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八泥犁经一卷

繁体

小乘单译经·第0684部佛说十八泥犁经一卷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说十八泥犁经

佛言。人生见日少。不见日多。善恶之变。不相类。侮父母。犯天子。死入泥犁。中有深浅。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入地半以下火泥犁。天地际者寒泥犁。有前恶后为善。不入泥犁。杀人盗人。欺犯人妻。欲使人死望得其财物。垢且贼。好为不善。怒骂人。榜笞系人。喜告彰人过失。嫉妒言怒。所使怒发。鬲逆天地鬼神之类。殊失寿死。下入恶泥犁中。后复变为善有不入泥犁中者。知佛道变。虽入泥犁中。必当上天。本善者上泥洹故曰佛道不可不知。小人不变为善。入泥犁中无乐。入泥犁复不善。入泥犁益深。其类有得为人虽刚恶不杀好生为人疾。不食肉者为益疾。有阴德益寿且疾。

第一犁名曰先就乎而是人言起无死。人居此犁中。相见即欲斗。乎中无兵。而自有兵。相伤杀无岁数又不死。有人来语起不死。以风来吹即愈。如是无岁数。已复持热铁剑相伤杀。已复有铁椎相杀。以手拳极利相。伤久久无岁数。是其类。其人长且大。寿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万岁为人间百三十五亿岁。

第二犁名居卢倅略。居卢倅略一苦。当先就乎二十。如人言绳而斗之。人居此犁者。置大火中。赤辄出斗之。以复内火中。赤复出数行斗之。久久无岁数。复烧之出而斗之。以为方圆能不死。而复生无岁数。已复走火中无岁数。是其类也。其人长且大。寿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二万岁。为人间二百七千亿万岁。

第三犁名桑居都。乘居都一苦。当居卢倅略二十。而人言捶杀。人居此犁者。在火中以热不可言。左右顾见山。山间如乐状。走往入其间。山尽来压之。又不死无岁数。已复置火中。赤复出之无岁数。其人长且大。寿人间万五千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寿四万岁。为人间五百四十亿岁。

第四犁名曰楼。楼一苦。当乘居都二十。而人言乐之。人居此犁城甚大。其中复有小城。人从外见之。中尽有重天人。尽入其中。赤如烧铁。以复内城中。大热不可言。其身肌尽烂。无岁数不得息不得卧。肌骨尽燋。已复生无岁数。是其类。其人长大。寿人间三万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寿八万岁。为人间千八百亿岁。

第五犁名曰旁卒。旁卒一苦。当楼二十。而人言烂煮之。人居此犁者。而坑大深浴。满其中火。守犁者用铁杖捶。而内其中。烧燋人身。尽燋无岁数又不死。积烧而不死。而抱火着人。身死出一浴。复入一浴。如是无数。是其类。其人长且大。寿人间六万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寿十六万岁。为人间二千一百六十亿岁。

第六犁名曰草乌卑次。草乌卑次一苦。当旁卒二十。而人言焯热之。人居此者。城高二千里。广四千里。火满其中。置人其中。复以铁覆之无岁数。如是不得息言。不得卧无岁数。燋已复燋。是其类。其人长且大。寿人间十二万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寿三十二万岁。为人间四千三百二十亿岁。

第七犁名都意难且。都意难且一苦。当草乌卑次二十。如人言烧炙之与虫。人居此犁中者。大积火如大铁贯人。而内之无岁数。时一门开。人尽往欲出门。门复闭。复堕火中无岁数。已复见一门开。人尽走求欲出。既得出门。又复堕污泥中。污泥中有虫唅。又不得出无岁数。是其类。其人长且大。寿人间二十四万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寿六十四万岁。为人间八千六百四十亿岁。

第八犁名曰不卢都般呼。不卢都般呼一苦。当都意难且二十。如人言大苦熟之。居此犁中。地尽有火。卒人当在火中。炮且炙贯。且立卧床。不得去。不得息。烂且燋。已复生无岁数。其苦万倍于他犁之苦。苦不可言。是其类。其人长且大。寿人间四十八万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寿百二十八万岁。为人间万七千二百八十亿岁。

佛言。火犁八。以恶多深且迟。恶少浅且易。犁者譬如人拘于狴牢为囚徒。报作于远。所死于野。家室半道。若堕水与此生。不得道至其死。入犁即苦。苦不可言。久久得出。所谓寒犁在天际间。有大山高二千里。主蔽风名山于雀卢山冥。无日月所不及逮。有蔽大山故冥。外有日月之王甚多。无央数寒犁中。

第九犁名曰乌竟都。乌竟都一苦。当不卢都般呼二十。如人言暴而起之。人居此犁。寒不可言。无岁数身尽冻。数数暴而二十在。火中有声。已复为之其折半。如弩发折。以复续其分。以大石击大婴。痛不可言。已复不死。其靡如铁硙。已复硙其足。遍一身乃止。如此无岁数。如痛苦不可言。其人长且大。寿芥种百二十八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如是未能为万分持一。是其类。知佛道者。出疾人昼为恶。如夜无所犯。其人入犁。昼苦夜为恶。昼无所犯者。夜不乐不可言。故佛道不可不闻知。

第十犁名曰泥卢都。泥卢都一苦。当乌竟都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二百五十六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一犁名曰乌略。乌略一苦。当泥卢都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五百一十二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二犁名曰乌满。乌满一苦。当乌略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千二十四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三犁名曰乌藉。乌藉一苦。当乌满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二千四十八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四犁名曰乌呼。乌呼一苦。当乌藉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四千九十六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五犁名曰须健渠。须健渠一苦。当乌呼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八千一百九十二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六犁名曰末头干直呼。末头干直呼一苦。当须健渠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一万二千三百八十四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七犁名曰区逋涂。区逋涂一苦。当末头干直呼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

第十八犁名曰沈莫。沈莫一苦。当区逋涂二十。其人长且大。寿芥种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斛。百岁去一实。芥种尽寿未尽。大寒且苦。不可言不可为辞。皆万倍于他犁之苦。痛不可极。佛言。十八泥犁。人所犯以事善恶轻重入犁经。

佛言。十八泥犁。凤凰龙下至小虫。凡十八泥犁。人行善多行恶少。出泥犁疾。行恶多行善少。出泥犁迟。

佛言。是安得鬼守。十八泥犁居处冥。佛始生时。天上天下。上至三十二天。其十八泥犁皆明。佛始得道时复一明。佛朝梵时复一明。佛始行道教授天下复一明。佛般泥日复一明。上至三十二天尽明。以知佛道不可不知。人为善多者上天。为恶多者入泥犁。若为畜生。知佛道不死。小人必长生。但数闻佛道。而不学生。不近善人。不闻善事。当离忧患。其笑佛道。入泥犁中深。佛故非之。人为恶喜骂詈恶口。至老不止。天神恶之。使为禽兽畜生血气虫兽。子孙用正腊上家。

佛言。人不为善。去人类为虫畜生。家上与鬼。是安得鬼食乎。

佛言。人为善上天。后复生为人形。

真心直说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7部真心直说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6部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

缁门警训十卷

此土著述·第1625部缁门警训十卷元僧永中等重刊缁门警训序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

神僧传九卷

此土著述·第1624部神僧传九卷明成祖编永乐御制神僧传序神僧者。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也。然皆有传。散见经典。观者猝欲考求。三藏之文。宏博浩汗。未能周遍。是以世多不能尽知。而亦莫穷其所以为神也。故间繙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9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己)奉诏同注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初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8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洪武御制心经序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7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宋求那跋多罗奉诏译僧宗泐僧如己同注钦录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王*巳])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西华楼进呈。御览..

辩伪录五卷

此土著述·第1615部辩伪录五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敕撰辩伪录序元翰林直学士奉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伯淳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辩伪录之所云。良有以也。洪惟圣朝。继天立极论道经邦。以佛心子..

百丈清规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4部百丈清规八卷僧德煇奉敕重编僧大訢奉敕校正敕修百丈清规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序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世。动以大劫小劫为言。中国文字未通。盖不可知也。摩腾竺法兰至汉而后..

肇论新疏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7部肇论新疏十卷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等肇论新疏卷第一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始自好诵斯论。亦粗玩其辞。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

庐山莲宗宝鉴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6部庐山莲宗宝鉴十卷僧普度编集莲宗宝鉴序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有营田开库之喻。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夫禅有如来禅祖师禅。祖师禅且..

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5部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怀则述天台传佛心印记(附净土境观要门)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4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释此经分二。初总叙经义。二别解经文。初总。叙经义 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莫大乎遗教经焉。推征解释开诱行业。莫深于马..

护法论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3部护法论一卷宋丞相无尽居士张商英述重刻护法论题辞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不远千里而来请曰。吾宗有护法论。凡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言。宋观文殿大学士。丞相张商英所撰。其弘宗扶教之意。至矣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