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法门有八万四千,应从哪里下手?

繁体

修行法门八万四千,应从何处下手?

最近,有一些学佛多年的同参道友,他们过来跟我谈一个问题,便是学佛久了,经典也读多了,然后就反而变苍茫掉了。由于,他发现八万四千法门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关于各种三乘教理了解一圈之后,反而变得很苍茫。

这种人不是一个两个,是许多。就比如,一个人进入八卦阵相同,到了阵里边了今后,发现到生门死门在哪里都不知道了。最终在里边被困住了,出不来。

而这八万四千法门,尽管门门通往对岸。但正是由于他太多,所以却是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那怎么办?所以佛大慈大悲也跟咱们概括了一下。从办法上,概括成三个办法,便是所谓的戒定慧。不论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任何法门离不开戒定慧。

所以戒定慧,它便是八万四千法门在办法上的总纲要。任何一个修行人,管你修的是哪一个法门都要有戒定慧。连这一个最简略的,最圆融无碍的净土法门,其实咱们除了知道它是依信愿行之外,其实它也离不开戒定慧。

为什么?由于当你念佛的时分,不起恶念,只念佛的慈善积德行善,这不便是持戒了吗?戒是防非止恶。当你念佛的时分,不起梦想,心无梦想便是定。

当你念佛的时分,清楚了了,心不模糊便是慧。所以,一句佛号里边现已具足了戒定慧了。所以细细想想,你能把握戒定慧,然后把它落实到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上面,你会发现到你就会修行了

当你眼睛看的时分,眼睛有防非止恶吗?有断恶修善吗?该看的看,不应看的别看。孔子不也说了非礼勿视。非礼,就不合理的,不符合礼仪的,不文明的,就别看。这便是非礼勿视的道理。这是六根的第一个。

以此类推,别的五根也是这个姿态,这叫六根持戒。然后六根呢,不要起梦想。当咱们看到好的,不要梦想怎么去贪?怎么去占有?当咱们看到欠好的,也不要想,我怎么去排挤它?怎么去厌烦它?

见好不贪,见坏不嗔。心无梦想,名为禅定。咱们六根有定,尽管心不执着,可是六根却了了清楚。尽管万法皆空,可是六根却全部明晰。全部明晰,却又不执着,这不便是般若才智吗?

所以六根里边具足戒定慧了,这不便是修行吗?把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要运用在自己的六根里头,这是在办法上要这样使用。

在心态上也是如此,咱们要与佛说的相等、慈善、随缘相应,让自己的六根与相等相应,要公平公平。让自己六根与慈善相应。眼睛看,耳朵听都要起慈善的心。让自己的六根要随缘,管它看到听到是好是坏都要随缘。

这样一来,与佛所说的三大核心理念相应了。释迦牟尼终身傍边教咱们相等、慈善、随缘。为什么要相等?由于众生皆有佛性,尽管现在有些众生蜕化在三恶道,可是它佛性还在,所以不论你所看到的这个人也好,六道任何一个众生也罢,不论他现在是多好仍是多坏,你都要相等尊重人家。

然后在相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慈善才是真慈善大慈善。要是没有相等的心,你会分彼我、互相啦。这是我,那是彼。有你我他了就不相等了。不相等了,你的慈善心就有限了,就不是大慈善,不是圆融的慈善。可能是狭窄的慈善,部分的慈善,只对少部分人的慈善,而不是对全部众生的慈善。所以真慈善,它是建立在相等的基础上。

然后有了相等与慈善之后,他对全部都会随缘。看到好的也随缘,欠好的也随缘。所以,命好命坏都随缘。他不怪天,不怪地,也不怪人,什么都不怪,全部皆由命啦。由于命是由自己造下来的。

所以,尽管法门无量,真实修行的时分你只需记住,心态上要做到相等、慈善、随缘。办法上,要做到与戒定慧相应。而这全部都离不开你的六根

所以,咱们的六根与戒定慧相应,这办法就对路了。六根与慈善相等、随缘相应,这心态上又对路了。这样有理有据,理论办法样样对路了,这样修行不是很安定自在吗?

文章转自微信大众号:灯云比丘

2024-03-17 13:54

阿弥陀佛:成就的佛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现在国内修学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净土宗的,然现在..

阿罗汉的神通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我们坐下来念佛号,像我们年纪大,念念就没声了,那我也就默念了。可是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时候..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

忏悔自己好争好斗,欲望太强的罪过太好争斗,欲望炽盛,又极力去控制自己,导致内心压抑负累。当这种压抑负累到一定程度,就又难以控制,会通过邪欲这种方式释放出来。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是好争好斗,又压..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我们吵架如家常便饭!结婚前两天是第..

想发财,却不去做能发财的事[达真堪布]

拼命地想发财,为了发财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但是能发财的事情却不去做。佛法多圆融,多方便啊!都可以做布施,我们还不做,多愚痴,多可怜啊!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太可怜了,不会学,不会修,自..

陈大惠居士:16行偈

陈大惠居士:16行偈*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生命已入倒计时, 首先就要破情执;家亲眷属全是债,讨债还债这一世;身外之物全是假,若能带走是愚痴;放下万缘精进修,灾难只是来考..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为什么要回向? 弟子问:师父,我每天早课诵普门品、念佛,也有时候早课内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经,请问:念完普门品、念完佛后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后诵地藏经后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这样行吗?师答不用,念完地藏..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想改变境遇?这样做或许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秦东魁一切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内部能量场进行转变。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跑成冠军。他的这个能量场非常强,他能被万物所滋润,不因为身残,就..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主讲:悟演法师 今晚讲“坐禅”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众生有许多习气毛病,把俗世习气带入佛法修行并且去做义思维,故佛法认知有许多弯路。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但当我们..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

慧光法师:菩萨也发财以前我讲过,菩萨要不要发财啊? 像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一个众生来跟祂说:「观世音菩萨,我现在生病,祈求祢帮我这个病去除」,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如果人缘不够广,不认识那个..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

性空法师: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

怡僧法师:成佛的理念成佛的理念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