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生死——殊胜的无量寿佛赞与根本陀罗尼心咒念诵法
竹林紫苑
顶礼无量寿佛
念佛几乎是汉地的主流信仰,即不管是任何人都能修持,在念佛感应录中更是收录了历代念佛者的感应,要论成就最为显着的,当推净宗二祖光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曾经深证念佛三昧,与人辩论较量念佛之殊胜,感得满堂佛像放光证明,大师自己更是做到念佛一声口中就出现光明一道,感化僧俗无数断肉念佛。
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对于善导大师具有很高的评价,教导后辈弟子要把善导大师的言行教诲当做佛说对待,善导大师一生的言行就是教导众生深信自身乃是罪恶生死凡夫,所修功德善法多为虚伪杂毒之行,当深信阿弥陀佛誓愿深重,称念其名号不疑者必得往生。
在末法时代中,众生多有惊恐,纵然深信念佛之法亦多为诸般业障对境所扰乱退转,造成念佛者多往生者少的困局,更有诸多人为现世所挂衣食财富男女情欲所牵,无法真正深具厌离生死之心,是故大圣金刚手菩萨慈悲为诸众生开解此法,以金刚手力魔障退散,以真言力成就念佛三昧,众生皆应信心受持。
“修行者每日三时。常诵此赞叹佛功德。警觉无量寿如来。不舍悲愿。以无量光明照触行者。业障重罪悉皆消灭。身心安乐澄寂悦意。久坐念诵不生疲惓。心得清净疾证三昧。”
不管是诵经还是念佛后都会伴随着一个法赞,如念佛的人都熟悉的法赞是“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这一段偈颂,法赞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成就,让人在念赞叹的时候会加剧对于阿弥陀佛的信心,这个法赞是汉地的通用版,并不是密教的版本,密教中的法赞乃是一段真言,尤其是阿弥陀佛的法赞,具足非常不可思议的功德。
对于法赞在密教中有很多,如观自在菩萨百八名赞,金刚手菩萨百八名赞,这些法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能够快速灵感的悉灾,即如果一个人久修佛法遇到瓶颈或不验,那么只要念诵一段时间的法赞,就能自然而然的消弥升起的暴戾之气,感受到欢喜自在,之前不通达的地方就会瞬间通达起来。
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他的法赞是最短的同时也是最深邃的,很多人在传授密教无量寿佛陀罗尼的时候都会刻意省去这一段法赞,这是极为缺乏智慧的,无量寿佛的法赞在一定的角度上具足一切菩萨法赞的不共加持力。
在藏传中绿度母是最受欢迎的女性本尊,绿度母在东密中被称为多罗菩萨,她是观世音菩萨右眼瞳孔光明中化现出来的,统摄一切菩萨的慈悲之行,就连观世音,文殊,金刚手等等菩萨在她面前只能算是她的慈悲子女,她则是慈悲之母,故而多罗菩萨的法赞中就说每天转诵,则能消灭魔障灾难,获得财宝长寿。
绿度母是观世音菩萨青出于蓝的化身,而观世音菩萨又为阿弥陀佛化身并且顶戴阿弥陀佛,在这个角度上看,阿弥陀佛的法赞是具足一切菩萨法赞的慈悲并且更胜一筹,胜出的这一筹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力有关,即阿弥陀佛就是以光明摄受众生。
在无量寿经中说乃至是堕落三途的众生,只要蒙受无量寿佛光明照耀皆可当下解脱三途苦恼往生净土,阿弥陀佛的法赞就是如此,经常念诵就能警觉到阿弥陀佛让他以佛光摄受你,任何的业障和重罪都会在佛光中消除,而你自己也能真正获得安稳,并且修行一定会得到成就。
这里说一个入门导师讲的故事,在二十多年之前,破落的小庙里住着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这个老人很苦,她的丈夫儿子都在文化运动中被斗死,她的家也毁了一直以乞讨为生,破落小庙里只有一些信佛的退休居士在维护,见她可怜就让她在小庙里住下了,虽说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有一口吃的。
这个老人并不认识字,又无儿无女,近一生的颠沛流离已经让她心神俱疲,觉得做人没有意思,庙里的居士就教她念佛,可是对于早晚课乃至一些威仪她是笨的出奇学不会,就连念佛后要赞叹阿弥陀佛的法赞也不会,教的人也失去耐心,就让她别学啥了,只念佛就好。
有一天这个老人突然很高兴,说自己会念法赞了,庙里的人觉得她是念佛开了智慧,都很为她高兴,在中元节这天庙里放焰口,老人对一直照顾她的居士说非常感谢所有人救了她们一家的命,她梦见自己的亡夫亡子得到了解脱,这个大恩她们一家三口必定报答。
老人的话并没有人当回事,放焰口那天庙里都很忙碌,没有人去刻意注意到她,等到焰口法事完毕,所有人去斋堂用斋,才发现这个老人已经往生了,端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佛珠,导师说这个老人念佛不止自己超脱到极乐世界,还把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也超度到极乐世界,我们如果真的有那样的决心,一句佛号足矣,何必在假借其他法门。
现实中很多人修行,但是见到自己周围的亲眷或遭遇横祸或遭遇不顺,就埋怨佛法并未保佑他,地藏经中都说“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娑婆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缘聚缘散,去归有因的和合相,在这个世界里最是无情和无奈,作为一个修行者应该接受这样的现实,也应该多为自己考虑。
如同这个老人,你要说她没有埋怨过乃至没有想过报仇或者哭过,这是不可能的她肯定也有过各种想法,正是她想过埋怨过哭过,才深深的知道无能为力,乃至家破人亡一直乞讨为生,更是饱尝世间的冷暖,幸运的是她在生命结束之前遇到佛法,透过念佛不止成就了自己,更是度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一家三口永远不会在对错,是非,黑白中继续纠缠。
我们与这个老人因缘不同却相似,以我们会沉溺的相更多,会在这些相中得失寡欢,郁郁不乐,修行难以更进一步,在面对这些和合相,千万不能迷失,需要多诵无量寿佛的法赞,以无量寿佛的加持力让我们能够开显智慧,明了一切因缘,身心安乐修行成就。
“此无量寿如来陀罗尼。才诵一遍。即灭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业障悉皆消灭。若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即时还得戒品清净。诵满一万遍。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显现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临命终时。见无量寿如来与无量俱胝菩萨众。围绕来迎行者。安慰身心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在汉传中无量寿如来陀罗尼念诵的人很少,大多是以念诵十小咒中的往生咒为主,这个流行趋势还是印光法师提倡的,往生咒很多人一直都有个误解,就是认为只有死人才用到,用来念诵超度往生,其实这个咒语并非只是用来超度死人,它的正确打开模式应该是消除一切业障。
在经典中说能够经常持诵往生咒的人,阿弥陀佛就会停驻在此人头顶,这个人过去世所造作的一切罪业都能得到清净,现世中不被冤家所害,命终任意往生净土,印光法师教导弟子可在每天早午晚各于佛前念诵百遍,三年下来就有三十万遍,如此可得佛力加持,令一生平安,出世间也有保障,只是后辈弟子多归纳到超度上,埋没了此咒的殊胜。
往生咒也叫四甘露咒,与无量寿如来陀罗尼可谓法兄弟,无量寿如来陀罗尼别名十甘露咒,是金刚手菩萨特意说出用来惠及末法时代修行人的咒语,无量寿如来陀罗尼在一定的意义上不只是用于求往生,乃至用于解除巫术,解除蛊毒,驱魔镇邪,都会非常有灵感。
末法时代里必须以戒为师,但是在戒律里有个以讹传讹的理念,就是在家人不允许看出家人的戒律,并且说看了就会得到坏眼等果报,其实戒律本身就是要先了解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看能持与否,都不了解如何去受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念,主要的原因是末法时代里的戒律并不如正法在世时的那般严谨。
如佛陀在世时的比丘等都需要托钵乞食,这不是说好吃懒做,而是将物质所需降到最低点,这样的好处就是极为容易证道,可是在现代除了泰国等地,国内已经很少能见到托钵乞食,国内甚至经过流传融合都有农禅并重自给自足的思想,托钵乞食已经不符合发展国情。
而现代社会又有不少在佛教里混吃等死的二流子,一些人就算是剃了头穿了僧衣,可打王者荣耀或喝酒蹦迪丝毫不亚于在家人,偏偏也有喜欢用戒律来对照的“卫道士”,严格对照下就像大熊猫一样罕见能找到一个如法的出家人,研究戒律是可以的,但是用戒律来定罪别人不问青红皂白,那就是扯淡。
无量寿如来陀罗尼不少人都认为只有出家人才能念诵,在家人念诵作用不大,原因是看到经文里说的比丘,比丘尼没有看到优婆塞优婆夷,这就是典型的依文解意三世佛冤,无量寿如来陀罗尼是任何众生都可以念诵的,这里用比丘以及比丘尼来举例子,是形容灭罪殊胜。
即普通人念诵都能消灭五逆十恶的罪业,破了出家戒律的人是观经下品中说的恶人,对于这样的恶人本该受到恶报,但是能够依法念诵七遍,那么就可以恢复戒律清净如同未破戒一般白璧无瑕,我们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受戒了还是没有受戒,可以说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和罪业脱不了关系,故而无量寿如来陀罗尼实在太重要了,应该每天都念诵最少七遍。
对于能够念诵满足一万遍的人,这个人能够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在临终的时候必定会见到无量寿佛和诸大菩萨前来迎接,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得菩萨果位,这里的一万遍是个数量,即感应道交的标准,如果念诵了一万遍依旧没有感应道交的人,应该继续努力完成下一个一万遍直到感应道交为止。
“此法(心咒)通一切莲华部无量寿如来念诵法。诵十万遍满。得见阿弥陀如来。命终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对于心咒的存在,其实是应对较为忙碌的人,而心咒其实有不少功德,即在密教中针对无量寿如来心咒至少有三部经典在讲述,心咒真正的作用就是令生死无惧,所求皆得。
在广聚陀罗尼经中说如果有人将心咒念诵满足十万遍,那么这个人就必定会见到阿弥陀佛以及一切诸佛菩萨等,这个人必定会生到极乐世界,不会在生死中继续沉溺,同时诵念此心咒十万遍,不论是求出世间还是世间的其他善愿,有求皆得。
印光法师经常教导弟子念佛不要刻意去求人天福报,担忧的就是弟子以一时的人天福报错过超脱轮回的机会,但是在密法中不是这样,密法中的无量寿佛心咒在念诵圆满十万遍时就能自然决定往生净土,同时与求愿不相违背,这就是慈悲的金刚手菩萨为末法时代众生带来的不可思议福祉。
无量寿如来赞
拿摩阿弥达吧呀,拿摩阿弥达优萨呀,拿摩拿嘛阿锦滴呀,估喃嘎啦达嘛尼,拿摩阿弥达吧呀,及nia呀dei,姆尼苏咔哇滴耶,阿吧哩弥达,阿奴勘吧呀,苏咔哇滴,嘎纳嘎,维及德啦嘎喃,拿摩拿嘛,苏嘎达苏哇啦纳,郎各哩达,达哇湿啦呀,吧啦滴达,优纳萨滴呀,达吧啦呀弥,达吧呼优纳,啦德纳,桑佳央。
无量寿如来陀罗尼
拿摩啦德纳德啦呀呀,拿嘛阿哩呀,弥达吧呀,达踏嘎达呀,阿啦哈dei,桑妙桑布达呀,达地呀踏,嗡,阿弥哩dei,阿弥哩嘟德吧维,阿弥哩达桑吧维,阿弥哩达嘎类佩,阿弥哩达悉dei,阿弥哩达dei杰,阿弥哩达维各兰dei,阿弥哩达维各兰达嘎弥内,阿弥哩达嘎嘎纳,gi哩滴嘎类,阿弥哩达顿嘟毕,斯哇类,萨尔哇哩踏,萨达内,萨尔哇,嘎尔嘛,各类夏,各夏央嘎类,斯哇哈。
无量寿如来心咒
嗡,阿弥哩达,dei杰,哈啦,吽
修持法
每天可念诵三遍无量寿佛赞后念诵根本咒四十九遍或八百遍,然后念诵心咒千遍,如果在加以念佛,今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是已经有其他功课的,也可以专门念诵无量寿佛赞,在功课之前念诵三遍或更多,如斯可以帮助自己提高修行上的效率,供水一杯在佛前,虔诚以此咒加持百八遍,即为阿弥陀佛十甘露法水,沾着此水的众生都能消除业障,畜生道众生可下一世转生为人,此水亦可饮用,用于治疗身心疾病,更有破魔,净秽等等不同修法,此处略表,但能一心念诵,可得阿弥陀佛光明摄受,明了一切因缘,无惧生死。
2024-03-17 13:54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
这样的黄鳝你还敢吃吗真相实验:黄鳝体内有要命的寄生虫。每年进入春夏之交,是食用黄鳝的旺季,但你可能不知道,黄鳝体内有多种寄生虫,烹熟都未必能杀死。这些寄生虫、解剖黄鳝时,用肉眼都能看见!某君的爸爸是黄..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
念《药师经》可断吃肉欲望现在人的心动荡得太厉害了,所以灾难就很多。大家都想着快、好,世间妄想多,想要享受得多,人间灾难就多。浮躁是最不好的东西,修道首先要除浮躁,内心要安详,安定,天下自得安宁。社会需..
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
今天有师兄问我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告诉师兄们,其实念药师经药师咒哪个好是给不出来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药师经有药师经的功德作用,药师咒有药师咒的功德作用,我们只能说看自己需要哪一个的功德利益而选择哪..
邪淫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淫
邪YIN的果报极其可怕!什么样的人容易行邪YIN经论中说,以贪心、嗔心、痴心都可引起邪淫。一般来讲,大多数邪淫都是贪心引起的,这一点不用多讲,大家也应该很清楚。有些邪淫是嗔心引起的,如对怨敌的女人行淫,或者..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
达真堪布: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问:念咒、念祈请文的时候,如果身口意达不到一致,祈请不到诸佛菩萨怎么办?达真堪布答:虽然你发心没有完全到位,但是你同时也发了一些善心,也生起了一..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
钱从哪里来?三则佛教短故事告诉您答案!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很吝啬,未曾布施,那么即便今世得到了亿万遗产,也未必有福享用;如果我们在过去世多行布..
怎样念药师经才有效
其实我们念诵药师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念诵抄写,听等等都是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只有我们将自己的心态放正了,我们才能够知道经文讲述的道理。民间病:风病,热病,冷病,心病,业障病·····..
邪淫的果报如此之快!
我是一名刚刚皈依的佛弟子!皈依的那天弟子发愿要好好做人!皈依之前,我已离婚,一直处于茫然的状态,虽然外表坚强,但是内心已被掏空,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什么都不想做!这时我和自己的前男友联系上了,告诉他..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问: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答:无论我们诵经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首先,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念..
每天抄写楞严经7遍好处有什么
首先,我对这个每天抄写7遍的楞严经不是很赞同,因为楞严经从开头到结尾,不计算标点符号等,还有将近六万三千多字。每天抄抄7遍的师兄我只能说一句“佩服”。好了,言归正传,我们都知道抄写楞严经是一件功德非常的..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是人天种性,他生出来是二乘种性,他生出来是菩萨种性呢?它的理由在哪里?它的过程是怎么来的?我们来看看种子的种类。首先,我们把阿赖..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