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者施报经一卷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0843部佛说长者施报经一卷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卿明教大师法天奉诏译
佛说长者施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长者名给孤独。来诣佛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
佛告长者。若复有人以上妙饮食。如法布施。或自手施。或恒时施。不能获于广大福报。于意云何。以其彼人心求富贵。及快乐故。若复有人不为衣食卧具富贵快乐。以妙饮食如法布施当得大富。及得妻子男女仆从眷属孝顺侍养。于意云何。以其彼人为诸有情而行布施。佛言长者。过去世时有长者婆罗门。名弥罗摩。行大施会。以八万金盘满盛金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银盘满盛银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金盘满盛银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银盘满盛金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铜盘满盛种种细妙珍味饮食而行布施。复以八万乳牛而行布施。复以八万童女。以上妙衣服真珠璎珞种种庄严。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金床银床象牙床木床。安置种种细妙裀褥。而行布施。复以八万辇舆车乘。敷以白氎及憍尸迦衣。种种严饰而行布施。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所得果报胜前果报。于意云何。以其此人不堕邪见故。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一如来应正等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施四方一切僧精舍。不如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施四方一切僧精舍不如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不如尽形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尽形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如有人于十方世界。遍一切处行大慈心饶益众生。离诸分别心无相故。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告长者言。往昔弥罗摩婆罗门行大施会者。非别沙门婆罗门等则我身是。
时给孤独长者闻佛说已。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远离惑想。心得清净悟寂灭忍。
真心直说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7部真心直说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6部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
缁门警训十卷
此土著述·第1625部缁门警训十卷元僧永中等重刊缁门警训序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
神僧传九卷
此土著述·第1624部神僧传九卷明成祖编永乐御制神僧传序神僧者。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也。然皆有传。散见经典。观者猝欲考求。三藏之文。宏博浩汗。未能周遍。是以世多不能尽知。而亦莫穷其所以为神也。故间繙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9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己)奉诏同注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初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8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洪武御制心经序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7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宋求那跋多罗奉诏译僧宗泐僧如己同注钦录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王*巳])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西华楼进呈。御览..
辩伪录五卷
此土著述·第1615部辩伪录五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敕撰辩伪录序元翰林直学士奉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伯淳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辩伪录之所云。良有以也。洪惟圣朝。继天立极论道经邦。以佛心子..
百丈清规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4部百丈清规八卷僧德煇奉敕重编僧大訢奉敕校正敕修百丈清规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序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世。动以大劫小劫为言。中国文字未通。盖不可知也。摩腾竺法兰至汉而后..
肇论新疏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7部肇论新疏十卷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等肇论新疏卷第一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始自好诵斯论。亦粗玩其辞。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
庐山莲宗宝鉴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6部庐山莲宗宝鉴十卷僧普度编集莲宗宝鉴序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有营田开库之喻。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夫禅有如来禅祖师禅。祖师禅且..
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5部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怀则述天台传佛心印记(附净土境观要门)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4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释此经分二。初总叙经义。二别解经文。初总。叙经义 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莫大乎遗教经焉。推征解释开诱行业。莫深于马..
护法论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3部护法论一卷宋丞相无尽居士张商英述重刻护法论题辞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不远千里而来请曰。吾宗有护法论。凡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言。宋观文殿大学士。丞相张商英所撰。其弘宗扶教之意。至矣尽..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