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西土圣贤撰集·第1459部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八百年中。执师子国胜军王都。有阿罗汉名难提蜜多罗(唐言庆友)。具八解脱三明六通无诤愿智边际定等。无量功德皆悉具足。有大威神名称高远。以愿智力能知此界一切有情种种心行。复能随顺作诸饶益。化缘既毕将般涅槃。集诸苾刍苾刍尼等。说己所证诸妙功德。及应所行利乐有情。诸胜事业皆悉成办。告时众曰。自今已后无复所为。唯无余依是所归趣。仁等当知有疑可问。时诸大众闻是语已。举声号哭不能自持宛转于地。或起唱言佛薄伽梵久已涅槃。诸圣弟子亦随寂灭。世间久空无真调御。今唯尊者为天人眼。如何复欲弃舍我等。愿垂哀愍少留寿命。尊者庆友慰喻众言。不须啼泣。仁等当知世间法尔有生必灭。诸佛如来降伏四魔于寿自在。随顺世故犹示涅槃。况我今者岂宜恒住。设随汝请亦无利益。当体此意勿生忧恼。但有疑者应可速问。诸苾刍等虽承告示。犹增涕噎良久乃问。我等未知世尊释迦牟尼无上正法当住几时。尊者告曰。汝等谛听。如来先已说法住经。今当为汝粗更宣说。佛薄伽梵般涅槃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眷属等。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诸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时诸大众闻是语已少解忧悲。复重请言。所说十六大阿罗汉。我辈不知其名何等。庆友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啰惰阇。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堕阇。第四尊者名苏频陀。第五尊者名诺距罗。第六尊者名跋陀罗。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托迦。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如是十六大阿罗汉。一切皆具三明六通八解脱等无量功德。离三界染诵持三藏博通外典。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乃至世尊正法应住常随护持。及与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
尔时苾刍苾刍尼等。复重请言。我等不知十六尊者多住何处。护持正法饶益有情。庆友答言。第一尊者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第五尊者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第六尊者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第七尊者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第八尊者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第九尊者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第十尊者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第十一尊者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扬瞿洲。第十二尊者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半度波山。第十三尊者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第十四尊者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第十五尊者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第十六尊者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诸仁者若此世界。一切国王辅相大臣长者居士。若男若女发殷净心。为四方僧设大施会。或设五年无遮施会。或庆寺庆像庆经幡等施设大会。或延请僧至所住处设大福会。或诣寺中经行处等。安布上妙诸坐卧具。衣药饮食奉施僧众。时此十六大阿罗汉。及诸眷属随其所应分散往赴。现种种形蔽隐圣仪。同常凡众密受供具。令诸施主得胜果报。如是十六大阿罗汉。护持正法饶益有情。至此南赡部洲人寿极短至于十岁。刀兵劫起互相诛戮。佛法尔时当暂灭没。刀兵劫后人寿渐增至百岁位。此洲人等厌前刀兵残害苦恼复乐修善。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扬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令其出家。为诸有情作饶益事。如是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无息。后至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于此洲地俱来集会。以神通力用诸七宝造窣堵波严丽高广。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所有遗身驮都皆集其内。尔时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绕窣堵波以诸香花持用供养恭敬赞叹。绕百千匝瞻仰礼已。俱升虚空向窣堵波作如是言。敬礼世尊释迦如来应正等觉。我受教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缘已周今辞灭度。说是语已一时俱入无余涅槃。先定愿力火起焚身。如灯焰灭骸骨无遗。时窣堵波便陷入地。至金轮际方乃停住。尔时世尊释迦牟尼无上正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永灭不现。从此无间此佛土中有七万俱胝独觉一时出现。至人寿量八万岁时。独觉圣众复皆灭度。
次后弥勒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时赡部洲广博严净无诸荆棘溪谷堆埠。平正润泽金沙覆地。处处皆有清池茂林名花瑞草及众宝聚。更相辉映甚可爱乐。人皆慈心修行十善。以修善故寿命长远丰乐安隐。士女殷稠城邑邻次鸡飞相及。所营农稼一种七获。自然成实不须耘耨。诸仁者于彼时中。国界庄严有情果报陈之难尽。具如弥勒成佛经说。弥勒如来成正觉已。为声闻众三会说法令出生死得证涅槃。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佛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谓以七宝金银真珠璧玉香材鋀石铜铁木石泥漆。或以缯缕或以彩画。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节量。或以香花诸妙供具。若多若少而为供养。彼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彼佛第一会中以净信心舍俗出家剃除须发披着法服既预圣众。随宿愿力便得涅槃。是名第一为佛事故种善根者所得果报。
若诸国王及以臣庶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法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谓于大乘素呾缆藏。所有甚深空性相应诸大乘经。谓般若波罗蜜多经。妙法芬陀利迦经。金光明经。金刚手藏经。首楞伽摩三摩地经。幻喻三摩地经。大神变三摩地经。集诸功德三摩地经。还如来智印三摩地经。具诸威光三摩地经。宝台经。集诸菩萨三摩地经。诸佛摄受经。集请问经。梵王问经。善吉问经。勇猛问经。能满问经。海龙王问经。无热恼龙王问经。树幢龙王问经。宝掌问经。宝髻问经。虚空音问经。虚空吼问经。幻网问经。宝女问经。妙女问经。善臂问经。师子问经。猛授问经。金光女问经。说无尽慧经。说无垢称经。未生怨王经。谛实经。那罗延经。佛花严经。莲华手经。十佛名经。无量光众经。极乐众经。集净华经。大集经。入一切道经。宝幢经。宝聚经。宝箧经。彩画经。高顶王经。如是等大乘经。有百俱胝部当差别。复有大乘毗柰耶藏。阿毗达磨藏众多部类。一切皆是菩萨藏摄。复有声闻三藏。谓素怛缆藏。毗柰耶藏。阿毗达磨藏。素怛缆藏。有五阿笈摩。谓长阿笈摩。中阿笈摩。增一阿笈摩。相应阿笈摩。杂类阿笈摩。毗柰耶藏中有苾刍戒经苾刍尼戒经。分别戒本诸蕴差别及增一律。阿毗达磨藏中。有摄六问相应发趣等。众多部类。复有本生鬘赞独觉鬘赞。于如是等正法藏中。或是佛说或菩萨说或声闻说或诸仙说。或诸天说或智者说。能引义利乃至有能。于四句颂。若自诵若教他诵。若自读若教他读。若自持若教他持。若自解说若教他解说。或于法师恭敬供养。或于经卷恭敬供养。谓以种种香花幡盖伎乐灯明而为供养。或于经卷以诸杂彩囊帊缕带而严饰之。由如是等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现人身。于彼佛第二会中。以净信心舍离家法。出趣非家。净除须发披着法服既预圣众。随宿愿力便得涅槃。是名第二为法事故种善根者所得果报。
若诸国王及臣庶等。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僧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谓诸苾刍苾刍尼众。或次第请或随缘请。于月一日或月八日或十五日设斋供养。或往寺中。若供养佛。若供养众。或作给侍。或有供养修静虑者。或有供养诸说法者。或见有人欲于正法学习流布。从师听受不作留难。施其所安无令怯退。或设五年无遮施会。或施四方僧。或施寺舍及坐卧具。或施钟磬或施园林。如是等类供养僧众。彼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彼佛第三会中。以净信心舍离家法出趣非家。净除须发披着法服既预圣众。随宿愿力便得涅槃。是名第三为僧事故种善根者所得果报。
尔时庆友大阿罗汉。为诸大众广说如上事已。以神通力于大众前身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示现种种不可思议双神变事。令所观众增进胜道。时彼尊者现神变已。即于空中结跏趺坐。舍诸寿行及诸命行。入无余依般涅槃界。先定愿力火起焚身。于虚空中雨身遗骨。时诸大众悲叹希有。竞收遗骨起窣堵波。以诸香花宝幢幡盖伎乐灯明常为供养。此法住记古昔诸师展转相承诵持不忘。为令一切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诸施主等。了达因果。厌生老病死芭蕉幻焰泡沫之身。修诸胜业于当来世逢事弥勒。解脱烦恼得大涅槃生爱乐故。于佛正法护持建立令久不灭。
真心直说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7部真心直说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6部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
缁门警训十卷
此土著述·第1625部缁门警训十卷元僧永中等重刊缁门警训序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
神僧传九卷
此土著述·第1624部神僧传九卷明成祖编永乐御制神僧传序神僧者。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也。然皆有传。散见经典。观者猝欲考求。三藏之文。宏博浩汗。未能周遍。是以世多不能尽知。而亦莫穷其所以为神也。故间繙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9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己)奉诏同注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初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8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洪武御制心经序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7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宋求那跋多罗奉诏译僧宗泐僧如己同注钦录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王*巳])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西华楼进呈。御览..
辩伪录五卷
此土著述·第1615部辩伪录五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敕撰辩伪录序元翰林直学士奉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伯淳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辩伪录之所云。良有以也。洪惟圣朝。继天立极论道经邦。以佛心子..
百丈清规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4部百丈清规八卷僧德煇奉敕重编僧大訢奉敕校正敕修百丈清规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序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世。动以大劫小劫为言。中国文字未通。盖不可知也。摩腾竺法兰至汉而后..
肇论新疏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7部肇论新疏十卷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等肇论新疏卷第一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始自好诵斯论。亦粗玩其辞。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
庐山莲宗宝鉴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6部庐山莲宗宝鉴十卷僧普度编集莲宗宝鉴序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有营田开库之喻。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夫禅有如来禅祖师禅。祖师禅且..
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5部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怀则述天台传佛心印记(附净土境观要门)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4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释此经分二。初总叙经义。二别解经文。初总。叙经义 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莫大乎遗教经焉。推征解释开诱行业。莫深于马..
护法论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3部护法论一卷宋丞相无尽居士张商英述重刻护法论题辞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不远千里而来请曰。吾宗有护法论。凡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言。宋观文殿大学士。丞相张商英所撰。其弘宗扶教之意。至矣尽..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