,这是在珍惜圣人的血泪 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梵网经》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